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浮台的新型自主降温水上太阳能光伏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8185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50712.4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浮台的新型自主降温水上太阳能光伏组件,包括固定框架、太阳能电池板、浮台、复合吸湿管、过滤器、支撑框架、支撑杆和复合散热片,所述固定框架的背面设有一条滑槽,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与支撑框架的一端铰接,且固定框架绕支撑框架固定轴转动,所述支撑框架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下端铰接,且支撑杆绕支撑框架固定轴转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滑动连接在固定框架的滑槽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背面安装在固定框架上,所述复合散热片通过固定框架贴合在太阳能电池板背面,所述复合散热片下端与若干复合吸湿管的头端连接,所述过滤器固定在复合吸湿管末端,所述整个装置安装在浮台上。本发明中,支撑板与挡板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挡板与底板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支撑板的棱边与底板的卡槽接触,受卡槽的限制而与挡板、底座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灰片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8568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587718.4

    申请日:2016-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灰片的检测方法,利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其步骤如下:通过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CCD摄像机采集太阳能电池片RGB图像;通过背光源产生电池片区域,通过R通道提取电池片栅线;两个步骤相结合去除外围和白色干扰;最后转换成HSV模型计算色调H、饱和度S、亮度V三个分量的平均值;采用中心饱和度值比较法来区分灰片。本发明利用机器视觉系统,采用中心饱和度值比较法对太阳能电池片的灰片进行分选,取代传统人工检测方式,有效地提高电池片外观质量,降低人工作业强度,降低人工操作破片率,减少人为对电池片的污染,提高生产率。

    一种基于分光原理的聚光光伏热电联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500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55317.9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光原理的聚光光伏热电联产装置,装置包括聚光透镜、凹透镜、滤光片、聚光太阳能电池、陶瓷基板、导热胶、真空管、隔热层、高温热吸收管和低温热吸收管。聚光透镜置于整个装置的最上方,聚光透镜置于整个装置的最上方;凹透镜放在聚光透镜正下方;滤光片置于凹透镜下方,用于将凹透镜校准的平行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光经滤光片截止之后反射到高温热吸收管进行光热利用,高温热吸收管安装在真空管里面;另一部分透射过滤光片照射到聚光太阳能电池上进行光电转化。本发明提出了聚光光伏的分频利用,起到了太阳能光热——光电一体化作用,提高了聚光光伏装置太阳能利用率和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一种水下浸没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00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54580.6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浸没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太阳能组件电池进行选型,确定微型逆变器和变压器的相对位置;(2)综合考虑水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设计太阳能组件浸没在水中的最佳深度;(3)对水下浸没式光伏发电系统浸没所需的下沉装置进行设计;(4)根据所需要的浮力、电缆沟设计要求计算下沉装置的规格、形状;(5)设计下沉装置与下沉装置、下沉装置与支架、支架与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6)根据当地水域风浪的地理条件,进行光伏阵列的设计及布置、以及规划电缆通道、维修通道;(7)设计该系统在水中的固定方式;(8)系统的防水防腐蚀设计;(9)设计该光伏系统的防雷结构。

    一种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84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71765.8

    申请日:2018-0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345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系统模型;2.使用移动平均滤波器降低电池的动态应力;3.引入功率分配算法,使用两个阈值 和 控制超级电容的充电和放电;4.利用自组织映射和粒子群结合算法对基于短时间内的功率需求和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的配电算法参数进行优化;5.对超级电容进行充放电保护。本发明通过引入充电阈值和放电阈值为电池—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优化方法包括自组织映射和粒子群算法对基于所预测的功率需求和超级电容荷电状态的配电算法参数进行优化,缓解电池的峰值需求和短暂的充放电循环。

    双轴跟踪器最大聚光比的线性菲涅尔反射镜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57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251634.2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跟踪器最大聚光比的线性菲涅尔反射镜设计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确定第一个线性菲涅尔反射镜与集热器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根据反射定律求得镜片与镜场平面之间的夹角与集热器中心和镜片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镜场平面的夹角的对应关系;根据三角形正弦定理求得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宽度;根据第一个线性菲涅尔反射镜与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确定第二个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与集热器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以此类推。本发明通过准确计算镜场中各个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位置参数、宽度以及倾斜角,从而最大程度上利用镜场空间实现了最大聚光比,使有限空间内的太阳光得到了最大利用,提高了集热性能。

    基于纳米流体与菲涅尔聚光式光伏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91607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10120700.3

    申请日:2016-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Y02E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流体与菲涅尔聚光式光伏热新型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热CPV/T装置阵列、菲涅尔聚光镜、系统纳米流体冷却工质出口、横竖固定轴、系统纳米流体工质入口、横排固定阵列、竖排固定阵列、单元光伏热装置冷却工质循环出口、单元光伏热装置冷却工质循环入口、纳米流体输送管道。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太阳能光电系统与光热系统的耦合,利用大面积菲涅尔聚光镜将太阳辐射聚集在太阳能光伏热CPV/T装置上,而且利用纳米流体的分频吸收辐射特性与高效导热特性,在上层流道吸收太阳能的红外光照与对PV组件的冷却。提高对太阳能的光热转换效率,与冷却PV组件,维持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露天游泳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9361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13275.X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露天游泳池系统,其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恒温净化系统、游泳池以及柔性漂浮式光伏系统。其中,游泳池的阶梯型底部铺设有非晶硅组件阵列,泳池四周边缘处和储热水箱的上表面处铺设有多晶硅组件阵列,由于水幕的存在减少了光伏组件的热漂移现象,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在冬季将柔性漂浮式光伏系统投放在游泳池水面进行发电。在本发明中,光伏组件发的电能可以用于游泳池管理以及房屋照明和其他公民使用,同时光伏组件产生的热量可以提高水温,延长露天游泳池的使用期限,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资源。

    一种基于固定支架的新型自主降温水上太阳能光伏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936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51394.3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支架的新型自主降温水上太阳能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固定框架、复合吸湿管、过滤器、支撑杆、固定支架和复合散热片,太阳能电池板背面安装在固定框架上,固定框架背面设有一根横杆,且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与横杆中心处铰接,固定支架上开有竖直向下的滑槽,固定框架的下端与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固定支架的滑槽内,且通过螺栓固定,复合散热片通过固定框架贴合于太阳能电池板背面,复合散热片的下端与若干复合吸湿管头端连接,复合吸湿管的末端与所述过滤器固定。本发明适用于适应各种浅水区水面布置,能有效降低太阳能光伏板的温度,提升光伏板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边红片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7700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590513.1

    申请日:2016-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边红片的检测方法,利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其步骤如下:通过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CCD摄像机采集太阳能电池片RGB图像;通过背光源产生电池片区域,通过R通道提取电池片栅线;两个步骤相结合去除外围和白色干扰;最后转换成HSV模型;采用基于边缘色调方差识别的检测方法,计算太阳能电池片的色调方差,当太阳能电池片边缘区域色调方差8时,判定这片电池片为边红片。本发明利用机器视觉系统,采用基于图像均值和方差的检测方法对太阳能电池片的边红片进行分选,取代传统人工检测方式,有效地提高电池片外观质量,降低人工作业强度,降低人工操作破片率,减少人为对电池片的污染,提高生产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