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光纤电光调制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5837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0579925.0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光纤电光调制器及制备方法,涉及光电子器件领域。所述全光纤电光调制器包括:单模‑锥形双模‑单模结构光纤,所述单模‑锥形双模‑单模结构光纤为双模光纤区域拉锥为锥形双模光纤的单模‑双模‑单模结构光纤;ITO导电玻璃电极,所述ITO导电玻璃为顶层ITO导电玻璃电极和底层ITO导电玻璃电极;所述ITO导电玻璃电极用于连接外部调制电压;聚酰亚胺垫片,所述聚酰亚胺垫片固定在所述底层ITO导电玻璃的两端;有机电光聚合物薄膜,所述有机电光聚合物薄膜旋涂于所述底层ITO导电玻璃,所述单模‑锥形双模‑单模结构光纤置于极化后的所述有机电光聚合物薄膜的表面。

    一种折射率光纤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5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94860.X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射率光纤传感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熔接:在两段单模光纤之间熔接一段空心光纤,形成单模‑空心‑单模光纤;抛磨:对熔接完成的单模‑空心‑单模光纤的空心光纤进行抛磨,抛磨至空心光纤整体的一半,空心光纤中心形成D型槽;化学处理:将抛磨完成的单模‑空心‑单模光纤浸泡在食人鱼溶液中,去除D型槽内残留的有机杂质并使槽壁表面羟基化,将浸泡完成后的单模‑空心‑单模光纤用去离子水冲洗;本发明构成了最小能在亚纳升量级样品体积下高灵敏度的折射率光纤传感器,为全光纤光流控芯片的开发和实现体外生物化学医药材料等领域的高精度、快速、超低污染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一种微型宽谱高灵敏石墨烯光纤光电探测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03766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489907.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宽谱高灵敏石墨烯光纤光电探测芯片,包括侧抛磨光纤、微带电极、石墨烯薄膜、PB薄膜、PMMA薄膜;所述侧抛磨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所述包层和纤芯经部分抛磨处理成抛磨区;所述侧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朝上且在纤芯两侧设有微带电极,所述微带电极覆盖至非抛磨区;所述微带电极的上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覆盖有PMMA薄膜、PB薄膜、石墨烯薄膜;本发明芯片具有响应速度快、探测效率高、稳定性高的特点以及极佳的光电探测性能;采用全光纤结构,与光纤通信系统完美兼容,解决生产中兼容等问题;本芯片直接在光纤上制作,制作过程简单,利于大量生产,也解决了光纤和波导结构的耦合难题,降低插入损耗,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

    基于无透镜显微的磷脂酶检测偏光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622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383940.6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无透镜显微的磷脂酶检测偏光分析仪及检测方法,所述磷脂酶检测偏光分析仪包括从下往上依次排列设置的光源、含有液晶样品的微流槽和用于图像记录的CMOS成像传感器,所述微流槽包括槽盖、槽底、位于微流槽底部的锚定好的玻片以及位于玻片上用于装载液晶的铜网,槽盖和槽底分别吸附有90°偏光膜和0°偏光膜。本发明所述的所述偏光分析仪具有大视场(FOV=24.4mm2),成本低,便携,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实时、快速的检测等优势。

    基于无透镜显微的磷脂酶检测偏光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622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910383940.6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无透镜显微的磷脂酶检测偏光分析仪及检测方法,所述磷脂酶检测偏光分析仪包括从下往上依次排列设置的光源、含有液晶样品的微流槽和用于图像记录的CMOS成像传感器,所述微流槽包括槽盖、槽底、位于微流槽底部的锚定好的玻片以及位于玻片上用于装载液晶的铜网,槽盖和槽底分别吸附有90°偏光膜和0°偏光膜。本发明所述的所述偏光分析仪具有大视场(FOV=24.4mm2),成本低,便携,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实时、快速的检测等优势。

    一种光纤传感头和其制备方法及其磷脂酶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303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810045758.5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传感头和其制备方法及其磷脂酶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头包括经过锚定处理的侧边抛磨光纤,侧边抛磨光纤封装在玻璃基底上,其抛磨区表面朝上,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涂覆有向列相液晶薄膜,向列相液晶薄膜上吸附有磷脂。本申请将液晶作为敏感材料涂覆到SPF上,构成基于液晶光学放大的光纤传感器件,并用于生物分子磷脂酶的检测,可弥补传统的利用向列相液晶取向变化实现磷脂酶传感的缺陷。

    一种全光纤电光调制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5837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79925.0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光纤电光调制器及制备方法,涉及光电子器件领域。所述全光纤电光调制器包括:单模‑锥形双模‑单模结构光纤,所述单模‑锥形双模‑单模结构光纤为双模光纤区域拉锥为锥形双模光纤的单模‑双模‑单模结构光纤;ITO导电玻璃电极,所述ITO导电玻璃为顶层ITO导电玻璃电极和底层ITO导电玻璃电极;所述ITO导电玻璃电极用于连接外部调制电压;聚酰亚胺垫片,所述聚酰亚胺垫片固定在所述底层ITO导电玻璃的两端;有机电光聚合物薄膜,所述有机电光聚合物薄膜旋涂于所述底层ITO导电玻璃,所述单模‑锥形双模‑单模结构光纤置于极化后的所述有机电光聚合物薄膜的表面。

    一种集成光纤的全光纤波长选择调制器与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7676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496256.9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光纤的全光纤波长选择调制器与探测器,包括玻璃衬底,所述玻璃衬底上侧设置有去芯侧边抛磨光纤,所述去芯侧边抛磨光纤平坦区两侧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去芯侧边抛磨光纤平坦区及所述金属电极上侧覆盖设置有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层设置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本发明通过改变施加在两个金属电极两端的驱动电压,调控带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的石墨烯薄膜对光纤中传输光强的吸收,从而实现波长选择的电光调制、光电探测等功能,结合了石墨烯薄膜与去芯侧边抛磨光纤波导结构,实现插入损耗低、波长选择调制、多功能化、结构简单等优点。

    一种光纤传感头和其制备方法及其磷脂酶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30312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45758.5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传感头和其制备方法及其磷脂酶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头包括经过锚定处理的侧边抛磨光纤,侧边抛磨光纤封装在玻璃基底上,其抛磨区表面朝上,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涂覆有向列相液晶薄膜,向列相液晶薄膜上吸附有磷脂。本申请将液晶作为敏感材料涂覆到SPF上,构成基于液晶光学放大的光纤传感器件,并用于生物分子磷脂酶的检测,可弥补传统的利用向列相液晶取向变化实现磷脂酶传感的缺陷。

    一种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100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90725.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毒素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内毒素的检测灵敏度、便捷性、降低样品用量。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将标准鲎试剂溶液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液按照特定体积比例先后注入到内嵌有光纤生化传感器的微流控通道,将信号光输入光纤生化传感器,获取光纤生化传感器在容纳不同标准混合溶液时输出的光谱数据,绘制内毒素浓度对数‑时间拟合曲线图,之后,将内毒素标准液换成待测样品重复上述步骤,提取相应的时间参数,与拟合曲线图对比,从而得到待测样液中的内毒素含量。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毒素定量检测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