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242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98061.1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蔬菜化控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同源四倍体诱导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二倍体乌菜种子温水浸种催芽;(2)待种皮胀破露白后,将种子浸泡在秋水仙素‑吐温80混合液中1h进行诱变处理,每天处理2次,连续处理1~3天;(3)将处理完的乌菜种子播种于穴盘中育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乌菜倍性鉴定方法。本发明填补了国内外乌菜多倍体育种的空白,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方法有效的乌菜同源四倍体诱变方法,创制出了优质、高产的乌菜四倍体新种质;同时,也对乌菜倍性鉴定的方法也进行改良,为大规模高效的鉴定提供了基础与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385541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323365.X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乌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率的方法,属于蔬菜化控领域,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获取乌菜小孢子前对其长至6‑7片真叶的幼苗喷施油菜素内酯,培养基中添加的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0.3mg/L,对乌菜幼苗喷施的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50mg/L,对乌菜幼苗的喷施部位为叶片背面,且直至叶片表面滴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提高乌菜小孢子胚胎的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78227.X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不结球白菜烟酰胺和海藻糖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为:将不结球白菜的叶片浸泡于含25~200μg/L纳米二氧化钛与0.5~4g/L独角金内酯的混合溶液中,并超声处理2~4min。本发明利用外源施加纳米TiO2‑独角金内酯混合溶液并辅以超声波处理,来提高不结球白菜烟酰胺和海藻糖的含量,为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及培育抗冻、抗旱植物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经测定,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不结球白菜的培育,白菜叶片中烟酰胺浓度达7.48μg/100g,海藻糖浓度达0.156μg/100g。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323337.8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不结球白菜耐寒性相关的基因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所述基因具体为PSBO基因,其具有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基因对不结球白菜耐寒性鉴定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将需比较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在同样的环境下分别种植,待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分别取样进行权利要求1所述与不结球白菜耐寒性相关的基因的基因表达量检测;其中,表达量越高的品种其耐寒性越高;本发明能够快速鉴定不结球白菜之间的耐寒性优劣,有助于相关品种的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249311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85116.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结球白菜高VC品种选育的方法,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包括将品种为A的不结球白菜种子进行粗萌发处理,直至种子露白后用0.6%的EMS溶液充分浸泡种子,然培育催芽后芽播于育苗穴盘中,当幼苗长到6~7片真叶时测量各植株的VC含量,选取VC含量高的不结球植株待其开花结荚后,收取种子高A作为杂交父本,选取胞质不育型雄性不育株系B作为不育源杂交母本,杂交后获得高AB品种,以A为回交父本,六代连续回交获得纯合不育种子C;田间选育的高VC不结球白菜品种D和F杂交获得品种G,然后品种G连续六代自交获得品种H;将品种H的花粉转移到品种C的柱头上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F1代种子;本发明可有效获得高VC含量的不结球白菜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9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92853.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辣椒耐热基因及其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辣椒耐热基因为PP2C5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含有PP2C51基因的重组载体,并将PP2C51基因、重组载体应用于提高植物耐热性的育种中。本发明对PP2C51基因进行功能鉴定,分析发现其具有调控植物耐热性的功能,并制备出重组载体,将其应用于植物耐热新品种的培育中,成功筛选并培育出PP2C51过表达植株,该植株可以抵御高温逆境,且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普通植株;本发明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植物高温响应机制,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为辣椒耐热栽培和耐热新品种的早期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79933.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酥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胚珠诱导率的方法,步骤如下:(1)材料采集及4℃下预处理;(2)切片;(3)消毒;(4)接种于诱导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MS+0.01~0.1mg/L TDZ+0~0.1mg/L IBA+0~2mg/L 6‑BA+0~0.5mg/L NAA;(5)热激3~5d后,诱导培养。本发明利用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获得胚囊再生植株,并对培养过程的各参数优化,最终获得一种可有效提高酥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胚珠诱导率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酥瓜单倍体植株的培育,育种效率高、育种年限短,为后续实现酥瓜的双单倍体培养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9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66191.6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菜花粉外壁蛋白BcGRP20基因的应用,乌菜花粉外壁蛋白BcGRP20基因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克隆出乌菜花粉外壁蛋白BcGRP20基因,并通过超表达拟南芥突变体grp20及乌菜不育植株试验发现,BcGRP20基因可恢复花粉育性,拟南芥突变体中与花粉相关的关键基因AtAGL84与AtMS1的表达水平恢复,而AtAOP3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将该基因沉默乌菜可育植株后,其表达量降低,花粉出现败育,另BcAGL84、BcAOP3、BcMS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31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261788.0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乌菜叶面皱泡发育相关的基因及其应用,具体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所述基因被命名为BcTCP10,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同时本发明还通过了用于扩增所述BcTCP10基因的引物对,具体为BcTCP10‑F和BcTCP10‑R,二者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2和SEQ ID NO.3;本发明提供的基因BcTCP10被验证其参与乌菜叶面皱泡的调控,为改良乌菜品种、提高乌菜的商品性提供了新的指导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38082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1041248.3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缓乌菜组培苗继代生长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乌菜嫩叶叶柄剪切成叶柄段后清洗干净;将叶柄段置于无菌环境中消毒;将无菌的乌菜嫩叶叶柄段切成叶柄块,再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将愈伤组织转到继代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同时,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50~200mg/kg TIBA,控制培养温度为10~18℃,调整光质为红蓝复合光,且红/蓝光比例为1:3、1:1,控制光照强度为10~70μmol/(m2·s),控制光照时间为光照1天/黑暗1~3天。本发明通过将红蓝光间歇光照、低温培养和添加TIBA方法相结合,获得一种能有效延缓乌菜组培苗继代生长速率的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