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21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993738.2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事故点高斯辐射的道路潜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将道路线网栅格化为多个方形区块,基于线网密度、区块间可达性和事故点风险映射特性,计算所有事故点在道路网所有区块的高斯风险辐射力分布和高斯辐射风险分布,从而评估道路网交通潜在风险分布情况。该方法的提出考虑了事故点所反映的道路网风险的连续性,避免了传统方法对道路网风险离散性估计的弊端,也避免了传统方法难以发现道路潜在风险的不足。该方法的提出将进一步为道路交通风险评估方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有利于交通管理相关部门发现道路潜在风险区域,从而指导相关部门对道路网结构、交通组织调度等方面的优化与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101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039318.6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30 , G07C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公交车辆风险评价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单点公交时空风险评价模块、全网公交运行风险评价模块、数据处理与参数自学习模块;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实时将多源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与参数自学习模块,当数据达到一定量时,数据处理与参数自学习模块对所累计的历史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和参数与权重自学习,数据处理与参数自学习模块将学习好的参数及相关指标权重传输至单点公交时空风险评价模块、全网公交运行风险评价模块完成算法自我构建;同时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时间、经纬度、天气信息数据,实时发送给单点公交时空风险评价模块、全网公交运行风险评价模块,实现对公交车辆运行风险动态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0589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1012895.X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Al‑BiOI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将铋盐和碘化物分别溶解得到溶液X,Y,然后将X,Y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BiOI;将铝粉与所得的BiOI材料球磨制成,Al‑BiOI复合材料中BiOI的掺杂量为10%‑2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BiOI材料的制备;2)Al‑BiOI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单位质量的产氢量为988‑1101 mL/g、产氢速率为875‑4545 mL/g min及产氢率为81‑9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在中性溶液和室温的条件下,具有高产氢性能;2、BiOI合成步骤简单,价格低廉,反应产物对环境友好;3、放氢效率高,转化率高,放氢时间短,利于实际使用生产。因此,本发明制作过程简单,原料成本价格低且产物无污染,制氢效率高,可为燃料电池提供稳定氢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5470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55302.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大学
Inventor: 赵红专 , 陈建鹏 , 李林 , 冯高山 , 施佳能 , 展新 , 许恩永 , 王涛 , 谭荣彬 , 李霄 , 申富强 , 周旦 , 王培育 , 何水龙 , 余进 , 王方圆 , 赵德平 , 陈钰烨 , 吴佳英 , 陈来 , 黄俊明 , 徐富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通事件智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若干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路段数据,对所述路段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交通信息;所述交通信息包括:车辆速度、车队平均速度、车队长度变化量;根据所述车辆速度,检测车辆的减速行为,再根据所述车队平均速度和所述车队长度变化量检测车队中的车辆是否出现横向位移,结合车辆的减速行为和车队中的车辆的横向位移判定路段发生交通事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先根据车辆速度判断是否有车辆因为交通事件突然减速,再根据车队的平均速度和车队长度判断车辆是否横移,更为准确地检测到路段上交通事件的发生,本发明适用于低交通饱和度状态的高速路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59329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713319.9
申请日:2021-06-25
IPC: G08G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泊位可感知停车冲突规避调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接收至少一个泊位请求;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泊位请求,构造泊位调度目标函数:获取车辆数据与泊位数据,将所述车辆数据与泊位数据输入所述泊位调度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对所述泊位调度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泊位调度结果。这样,从需求秩序、操作空间、停泊干扰三个方面,缓解停车区附近停车冲突与拥堵问题、避免停车区成为城市道路网络的一大拥堵点,特别是在需求高峰期,该系统不仅有效规避了现有研究出现的一系列附生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停车需求冲突、停泊车辆对其他车辆的干扰、并为停泊车辆提供舒适的停泊操作活动空间,还可以将驾驶员寻找空停车位所需的时间减少到零,该系统建立了直观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精准地评价该系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094399.6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路径规划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在训练阶段对训练区域的道路数据归一化标准,提取历史轨迹的路径集合并添加了时间相符程度,训练满足历史轨迹下的最优回报函数值;在路径恢复阶段用所得最优回报函数值计算相邻道路之间的转移概率,并将道路与道路之间的转移概率作为边权值创建图论,同时加入了交叉口的方向补偿,对车辆掉头选择做出了优化补偿,在更新后的图论基础上采用最短路径法对缺失路径恢复,使得在多道路的缺失下依然能保持恢复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5226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91745.1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联网环境下基于区块链的车辆盲区检测方法及应用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以最小时延为目标的函数,获取目标车辆基本信息和目标车辆视野盲区内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基本信息,使用哈希运算和时间戳技术生成目标车辆基本信息和目标车辆视野盲区内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基本信息的merkle树和时间戳,使用共识机制使目标车辆与智慧路灯之间达成共识,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使用车联网技术将目标车辆视野盲区内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发送给目标车辆;所述应用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储存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区块链。本发明能够提高车辆变道、转弯等交通行为的驾驶安全性,并使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使信息交互双方可信任,使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提高系统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74574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695467.8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Al‑含Bi化合物多孔块体制氢材料,即将原料Al粉和含Bi化合物进行球磨混合,再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成;其含Bi化合物必须满足在球磨过程中不与Al粉反应和在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会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复合制氢材料形成多孔形貌。所述Bi化合物为Bi2O2CO3,Bi2O2CO3在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球磨过程;2)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与水反应产氢量为1070‑1200 mL·g‑1,其产氢率可达93‑95%,该材料与水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9‑30 KJ·mol‑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在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中生成气体,复合材料中形成的孔洞增大了材料与水的接触面积;2、生成Bi和Bi2O3,提高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5217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326378.6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可控重申请时间间隔的飞机停机位等待推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提出了线性控制推出策略,该策略可以根据滑行道上的状态动态地调整推出频率,使推出频率随着滑行道排队长度的增加而减小,被拒绝推出的飞机被要求暂时在停机位等待,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申请推出,通过优化燃油成本和停机位等待成本之间的关系来降低飞机离港的总成本。开发了具有可控重申请时间间隔的动态推出模型,进一步的,利用基于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的迭代优化算法对所述模型进行求解,用来求解最佳的重申请时间间隔、最优滑行道排队长度阈值、最优离港运行总成本,为机场运行提供更加智能、高效地控制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6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493380.7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Bi和Mo的镁基粉体复合制氢材料,将可溶性Bi盐与可溶性Mo酸盐通过水热法制备得Bi/Mo化合物,再将原料Mg粉与Bi/Mo化合物进行球磨混合,所述Bi/Mo化合物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纳米级晶体,二是在球磨过程中,含Bi化合物纳米级晶体不与Mg粉反应,且均匀附着于Mg粉上;所述Bi/Mo化合物为Bi2MoO6,Bi/Mo化合物的尺寸为1‑5μm,Bi/Mo化合物由尺寸为100‑200 nm的纳米级晶体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Bi化合物的制备;2)含Bi和Mo的镁基粉体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反应产氢量为801.4‑859.2 mLg‑1,产氢率可达91.9‑98.9%,表观活化能为34‑35 KJ·mol‑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纳米级颗粒均匀附着于Mg颗粒表面,提供活性位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