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斜拉桥、悬索桥的三向减隔震支承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6192733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552406.X

    申请日:2016-07-13

    Abstract: 种适用于斜拉桥、悬索桥的三向减隔震支承体系,主梁在桥塔处,于梁底和桥塔横梁之间设置第双向减隔震支座和第竖向减隔震支座,主梁与梁侧垫石之间侧向设置第二双向减隔震支座;主梁在辅助墩和共用墩之间的梁底与墩顶之间设置第三双向减隔震支座和第二竖向减隔震支座;在主梁与桥塔横梁间沿顺桥向安装粘滞液体阻尼器。本支承体系中采用的双向减隔震支座和竖向减隔震支座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分别具备顺桥向滑动和双向滑动功能,在地震作用中分别具备横桥向、竖向减隔震和竖向减隔震功能,为同时满足结构静力设计要求和减隔震设计要求,并最大程度发挥减隔震效果,在桥塔处将双向减隔震支座同时用于梁体底部支承和梁体侧面支承。

    一种适用于斜拉桥、悬索桥的三向减隔震支承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619273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2406.X

    申请日:2016-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4 E01D19/041 E01D19/1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斜拉桥、悬索桥的三向减隔震支承体系,主梁在桥塔处,于梁底和桥塔横梁之间设置第一双向减隔震支座和第一竖向减隔震支座,主梁与梁侧垫石之间侧向设置第二双向减隔震支座;主梁在辅助墩和共用墩之间的梁底与墩顶之间设置第三双向减隔震支座和第二竖向减隔震支座;在主梁与桥塔横梁间沿顺桥向安装粘滞液体阻尼器。本支承体系中采用的双向减隔震支座和竖向减隔震支座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分别具备顺桥向滑动和双向滑动功能,在地震作用中分别具备横桥向、竖向减隔震和竖向减隔震功能,为同时满足结构静力设计要求和减隔震设计要求,并最大程度发挥减隔震效果,在桥塔处将双向减隔震支座同时用于梁体底部支承和梁体侧面支承。

    扇叶型钢阻尼器及减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60877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54442.7

    申请日:2016-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41 E04B1/36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扇叶型钢阻尼器及减隔震支座,其中,作为核心部件的扇叶型钢阻尼器包括平板部、围挡、扇叶和销孔,在平板布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围挡,在平板部的上侧设置一个圆环形的凸台,在所述凸台的内部空间中均匀的设置有若干软钢材质的扇叶,若干所述扇叶的内端设置有一个圆形套筒,所述圆形套筒中设置有一个销孔,所述销孔与所述凸台同圆心设置。所述销孔与上部承载机构中设置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插接配合。本发明为一种减隔震支座,具有承载能力高,减震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耐久性好,平面尺寸小等优势,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抗震需求的桥梁或其它建筑结构。

    一种用于挤扩支盘桩盘体抗剪的剪力键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2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25094.0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挤扩支盘桩盘体抗剪的剪力键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剪力台、第二剪力台和若干个钢板组件;第一剪力台的顶面与第二剪力台的顶面同轴且相对;所述钢板组件为两端和中间均设置有铰接点的结构件,钢板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剪力台的底面铰接,钢板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剪力台的底面铰接;通过对挤扩支盘桩盘体设置剪力键,可以形成盘体混凝土的刚性骨架,共同抵抗竖向剪力作用,避免盘体剪切破坏;同时抗剪承载力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增加盘环宽和盘高,提高盘端力及桩基承载力,减小桩长,达到安全可靠、节约建材、节省造价、低碳环保目的。

    一种车辆流向监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22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89963.2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流向监测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监测路段的每个目标流向上的所有卡口的脱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每个卡口上预处理后的脱敏数据;对于每个目标流向的所有可行路径,对途经两相邻主要区域间各卡口的所有车辆的时间间隔进行聚类,得到中心团簇,并基于中心团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联合所有的旅行时间,计算时间阈值区间;基于时间阈值区间和预处理后的脱敏数据,得到每个目标流向上的所有车辆的轨迹节点序列;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待监测路段的所有目标流向上的交通量,并进一步统计每个目标流向上每条可行路径的交通量占比。在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同时,实现了车辆流向分析,为道路规划设计和交通管理提供了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