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连续辊弯成形方法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4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48021.8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连续辊弯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截面尺寸确定钢板的变形区,对变形区进行预轧制或预退火处理;通过第二辊轮组对预轧制或预退火处理后的钢板进行辊弯成形,使得钢板相对的两侧向上弯折形成有两个侧面和底面,钢板的侧面与底面成90°;通过第三辊轮组对上一工序的钢板的底面向上弯折90°,使得钢板的侧面与底面成平行设置;通过第四辊轮组对上一工序的钢板的底面向上弯折90°,使得钢板的侧面与底面抵接形成闭口;对侧面与底面抵接处进行焊接;通过横向辊弯设备将上一工序的型材横向辊弯成形。本发明通过多个辊轮组对钢板进行连续辊弯成形,避免了多个部件拼装焊接的工序,无需进行校正,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

    一种宏观能量加载实现金属材料原子畸变能调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55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0334.1

    申请日:2023-09-25

    Inventor: 尹飞 华林 韩鹏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宏观能量加载实现金属材料原子畸变能调控的方法,包括:S1、在试样纵向的两端夹持电冲击设备的正负极;S2、调控电冲击设备的参数,电冲击时间为0.02‑2s,电流密度为0.1A/mm2~200A/mm2,电流大小为30A~300A;S3、对试样进行电冲击处理,电冲击处理的次数为1~100次,每次电冲击处理间隔2s~10s。本发明利用电冲击处理高强金属材料表面,修复了材料成形过程产生的应力集中和一些微观缺陷,改善了高强轴承钢的微观组织,均化了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从原子层面对高强合金钢进行调控,各元素分布更加均匀,使原子畸变能均匀化,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且从决定材料性能的原子层面进行调控,更有针对性,改善微观结构、均化应力和内能,从源头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种铝合金预强化热成形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17210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96030.2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预强化热成形生产线,包括预强化热处理机构、锻造机构及切边机;所述预强化热处理机构包括辊锻机、固熔炉、淬火水槽、时效炉及保温炉;所述锻造机构包括墩粗压力机及锻造压力机,所述墩粗压力机用于对保温处理后的铝合金棒状坯料进行制坯,所述锻造压力机用于对制坯后的铝合金棒状坯料进行锻压成形;所述切边机用于对锻压成形后的铝合金棒状坯料进行切边处理,得到满足要求的铝合金构件。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锻前保温处理、锻造变形、切边的工艺路线。由现有工艺的三次加热减少到一次加热,铝合金加工时间大大缩短,在充分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极大的减少了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

    一种一体式复杂构件伺服热成形分区淬火方法及一种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172106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11145.4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复杂构件伺服热成形分区淬火方法及一种构件,首先获取目标构件的设计信息,然后根据制造材料得到每个分区对应的传热系数及模具间隙,再根据设计信息制作坯料并分别在每个分区表面涂覆隔热涂层,最后根据模具间隙制作模具,并进行伺服热成形分区淬火,得到成形的目标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涂覆与传热系数对应厚度的隔热涂层来改变坯料各区域与模具之间的传热系数,配合模具与坯料之间不同的模具间隔,同时通过伺服热成形工艺改善一体式复杂构件成形性,并实现各区域坯料在成形过程中的冷却速度的控制,从而实现分区控温淬火,达到调整局部的力学性能的目的,使得制作出的一体式复杂构件既具备足够的强度,也具备良好的碰撞性能。

    一种热电脆性材料高性能塑性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853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88179.5

    申请日:2023-08-07

    Inventor: 胡志力 华林 季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脆性材料高性能塑性成形方法,包括将热电脆性材料坯料装入一空心金属套内,再在热电脆性材料坯料与空心金属套的间隙内填满膨润土;整体加热到预设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整体进行等温成形;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取出空心金属套内的热电脆性材料,得到塑性成形后的热电脆性材料。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压缩过程中膨润土会对内部热电脆性材料坯料四周施加强烈的高压作用,再加上模具型腔和最外层金属套对内部热电脆性材料坯料的预压应力,热电脆性材料坯料受到各个方向的压应力,热电脆性材料坯料受到各个方向的压应力较为均匀,防止了压缩过程中热电脆性材料发生的开裂甚至破碎现象的发生。

    改善固态金属界面连接性及界面特征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856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588286.4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电磁脉冲能量改善固态金属界面连接性及界面特征分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磁脉冲能量引入固态金属内部或表层进行单次改性;控制单次改性过程中固态金属表面的最大温升为ΔT;调整单次改性中的工作参数,使固态金属整个端面或表面在改性过程中均被覆盖;重复单次改性中的工作参数组,进行连续改性,当固态金属端面或表面积累的温升大于T1时,暂停施加脉冲,直到固态金属表面温度降至设定值T后,测量固态金属的电阻和热导率,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改性过程结束。本发明可优化金属界面连接性及界面特征分布。

    复杂环件超声相控阵检测缺陷智能识别与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89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21877.4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件超声相控阵检测缺陷智能识别与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复杂环件截面滚道、凸缘和台阶的几何形状和待测区域深度范围,选择合适的超声相控阵探头并设置各区域检测的工艺参数;S2、根据选择的超声相控阵探头和工艺参数,开展完全水浸式复杂环件超声相控阵检测;探头沿环件截面扫查的同时环件自身旋转,完成复杂环件的全覆盖扫查;S3、全覆盖扫查过程中,超声相控阵软件实时采集超声相控阵检测图像,将超声图像传输至预先训练好的YOLOX‑S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在线识别缺陷并判断缺陷类型;S4、通过超声软件生成报警信息,显示该复杂环件质量不合格。本发明适用于复杂环件内部缺陷自动识别与智能分类,可提高缺陷识别准确率并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

    起重机双摆系统分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1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493428.4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双摆系统分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分布式质量负载起重机双摆系统动力学分析,建立起重机双摆系统状态方程;S2、以速度控制作为输入,分别构建小车或大车、吊钩、分布式质量负载和起升机构的快速终端滑模面;S3、利用等效滑模控制方法,分别得到由等效控制和切换控制构成的小车或大车和起升机构控制模型。本发明基于速度控制进行设计,易于工业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起重机工作效率,适用于起重机的人工操作情况下的起重机双摆系统防摇控制,同时,通过设定运行速度轨迹也适用于自动控制情况下的起重机双摆系统防摇控制,具有使用范围广,应用方便等特点。

    起重机双摆系统分层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112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493414.2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双摆系统分层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分布式质量负载起重机双摆系统动力学分析,建立起重机双摆系统状态方程;S2、以速度控制作为输入,分别构建小车或大车、吊钩、分布式质量负载和起升机构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S3、利用等效滑模控制方法,分别得到由等效控制和切换控制构成的小车或大车和起升机构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模型。本发明基于速度控制进行设计,易于工业应用,同时适用于起重机人工操作和自动控制两种情况下的分布式质量负载的摆动抑制,可以显著提高起重机工作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一种防氢脆储氢罐内胆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47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25577.3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氢脆储氢罐内胆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属于氢能技术领域,该防氢脆储氢罐内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储氢结构、碳纤维层和铝合金内胆,储氢结构为气态储氢结构、固态储氢结构或气‑固储氢结构,用于进行储氢;热塑性碳纤维缠绕在储氢结构的外侧形成碳纤维层,并与铝合金内胆贴合形成防氢脆层,用于防止氢脆并提高储氢压力。本发明能够在增加储氢结构承压能力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可以适用于固态储氢结构和气‑固储氢结构,适用范围更广,应用前景更好,并且碳纤维层与铝合金内胆贴合形成的防氢脆层,能够避免铝合金内胆直接与氢气接触,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避免铝合金发生氢脆,有效提高了储氢效率、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