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聚能的费马螺旋桨叶海流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524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092935.1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发电领域内的一种带聚能的费马螺旋桨叶海流能发电装置,包括聚能机构和发电机构,聚能机构设置在发电机构旁,聚能机构为前端加工成喇叭形的圆筒,圆筒内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发电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套设在立柱外周的套筒,套筒上安装有多个费马螺旋桨叶,桨叶根据费马螺线方式沿轴向扭转拉伸形成,桨叶为中部宽两侧窄的片状结构,桨叶的根部经下连接座与套筒固定连接,桨叶的上部经上连接座与套筒固定连接,支柱的底部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安装发电机,发电机套设在套筒下端,套筒的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发明启动简单,提高发电功率,噪声低,转速较低,减小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对数螺旋线叶片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58539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10071312.6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力发电领域内的一种对数螺旋线叶片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包括经轴承套设在支柱上的旋转套筒,旋转套筒上安装有多个对数螺旋线叶片,叶片沿轴向扭转角度分布,叶片由根部至顶部宽度变化为:由窄变宽再变窄,叶片的根部经下支座与旋转套筒固定连接,叶片的上部经上支座与旋转套筒固定连接,支柱的底部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安装发电机,发电机套设在旋转套筒下端,本发明启动简单,适用范围广,利用减振装置的立方非线性,能够在较宽范围内吸收振动。

    基于加权交叠的可快速计算湍流功率谱密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834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1811099199.2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加权交叠的可快速计算湍流功率谱密度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热线风速仪采样频率,采集测点的脉动风速,测得有限长度的湍流功率谱密度信号;2)定义测量信号中相邻两点采样的时间间隔T,所需分析信号频带宽度表示为ω至Nmaxω,3)对测量信号进行加矩形窗分段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段记为u(t),每个数据段中采样个数为N,N=1/(nωT)且取整,4)求出最新时刻湍流功率谱密度信号中频率为nω的余弦和正弦的幅值,再求出此时频率为nω的幅值、功率和功率谱密度,5)将各数据段平均后得到频率为nω的功率谱密度;6)依次计算出各频率下的整个数据段的功率谱密度并作图。该方法可减少计算步骤,同时兼顾降低噪声,改善方差特性。

    风光互补式新能源小车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8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05367.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风光互补式新能源小车,包括小车、设置在小车上的风能采集系统、设置在小车内的传动系统、设置在小车内的电能系统、设置在小车上的转向系统以及设置在小车内的控制系统;风能采集系统用以最大效率采集风能;传动系统用以将采集到的风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小车前进;电能系统用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进行收集储存,同时还可使用电能驱动小车前进;转向系统用以控制小车转向;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各系统实现各自功能,本发明既克服了风能和太阳能间歇性、波动性的缺点,又做到了纯绿色出行,健康环保。

    适用于风洞实验的风力机塔架表面压力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9213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156967.4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风洞实验的风力机塔架表面压力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风洞中安装风力机及支撑架,在支撑架周围安装套筒;在套筒不同截面布置测压孔,并连接至压力扫描阀;安装霍尔传感器、整流桥及直流负载;启动风洞;采集当前风速及不同转速及静止状态下下风力机塔架的表面压力;改变风洞风速,待风洞风速稳定后,重复测量,直至所需测量的工况均完成测量。本发明设计成本较低且安装方便,对旋转、静止状态下风力机塔架气动载荷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基于差分进化逆辨识的尾缘襟翼内模PID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268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711390563.6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基于差分进化逆辨识的尾缘襟翼内模PID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属于风力机叶片高效安全运行控制技术领域。首先在基于尾缘襟翼的智能叶片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收集用于辨识的采样数据;然后利用采样数据和差分进化算法对智能叶片系统的等效模型进行优化辨识;再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智能叶片系统的等效逆模型进行优化辨识;最后利用辨识得到的最优模型参数和最优逆模型参数获取内模PID控制器的最优控制参数。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尾缘襟翼内模PID控制的优化参数,从而达到提高尾缘襟翼控制效果的目的。

    适用于风洞试验的小功率风力机气动特性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941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922045.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风洞试验的小功率风力机气动特性测量装置,风力机包括安装在风机轴前端的轮毂,轮毂圆周上安装有叶片,风机轴与风洞共轴线,风机轴中段安装于轴承座中,风机轴的后端通过联轴器一与扭矩仪的一端相连,扭矩仪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二与三相异步发电机的转子轴相连接;轴承座及扭矩仪安装在风力机底座上,风力机底座与三相异步发电机均固定在共同底座上,共同底座的重心点置于六分量天平上,六分量天平固定在风力机支架的顶部。发电机输出端通过空气开关及熔断器与三相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三相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回路滤波电容组且通过固态继电器与负载相连。该装置能够在转速稳定时精确测量风力机气动性能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