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62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41949.7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渔场电能替代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渔场电能替代技术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各待评价渔场电能替代技术对应的各末级评价指标的指标值与参考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和各末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各待评价渔场电能替代技术的电能替代技术效果评价值;其中,各末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电能替代效果对智慧渔场建设效益的推进作用,在规划阶段对渔场的电能替代技术进行效益分析和优选工作,为推动智慧渔场电能替代战略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402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27782.9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数据和系统运行相关参数;基于所述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数据和系统运行相关参数,采用遗传算法对预先构建的包含电转气设备和多类储能设备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配置解集;基于优化需求从所述优化配置解集中选取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配置结果。本发明通过建立包含电转气设备和多类型储能设备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进行了电转气设备和多类型储能设备的协同规划,能够提供更加符合综合能源系统实际情况、更加全面的优化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3721.5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昊 , 王占博 , 张庆 , 张思瑞 , 蒋利民 , 卜凡鹏 , 成岭 , 覃剑 , 郭京超 , 郭炳庆 , 张静 , 林晶怡 , 李文 , 徐韬 , 刘子剑 , 邢其敬 , 赵乐 , 马凯 , 孙超 , 高胜强 , 董思南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热耦合系统建模仿真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将电网相关参数和热网相关参数输入预先构建的电热耦合系统模型;对电热耦合系统模型进行循环仿真,直至仿真时长超过预先设置的总仿真时长的阈值,仿真结束,输出各仿真步长末电热耦合系统模型的仿真参数变化量;本发明基于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框架和电‑热类比关系,构建了电热耦合系统模型,提高了仿真效率,突破了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模仿真电热耦合系统在建模方法上和效率上的制约,拓展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应用边界,为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上建模仿真多能耦合网络系统提供了通用性的实现思路,建立的模型在电气仿真方面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21970.8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N3/045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时间序列数据特征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采集待处理的含社会信息的电力时间序列数据;将待处理的含社会信息的电力时间序列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降维,得到特征向量;特征提取模型是以多个含社会信息的历史电力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训练数据,以多个含社会信息的历史电力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向量为输出进行训练得到的;本发明利用特征提取模型对包含社会信息的电力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得到特征向量,再用任意时间序列预测网络对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实现在电力时间序列数据特征预测时不受社会信息的影响,进而减小预测网络的压力,提高预测网络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151837.7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电力现货市场对新能源利用的影响分析方法,其基于我国典型省级电力现货市场的出清原理及优化模型,采用因果分析的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电力现货市场出清对新能源消纳量影响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的电网拓扑信息的数学建模方法,提取全局拓扑的关键信息,并且保留局部拓扑的详细信息,在不丢失拓扑关键信息的前提下,解决了电网拓扑常规表数学表规模庞大且具有稀疏性的难题;对众多市场因素进行了数学建模,对多种原始因素进行了耦合计算及信息提炼,对非数值因素进行了数值化表征,用因果分析改进了统计分析的适用性,精炼反映多种关键因素对新能源消纳的耦合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33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156619.8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面向电网热网耦合的电制热补热规划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求解预先建立的电制热补热规划配置模型,获取制热设备和蓄热设备的配置方案;选择与所述配置方案匹配的制热设备和/或蓄热设备作为部署于换热站的制热设备和/或蓄热设备;其中,所述换热站的内部设备电源采用目标变电站,所述目标变电站为满足变电站最大可开放容量约束的变电站中与所述换热站距离最近的变电站。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热源短缺、传统市政供暖碳排放较大、末端供热效果较差等问题,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减少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电网企业、热力企业以及用户的多方共赢。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1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810753152.7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Inventor: 李昊 , 赵宝国 , 李斌 , 霍现旭 , 刘畅 , 李文 , 赵新 , 林晶怡 , 张静 , 覃剑 , 赵洪磊 , 王剑锋 , 李国栋 , 孙龙彪 , 张筱慧 , 娄铖伟 , 李佳馨 , 吴邦旭 , 唐巍
IPC: H02J3/14
Abstract: 一种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用户侧负荷用能需求和时序规律,将调控周期划分调控时段;基于所述调控时段采用模糊聚类算法进行计算,得到用能分级;基于所述调控时段、用能分级,结合能源设备能量价值标签排序进行调控。实现了在不同的调控场景、不同的调控时段下设置不同的分级标准,使得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分级调控更加合理和灵活,解决了无法对能源的产生分配实现供需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6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669525.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路电流瞬态特性分析校核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节点选择和节点间的阻抗计算,建立考虑接线拓扑的站内设备的站内计算模型;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建模变电站外部系统;根据不同故障点故障时对应的动作时间特性,建立反映保护动作特性及断路器动作特性的时变阻抗模型;根据站内计算模型、变电站外部系统和时变阻抗模型,进行短路电流瞬态特性分析校核。本发明通过建立考虑接线拓扑的站内设备精细化计算模型,以及反映保护动作特性和断路器动作特性的计算模型,获得设备实际承受的短路电流瞬态变化特性,根据不同的故障形式、设备耐受短路电流特性,实现短路电流的精细化分析校核。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80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501350.8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园区内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能源园区内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获取综合能源园区内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矩阵;基于综合能源园区内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矩阵和综合能源园区内各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值,采用优劣解距离法对综合能源园区内各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综合能源园区内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评价的准确性,进而实现综合能源园区内依据用户电能质量需求的精准化供电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512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99892.X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PC: H02H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变电站短路电流进行抑制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变电站不同位置发生故障时多个断路器中每个断路器的多个开断短路电流水平;将每个断路器的多个开断短路电流水平逐一与断路器开断的最大短路电流水平进行比较;当存在所述开断短路电流水平超过所述最大短路电流水平时,则将断路器所处位置确定为短路电流超标位置;采集所述短路电流超标位置的每个断路器的电流值,基于每个断路器的电流值计算每个故障位置支路的电流;将每个故障位置支路的电流与预设的限流动作定值进行比较,当存在故障位置支路的电流超出所述限流动作定值时,对变电站短路电流进行抑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