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35837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0579925.0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光纤电光调制器及制备方法,涉及光电子器件领域。所述全光纤电光调制器包括:单模‑锥形双模‑单模结构光纤,所述单模‑锥形双模‑单模结构光纤为双模光纤区域拉锥为锥形双模光纤的单模‑双模‑单模结构光纤;ITO导电玻璃电极,所述ITO导电玻璃为顶层ITO导电玻璃电极和底层ITO导电玻璃电极;所述ITO导电玻璃电极用于连接外部调制电压;聚酰亚胺垫片,所述聚酰亚胺垫片固定在所述底层ITO导电玻璃的两端;有机电光聚合物薄膜,所述有机电光聚合物薄膜旋涂于所述底层ITO导电玻璃,所述单模‑锥形双模‑单模结构光纤置于极化后的所述有机电光聚合物薄膜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44963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179960.3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21K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纳颗粒分离的技术领域,包括一种微纳颗粒的全光分选方法和装置。所述微纳颗粒的全光分选方法包括步骤:在所述液体的表面的上方使用线偏振高斯光束以倾斜角度θ照射所述微纳颗粒,以在所述液体的表面上形成椭圆形光斑,和,以形成对所述微纳颗粒的侧向光力,以使所述微纳颗粒沿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运动至所述液体内的一平衡位置,并停止在所述平衡位置;所述倾斜角度θ为所述高斯光束与所述液体的表面的法线形成的角度;所述侧向光力平行于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微纳颗粒分选机制,完全通过光学组件完成分离,无需预先制作特殊的分离液或微纳结构,实现高精度的粒径分选,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18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1444226.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弯曲形阵列共面电极的芯层波导,其包括:衬底层;第一掩膜板以及第二掩膜板;所述第一掩膜板与所述第二掩膜板间隔设置在所述衬底层上,并于间隔处形成波导槽;波导芯层,设置在所述波导槽的底部;第一偏转电极,设置在波导槽内,并位于所述波导芯层上;所述第一偏转电极具有多个弯曲部;第二偏转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掩膜板的靠近所述波导槽的边缘处;第三偏转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掩膜板的靠近所述波导槽的边缘处;馈电组件,分别电连接第一偏转电极、第二偏转电极以及第三偏转电极的两端,以向第一偏转电极、第二偏转电极以及第三偏转电极提供电压。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实现光场偏转所需的驱动电压,缩小光波导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8502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1314.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宽带消色差空间微分显微成像模块、系统及方法,模块包括第一圆偏振器、单轴晶体及第二圆偏振器,圆偏振器包括线偏振片和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线偏振片和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光轴夹角为45°;单轴晶体置于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之间;第一圆偏振器将携带待成像物体信息的第一信号光转化为右旋圆偏振光;单轴晶体接收右旋圆偏振光,并基于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生成输出场,输出场包括未转换自旋的右旋圆偏振光分量和转换自旋且附加二阶光学涡旋相位的左旋圆偏振光分量;第二圆偏振器选取输出场中的左旋圆偏振光分量,输出第二信号光。本发明的宽带消色差空间微分显微技术更直观、更方便、更省时,并且更能还原待成像物体的原有颜色。
-
公开(公告)号:CN1165404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11264.5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钽酸锂晶体的二维光束偏转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钽酸锂晶体,所述钽酸锂晶体包括光输入面、与光输入面相对的光输出面、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对应设置的第一维光束偏转区,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形成有对应设置的第二维光束偏转区。本发明具有易集成、高速率、体积小、多维度偏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37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58653.9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案,光纤湿度传感器包括微纳光纤和多孔薄膜;其中:所述微纳光纤,其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多孔薄膜,涂覆于所述弯曲部的表面;所述多孔薄膜表面具有多个孔,其配置为能够通过吸水产生溶胀,使得孔的占空比变小。本发明利用U形的微纳光纤的倏逝场与多孔薄膜耦合实现湿度传感。在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U形微纳光纤表面的多孔薄膜的孔的大小不同,以至于通过其散射的能量大小不同,光纤输出端光功率的变化不同,从而实现湿度传感。本发明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33902.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声光谱测声器及气体探测装置,包括:第一亥姆霍兹谐振腔、石英音叉及第二亥姆霍兹谐振腔;两个亥姆霍兹谐振腔均由一个圆柱筒和一个细管同轴连接而成;当激光由第一亥姆霍兹腔的透光窗口入射,穿过石英音叉的振臂间隙后,从第二亥姆霍兹腔的窗口出射时,两个亥姆霍兹谐振腔将激光光束所激发的声波信号共振放大,使得石英音叉振臂附近的声压增强,并且抑制环境噪声以及窗口噪声,提高石英音叉对其振臂附近声波信号探测的信噪比。本发明中亥姆霍兹腔可以将声波共振放大,从而提高输出信号幅值。在测量过程中,亥姆霍兹腔可以抑制环境噪声以及窗口噪声,进一步提高信噪比,且提升了气体探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94860.X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射率光纤传感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熔接:在两段单模光纤之间熔接一段空心光纤,形成单模‑空心‑单模光纤;抛磨:对熔接完成的单模‑空心‑单模光纤的空心光纤进行抛磨,抛磨至空心光纤整体的一半,空心光纤中心形成D型槽;化学处理:将抛磨完成的单模‑空心‑单模光纤浸泡在食人鱼溶液中,去除D型槽内残留的有机杂质并使槽壁表面羟基化,将浸泡完成后的单模‑空心‑单模光纤用去离子水冲洗;本发明构成了最小能在亚纳升量级样品体积下高灵敏度的折射率光纤传感器,为全光纤光流控芯片的开发和实现体外生物化学医药材料等领域的高精度、快速、超低污染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4963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79960.3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21K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纳颗粒分离的技术领域,包括一种微纳颗粒的全光分选方法和装置。所述微纳颗粒的全光分选方法包括步骤:在所述液体的表面的上方使用线偏振高斯光束以倾斜角度θ照射所述微纳颗粒,以在所述液体的表面上形成椭圆形光斑,和,以形成对所述微纳颗粒的侧向光力,以使所述微纳颗粒沿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运动至所述液体内的一平衡位置,并停止在所述平衡位置;所述倾斜角度θ为所述高斯光束与所述液体的表面的法线形成的角度;所述侧向光力平行于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微纳颗粒分选机制,完全通过光学组件完成分离,无需预先制作特殊的分离液或微纳结构,实现高精度的粒径分选,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6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472867.X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纳颗粒的可调控全光输运带系统及其调控方法,所述可调控全光输运带系统包括激光器、光学系统及样品台,微纳颗粒位于样品台上,所述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经光学系统照射在样品台上以输运微纳颗粒;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圆形柱透镜、扩散准直透镜组、聚焦透镜、入射反射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微纳颗粒的全光输运带系统,接操控光阱位置,不依赖衬底结构,能够同时实现微纳颗粒输运起始点、输运速度、输运距离和输运方向均可调控,大大提高了光学输运系统的应用灵活性,拓宽了其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