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轮摩托车型车辆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60622A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03119816.3

    申请日:2003-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5/04 B62J15/00 B62K2202/00

    Abstract: 一种在将前端具有可自由转向地支承转向车把的头管的车体框架进行覆盖的车体外罩上,设有在载装在所述车体框架上的引擎的上方配置的骑车人乘坐用车座,并且用来放置骑车人的脚的踏脚板配置在所述转向车把与所述车座之间而形成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能够在降低部件成本的同时,防止泥水等甩向引擎一侧。车体框架(25)具有从踏脚板(103)的下方通过的下框架部(27b),在该下框架部(27b)的后端设置有防止泥水等甩向引擎E侧的挡泥部件(120)。

    车辆检修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63495A

    公开(公告)日:2002-08-14

    申请号:CN01124888.2

    申请日:2001-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099/0046

    Abstract: 一种车辆检修装置,在确认液体箱的液量时能迅速地进行补充作业。两轮摩托车10是在车座19下面配置有容纳箱18并在该容纳箱18的附近配置有半透明的液体箱44的车辆。在该容纳箱18上开设有检修孔82,检修孔82的尺寸允许从容纳箱18的内部开关液体箱44的供液口91,并且可开关的检修用盖100安装在该检修孔82上,该检修用盖100上具有可以看到液体箱44的液量的确认窗107。

    鞍乘型电动车辆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3580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412796.X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电动车辆,其能够实现车体的低重心化并且扩大收纳空间。将马达(M)配置在后轮(WR)的附近,将电池(B)配置在左右一对下车架(F3)之间。将控制向马达(M)供给的电力的PCU(50)配置在比电池(B)靠车体后方侧的位置。将对摇臂(45)的摆动动作施加衰减力的后减振器(70)配置在电池(B)与PCU(50)之间。在PCU(50)和后减振器(70)的上方配置收纳箱(80),收纳箱(80)在座椅(26)的下部形成收纳空间(81)。将电池(B)和后减振器(70)的上端在车体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比后轮(WR)的上端位置(A)靠下方的位置。PCU(50)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比上端位置(A)靠下方的位置。

    车辆的乘车检测结构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2307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810170681.0

    申请日:2008-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12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可以切实地检测出驾驶者乘坐的车辆的乘车检测结构。该车辆的乘车检测结构具有:能够使驾驶者和同乘者前后并列地乘坐且一体地构成的鞍座(52);和检测驾驶者是否乘坐的乘坐传感器(63),乘坐传感器(63)配置在鞍座(52)的前端部的下方和鞍座(52)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的下方。乘坐传感器由用于安装这些乘坐传感器的撑条部件(71)和在设于鞍座(52)下方的收纳箱(24)上设置的纵壁(24v)所覆盖。将乘坐传感器(63)配置为其动作方向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

    踏板式车辆的车架构造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36965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610068040.5

    申请日:2006-03-24

    Abstract: 一种踏板式车辆的车架构造,在可转向地支承着前叉的头管上接合着左右一对的侧车架,该前叉枢轴支承前轮,一面避免了侧车架的大型化,一面在充分提高了车身侧枢轴周围的刚性的同时,可以扩大地板的后方的空间。在侧车架(13)和后副车架(18)之间设置枢轴板(36),上述侧车架(13)具有通过地板(16)的下方的下车架部(13b)以及与该下车架部(13b)的后端相连并且在地板(26)的后方向上方立起的立起车架部(13c),上述后副车架(18)将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立起车架部(13c)的后方并被安装在侧车架(13)上;在车身架(F)以及动力单元(P)之间设置的连杆机构(42)的车身架侧枢轴(45)由枢轴板(36)支承。

    机动两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7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7087.2

    申请日:2008-12-22

    Inventor: 森川雄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是当将后缓冲器的上部固定在车架内侧时,也能够确保大收纳空间的机动两轮车的收纳箱结构。机动两轮车在座椅(52)的下方具有左右一对车架(21L、21R),将收纳箱(24)配置在座椅下侧且配置在一对车架之间,同时将悬挂架设后轮(41)的缓冲器(27)上部安装在车架的相对的内侧面的一方或者双方上,在收纳箱的两外侧分别设有避免与缓冲器(27)上部相干涉的凹部(100L、100R),在收纳箱的内部且在这些凹部处形成有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平坦的平坦面(102L、102R),从而形成第一收纳空间(S1),并在左右凹部之间形成倾斜面(104),从而形成第二收纳空间(S2)。

    车辆座椅结构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70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4114.0

    申请日:2008-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结构,其既轻量又可确保高刚性。用于增强沿车辆前后方向较长的交通工具用座椅(52、352)的底板(100、400)的车辆座椅结构中,在底板(100、400)上形成有突起部(120、420a),突起部(120、420a)朝向座椅(52、352)的下侧或上侧突出,并以沿座椅(52、352)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具有角度(D)的方式延伸。

    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4345C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310104329.4

    申请日:2003-10-24

    Abstract: 一种在排气管的中途设置有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装置,可实现内燃机输出的增加和排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性能的提高。内燃机的排气装置(E)具备设置在第1排气管(1)和第2排气管(2)之间、具有配置在排气消音器(4)内的催化剂部(30)的排气净化装置(3)。排气净化装置(3)具有形成净化后的废气流出的出口通路(36)的出口部(34)。出口部(34)具有构成收敛部的锥管(39),在锥管(39)的上游侧部(39c)上设置有使在出口部(34)流动的废气的一部分流出的泄流孔(7)。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1917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03119816.3

    申请日:2003-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5/04 B62J15/00 B62K2202/00

    Abstract: 一种在将前端具有可自由转向地支承转向车把的头管的车体框架进行覆盖的车体外罩上,设有在载装在所述车体框架上的引擎的上方配置的骑车人乘坐用车座,并且用来放置骑车人的脚的踏脚板配置在所述转向车把与所述车座之间而形成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能够在降低部件成本的同时,防止泥水等甩向引擎一侧。车体框架(25)具有从踏脚板(103)的下方通过的下框架部(27b),在该下框架部(27b)的后端设置有防止泥水等甩向引擎E侧的挡泥部件(120)。

    二轮机动车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4757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099623.X

    申请日:2005-08-30

    Abstract: 一种二轮机动车,其在车体罩上形成配置于乘车用座位与所述转向车把之间且侧面看是大致U字型的腿部通过空间,前端部可摇动地被支承在车架或动力单元上,且在后端部轴支承着后轮的摆臂与车架之间,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缓冲器,从上方覆盖该后缓冲器的收纳盒配置在乘车用座位的下方,该二轮机动车在腿部通过空间前方的车体罩内确保了能自由活用的足够的空间,在提高设计自由度的同时还能增大燃料罐的容量。其把燃料罐配置在收纳盒的后方,为了把收纳盒配置在后缓冲器(44)的两侧,而把其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74a)设置在两侧下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