多分区燃烧室的射流-压燃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193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876385.8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分区燃烧室的射流‑压燃燃烧系统,包括缸盖、喷嘴、射流室、火花塞;所述缸盖上设有燃料供给通道;所述喷嘴设在缸盖侧壁;射流室安装在缸盖上且与气缸同轴;火花塞与射流室连通且位于射流室正上方;所述射流室设有多个射流孔;所述燃料供给通道一端连通喷嘴,另一端通过设在射流室上的一个或多个燃料进口连通射流室;所述缸盖连接缸套,所述缸套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设有凹坑和凹环槽;所述凹坑的中心正对射流室轴线;所述凹环槽位于凹坑的外侧,且与凹坑同轴。本发明降低了末端混合气自燃诱发爆震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结构稳定性、抗爆性以及可靠性。

    基于射流点火的氨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及其燃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65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92502.4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射流点火的氨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及其燃烧控制方法。基于射流点火的氨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发动机形成有相连通的射流室和主燃室,射流室设有火花塞;第一喷射器用于在压缩上止点前250°CA以后向主燃室内喷射氨气燃料;第二喷射器用于在压缩上止点前300°CA至250°CA向射流室内喷射汽油燃料。本发明采用汽油射流引燃氨气,解决了氨气点火难,燃烧速度慢等问题,实现了发动机高效可靠点火,加速了缸内燃烧,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等容度、燃烧稳定性和热效率。

    氨氢混合发动机及其燃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659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92495.8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氨氢混合发动机及其燃烧控制方法,氨氢混合发动机包括缸套、缸盖、活塞、火花塞以及氢气辅助喷嘴,缸盖设置于缸套的一端,活塞活动设置于缸套内,缸盖、缸套以及活塞之间形成有主燃室;火花塞连接于主燃室或者射流室,液氨喷嘴适于向主燃室内喷射氨气;氢气辅助喷嘴连接于主燃室或者射流室,氢气辅助喷嘴包括混合室以及连通于混合室的氢气接口、液氨接口以及混合气喷口,氢气辅助喷嘴适于在导通状态和封堵状态之间切换。氢气辅助喷嘴在冷机模式下喷射氢气,有助于发动机的快速启动,在暖机模式或者热机模式下喷射氢气和氨气的混合气,有助于提高氨气的燃烧速度,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氨氢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4412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460076.9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氨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氨氢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及发动机。氨氢融合型混合发动机包括:燃料箱,用于储存液氨,包括排料口;氨催化制氢装置,用于催化氨气形成氢气,包括氨进入口和氢气排出口,氨进入口与排料口连接;氨燃料发动机,包括主燃烧室、射流点火腔及点火装置,主燃烧室与排料口连接,氢气排出口与射流点火腔连接,点火装置设置于射流点火腔,射流点火腔与主燃烧室连通。燃烧的氢气可以形成射流火焰并进入主燃烧室,稳定点燃氨混合气。氢气火焰射流具有较多的点火位点且可在主燃烧室内形成较高浓度的OH‑等自由基,可以加速氨混合气的燃烧速度,从而实现氨气的稳定点火和快速燃烧。

    氢能发动机及其燃烧组织方法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33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34268.8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提供一种氢能发动机及其燃烧组织方法,将至少由氨气和空气组成的燃空当量比大于1的混合气通入改质气缸内不完全燃烧,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部分氨气改质为氮气和氢气。改质气通入燃烧气缸内,再次与空气和氨气混合后形成燃空当量比小于1的稀混合气,进而完全燃烧,且改质气中的氢气可加速稀混合气的燃烧,提高燃烧稳定性。由于改质气缸内为浓混合气,氧气含量低,氮氧化物排放低,燃烧气缸内为稀混合气,采用废气再循环,燃烧温度低,氮氧化物排放低,从而实现清洁燃烧。本发明提供的氢能发动机可将现有发动机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气缸改造为改质气缸进行使用,成本低,且燃烧稳定,热效率高,实现氮氧化物近零排放的效果。

    应用于侧置式射流点火系统的燃料供给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137193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65319.0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侧置式射流点火系统的燃料供给通道,包括缸盖、喷嘴、射流室安装体;喷嘴设在缸盖侧壁,射流室安装体安装在缸盖上且与气缸同轴;射流室安装体设有射流室,射流室设有多个射流孔;缸盖上设有燃料供给通道;燃料供给通道一端连通喷嘴,另一端与射流室连通;燃料供给通道包括:位于缸盖上的缸盖底孔和细孔;缸盖底孔一端与插入缸盖的喷嘴连通,另一端与细孔的一端连通,细孔的另一端与射流室连通;缸盖底孔内设有可拆卸的燃油管体;燃油管体设有同轴的燃油通孔,燃油通孔与细孔连通。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已有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和装配工艺,使得侧置式射流点火系统发动机产品大批量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

    双卷流燃烧室的射流-压燃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19342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76391.3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卷流燃烧室的射流‑压燃燃烧系统,包括缸盖、喷嘴、射流室、火花塞;缸盖上设有燃料供给通道;喷嘴设在缸盖侧壁;射流室安装在缸盖上且与气缸同轴;火花塞与射流室连通且位于射流室正上方;射流室设有多个射流孔;燃料供给通道一端连通喷嘴,另一端通过设在射流室上的一个或多个燃料进口连通射流室;缸盖连接缸套,缸套内设有活塞;活塞顶部设有凹环槽,活塞的中央被凹环槽切割形成锥形凸起,锥形凸起的中心正对射流室轴线。本发明降低了末端混合自燃诱发爆震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结构稳定性、抗爆性以及可靠性。

    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及射流点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6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55792.1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流点火燃烧系统及射流点火方法,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射流点火燃烧系统包括缸套、活塞和缸盖,缸套内部形成有主燃室,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主燃室内;缸盖盖合于所述缸套的端口,所述缸盖设置有喷油器和内部中空的射流室,所述射流室内设置有火花塞,所述射流室朝向所述主燃室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喷孔和多个布置于所述中心喷孔外围的外围喷孔。本发明提供的射流点火燃烧系统,通过组织合理的喷雾射流方向、喷雾引导以及喷射策略,实现被动射流室的主动加浓拓展稀燃极限,提高热效率。有利于减少新型射流点火方式对硬件的需求成本,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稀燃极限,提升发动机热效率,降低NOx排放,实现高效清洁的燃烧。

    一种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934562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2940326.5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汽融合型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形成有燃烧室、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连通燃烧室;燃料供给装置,连接至发动机,燃料供给装置通过第一喷嘴向进气道内喷射氨燃料,并通过第二喷嘴向燃烧室或进气道内喷射汽油类燃料;发电机和动力电池,发动机与发电机传动连接,发电机与动力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通过将氨燃料与汽油类燃料掺混并进行燃烧,一方面可以解决氨燃烧速度慢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发动机爆震问题,优化燃烧相位,提高热效率;此外,燃料的来源广且成本低,结构实现也较为简单且硬件要求低,并且本系统的燃烧模式可根据负荷及氨/汽能量比进行调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