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6984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675627.6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颍上县十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胚尖组织快速获得乌菜再生苗的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包括将种子接种到萌发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培养60h后,取暗培养所得无菌萌发种子,去除种皮、根尖、两片子叶及其中间生长点,保留3~5mm大小的胚尖作为外植体;将制备的外植体放入预培养基中进行低温预培养36h;然后将预培养后的外植体转入液体芽诱导培养基中室温振荡培养10min;之后再转入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20d;再之后将长出5~6片叶子的再生植株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至生根,时间约2周;最终将所得生根良好的植株进行炼苗并移栽移入大田中。本发明利用乌菜胚尖为外植体,结合多种培养基进行组培,有效缩短了组培时间,提高了组培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69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14608.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铜雀二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交替式组织培养的方式获取铜陵白姜再生苗的方法,采用铜陵白姜作为材料,催芽制备获得0.5~1cm姜芽;在超净工作台中,取0.5~1mm茎尖外植体,依次置于四个阶段的诱导培养基中,以交替式组织培养诱导出不定芽;待不定芽长出3~5片叶片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极大的缩短生姜不定芽诱导时间,并提高不定芽诱导率,通过交替式组织培养的改良培养基配方,无需特殊激素,仅用6‑BA和NAA两种激素,在30天内即可获得大量再生植株,具有处理步骤简单、不定芽诱导时间短、不定芽诱导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6978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514608.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铜雀二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交替式组织培养的方式获取铜陵白姜再生苗的方法,采用铜陵白姜作为材料,催芽制备获得0.5~1cm姜芽;在超净工作台中,取0.5~1mm茎尖外植体,依次置于四个阶段的诱导培养基中,以交替式组织培养诱导出不定芽;待不定芽长出3~5片叶片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极大的缩短生姜不定芽诱导时间,并提高不定芽诱导率,通过交替式组织培养的改良培养基配方,无需特殊激素,仅用6‑BA和NAA两种激素,在30天内即可获得大量再生植株,具有处理步骤简单、不定芽诱导时间短、不定芽诱导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9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66191.6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菜花粉外壁蛋白BcGRP20基因的应用,乌菜花粉外壁蛋白BcGRP20基因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克隆出乌菜花粉外壁蛋白BcGRP20基因,并通过超表达拟南芥突变体grp20及乌菜不育植株试验发现,BcGRP20基因可恢复花粉育性,拟南芥突变体中与花粉相关的关键基因AtAGL84与AtMS1的表达水平恢复,而AtAOP3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将该基因沉默乌菜可育植株后,其表达量降低,花粉出现败育,另BcAGL84、BcAOP3、BcMS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569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75627.6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颍上县十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胚尖组织快速获得乌菜再生苗的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包括将种子接种到萌发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培养60h后,取暗培养所得无菌萌发种子,去除种皮、根尖、两片子叶及其中间生长点,保留3~5mm大小的胚尖作为外植体;将制备的外植体放入预培养基中进行低温预培养36h;然后将预培养后的外植体转入液体芽诱导培养基中室温振荡培养10min;之后再转入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20d;再之后将长出5~6片叶子的再生植株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至生根,时间约2周;最终将所得生根良好的植株进行炼苗并移栽移入大田中。本发明利用乌菜胚尖为外植体,结合多种培养基进行组培,有效缩短了组培时间,提高了组培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