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12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054642.9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设备,包括上部壳体、与上部壳体相连的中部壳体、与中部壳体相连的下部壳体以及安装于上部壳体内的发电机,发电机外设有机壳,机壳安装于上部壳体内,机壳下表面设有多组壳体散热片,壳体散热片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对流换热管,对流换热管连通于上部壳体的外部,上部壳体的上部设有外部冷却管件。本发明通过散热片、对流换热的结构,可以起到发电机散热作用,提高发电机工作效率,避免由于工作状态下过热导致的故障,通过外部冷却管件,对发电设备腔体内部的热空气进行冷凝,同时通过冷凝水收集结构,可以对冷凝水进行收集,从而避免冷凝水流向发电设备内部零件,引起这些零件锈蚀。

    一种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成型过程内部温度场监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66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251699.4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成型过程内部温度场监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利用FBG传感器替换待测位置对应的纬纱中的部分纤维;拉动所述FBG传感器使其光栅段固定至待测位置;开始纺织送纱,使经纱包裹包含有FBG传感器的纬纱进而生成三维机织预制体;将所述三维机织预制体放入模具中进行合模,并将所述FBG传感器的光纤从模具中引出,根据所述FBG传感器的波长变化得到材料的温度变化。本发明可以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结构固化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场及其演化历程进行实时监测。

    一种适用于金属内衬复合材料气瓶的最优自紧压力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930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02143.2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金属内衬复合材料气瓶的最优自紧压力确定方法,属于高压气瓶制造技术领域。首先,确定待分析气瓶的尺寸、铺层和材料属性,建立复合材料气瓶有限元模型,纤维缠绕层在直筒段采用等厚度建模,在封头段采用变厚度建模。其次,选取气瓶自紧条件,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实现对气瓶自紧的模拟。再次,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如第二步所述的不同自紧条件下的极限强度和疲劳寿命。最后,根据自紧处理后的气瓶需要满足的条件,对比确定最优自紧压力。本发明考虑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前提下,提供气瓶自紧压力的计算方法;采用退化准则考虑各种失效模式对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可准确地计算气瓶的极限强度和疲劳寿命,进而选取最优自紧压力。

    基于高分子-金属板材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U肋裂纹的修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944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83322.1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分子-金属板材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U肋裂纹的修补方法,属于钢桥疲劳裂纹修复技术领域。针对于桥梁疲劳裂纹,采用“裂纹止裂”+“板材加固”的修补方法对该类裂纹进行修补加固。其中,“裂纹止裂”采用焊接修补的方法,对原有裂纹进行修复;“板材加固”采用金属-高分子复合板材,使面板-U肋结构整体加固,降低焊接连接处由交通导致的应力并减少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防止裂纹扩展。本发明比单纯的焊接修复或者铆接加固使面板-U肋结构整体更加坚固,还能够降低焊接连接处由交通导致的应力并减少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防止裂纹扩展,从而能够彻底消除裂纹和裂纹的影响;方法结构形式简单、重量轻、易于施工以及施工周期短的特点。

    一种基于剪纸图案设计的碰撞吸能盒

    公开(公告)号:CN10966484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030793.4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防撞结构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剪纸图案设计的碰撞吸能盒,在薄壁管件的制作过程中依据不同设计需求,去除多余材料,引入剪纸图案,最终引导特定的变形模式。相较于普通的碰撞吸能盒,本发明中的一个薄壁管沿轴向可分成若干类似模块,在每一个模块的角部区域进行剪纸图案的加工制作,从而依据不同的剪纸图案形成不同角度的折痕纹路。本发明通过引入剪纸图案去除多余材料,实现了碰撞吸能盒功能的同时满足低峰值力、高平均力的需求;本发明的剪纸图案便于切割加工,整个结构可通过一块薄平板切割后成型,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极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且加工的精确性也可提高。

    一种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34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38207.2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应用于桥梁的维修、加固。本发明装置,包括纵梁以及与纵梁通过连接板连接的横梁,连接板与横梁垂直连接;横梁的上翼板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L型钢板,在所述L型钢板与横梁的上翼板、连接板之间设有周边钢片;所述L型钢板上开设有3个排气孔和1个浇筑孔,在所述浇筑孔内浇筑有高分子材料夹层。将本发明装置焊连在横梁的上翼板和横梁连接板上,以防止连接板发生平面外弯曲产生疲劳裂纹,从而增加局部的抗疲劳性能,防止疲劳裂纹的扩展,提高了横梁连接板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可应用于大型设备中承力金属结构的加固修复,可以明显地提高金属结构的承载能力。

    一种垂直轴叶片及其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531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128404.3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垂直轴叶片及其成型方法,该叶片包括:金属骨架;泡沫部,包裹住所述金属骨架,并形成垂直轴叶片的轮廓;主梁层,设置在所述泡沫部的外侧,且与所述金属骨架相对应;外层蒙皮,设置在所述主梁和/或泡沫部的外侧。该方法包括:S1、获取金属骨架;S2、发泡形成泡沫部,所述泡沫部将所述金属骨架包裹在内,并形成垂直轴叶片的轮廓;S3、在泡沫部上形成主梁层;S4、在所述主梁和/或泡沫部的外侧形成外层蒙皮。本发明采用金属骨架为主承重,主梁层为次承重,提高叶片的耐腐蚀性,增加强度,能制造成较长的叶片,同时还能控制造价成本。

    一种体现制造几何缺陷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修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228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712399.5

    申请日:2016-0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结构主承力构件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体现制造几何缺陷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修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光学测量方法测量得到三维点云信息;2)对三维点云信息进行滤波处理,消除噪声;3)建立不考虑三维点云信息的完美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4)在三维点云信息的基础上,或者对得到的三维点云信息进行放大、缩小处理后,采用插值方法对完美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修调,体现制造几何缺陷。本发明能够增强有限元预测模型的真实性,进一步提高有限元预测的准确性,同时能够保证对已有有限元模型的充分利用,实现自适应缺陷幅值缩放和位置选择,工作量极小,有望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中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种适用于集抗冲击与降噪于一体的轻质十字芯点阵泡沫夹芯板钻孔打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316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180035.7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集抗冲击与降噪于一体的轻质十字芯点阵泡沫夹芯板钻孔打磨方法,包括钻孔打磨设备,其包括设备本体以及钻孔打磨控制系统,所述钻孔打磨控制系统包括:操作面板;检测工件是否移动到设定位置的检测装置以及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钻孔打磨机进行钻孔或者打磨,用于根据经由所操作面板设置的工件在X轴方向上的运动参数和位置参数、同时工件在Y轴方向上的运动参数和位置参数、工件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参数和位置参数、以及检测装置的反馈参数来控制X轴伺服电机、Y轴伺服电机和Z轴伺服电机调整相应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精度效率高等优点。

    基于孔隙尺寸识别的含孔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23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114112.X

    申请日:2017-11-13

    Inventor: 任明法 常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隙尺寸识别的含孔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缺陷信息采集系统和缺陷信息分析系统;缺陷信息采集系统采用超声探头扫描受测制品的表面,获得复合材料内孔隙的形貌特征,将信号输入缺陷信息分析系统,在计算机中分析复合材料制品的力学性能;与已有的技术对比,该系统能够简单快速的获得复合材料制品的力学性能,从而确定制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该系统主要用于快速无损获得复合材料制品的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