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9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22045.6
申请日:2022-11-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耦合供能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地埋管循环子系统、热泵循环子系统、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多个PVT循环子系统;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埋于用户相关的预设区域地底;所述热泵循环子系统分别与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连接;多个所述PVT循环子系统分别安装在不同用户的房屋顶部并与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连接;所述PVT循环子系统用于为安装所述PVT循环子系统的用户房间提供生活热水和电能;还用于通过地埋管循环子系统与浅层地能进行热交换,并进行太阳能跨季节储能;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热泵循环子系统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为所有用户房间进行制冷和供暖;实现能源产供储用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682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08359.1
申请日:2022-09-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4D19/10 ,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换热站电补热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集中供暖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采用单纯型法求解预先构建的综合效益优化模型,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得到集中供暖系统中电补热设备的优化控制方案;其中,所述电补热设备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热泵、燃气锅炉、一次调节阀门、循环泵,所述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热泵出力、燃气锅炉出力、一次调节阀门的开度、循环泵转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提高供暖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控制热泵的出力与调节阀门的开度,在保证供暖的同时,换热站可作为负荷聚合商将热泵作为柔性可调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和响应电价,从而提高换热站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3721.5
申请日:2023-01-0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昊 , 王占博 , 张庆 , 张思瑞 , 蒋利民 , 卜凡鹏 , 成岭 , 覃剑 , 郭京超 , 郭炳庆 , 张静 , 林晶怡 , 李文 , 徐韬 , 刘子剑 , 邢其敬 , 赵乐 , 马凯 , 孙超 , 高胜强 , 董思南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热耦合系统建模仿真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将电网相关参数和热网相关参数输入预先构建的电热耦合系统模型;对电热耦合系统模型进行循环仿真,直至仿真时长超过预先设置的总仿真时长的阈值,仿真结束,输出各仿真步长末电热耦合系统模型的仿真参数变化量;本发明基于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框架和电‑热类比关系,构建了电热耦合系统模型,提高了仿真效率,突破了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模仿真电热耦合系统在建模方法上和效率上的制约,拓展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应用边界,为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上建模仿真多能耦合网络系统提供了通用性的实现思路,建立的模型在电气仿真方面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531037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23193444.0
申请日:2022-11-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电耦合供能系统,包括:地埋管循环子系统、热泵循环子系统、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多个PVT循环子系统;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埋于用户相关的预设区域地底;所述热泵循环子系统分别与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连接;多个所述PVT循环子系统分别安装在不同用户的房屋顶部并与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连接;所述PVT循环子系统用于为安装所述PVT循环子系统的用户房间提供生活热水和电能;还用于通过地埋管循环子系统与浅层地能进行热交换,并进行太阳能跨季节储能;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热泵循环子系统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为所有用户房间进行制冷和供暖;实现能源产供储用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6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53544.7
申请日:2023-06-02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46 , H02J3/38 , H02J3/00 , H02J3/28 , H02J15/00 , G06F30/20 , G06Q50/06 , F02C6/18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网和天然气网各子系统的局部参数及系统设备运行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和天然气网各子系统的局部参数、系统设备运行参数和平均一致性协议,采用分布式算法的交替方向乘子法对包含多个子系统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全局优化经济调度方案;本发明通过基于平均一致性协议的算法对包含多个子系统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不需要获取全局电网和天然气网数据仍可实现全局的协同优化,提供了能够保证了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隐私性的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02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27782.9
申请日:2023-03-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数据和系统运行相关参数;基于所述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数据和系统运行相关参数,采用遗传算法对预先构建的包含电转气设备和多类储能设备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配置解集;基于优化需求从所述优化配置解集中选取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配置结果。本发明通过建立包含电转气设备和多类型储能设备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进行了电转气设备和多类型储能设备的协同规划,能够提供更加符合综合能源系统实际情况、更加全面的优化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98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003749.0
申请日:2023-01-03
申请人: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热力站的热泵冷热联供系统,包括:一次管网、二次管网、水源热泵、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组、换热器、蓄热罐、蓄冷罐,在冬季利用一次管网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进行供冷,同时利用水源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吸收热和冷凝热向二次侧供热;在夏季利用水源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回收冷凝热和吸收热用于供生活热水。该技术可以在冬季同时供冷和补充供热、在夏季供冷和提供生活热水,将热力站原有装置、一次管网、二次管网与热泵机组有机结合,实现了热泵所产生能量的最大化应用,同时又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03749.0
申请日:2023-01-03
申请人: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热力站的热泵冷热联供系统,包括:一次管网、二次管网、水源热泵、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组、换热器、蓄热罐、蓄冷罐,在冬季利用一次管网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进行供冷,同时利用水源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吸收热和冷凝热向二次侧供热;在夏季利用水源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回收冷凝热和吸收热用于供生活热水。该技术可以在冬季同时供冷和补充供热、在夏季供冷和提供生活热水,将热力站原有装置、一次管网、二次管网与热泵机组有机结合,实现了热泵所产生能量的最大化应用,同时又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063159.1
申请日:2024-01-1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发明人: 李文 , 李斌 , 王坤 , 赵岳天 , 卜凡鹏 , 时国华 , 成岭 , 林晶怡 , 张静 , 傅豪杰 , 蒋利民 , 屈博 , 张思瑞 , 王占博 , 高子寒 , 李梦 , 李建锋 , 郭京超 , 李德智 , 李春红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多能互补系统运行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光热一体化供热系统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待评价电光热一体化供热系统在预先构建的评价体系中各末级指标的指标值;基于所述待评价电光热一体化供热系统在预先构建的评价体系中各末级指标的指标值及各末级指标对应的全局权重确定所述待评价电光热一体化供热系统的评价值,所述评价值为待评价电光热一体化供热系统的评价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了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能够使得电‑光‑热一体化供热系统系统评价全面且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08250.1
申请日:2024-06-2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发明人: 张静 , 勇晔 , 薛溟枫 , 毛晓波 , 卜凡鹏 , 李建锋 , 郭京超 , 李德智 , 耿光飞 , 王玺闰 , 牛潇昆 , 袁帅 , 蒋利民 , 成岭 , 林晶怡 , 李文 , 屈博 , 张思瑞 , 王占博 , 高子寒 , 李梦
IPC分类号: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面向多生产环节的电动农机充电需求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第一概率密度函数,采用蒙特卡洛算法生成电动农机在既定生产环节中的作业面积;基于传统农机在既定生产环节中的单位面积柴油使用量确定电动农机在既定生产环节中的单位作业面积用电量;基于电动农机在既定生产环节中的作业面积和单位作业面积用电量模拟更新电动农机开始作业后的SOC状态;基于所述电动农机开始作业后的SOC状态对电动农机进行充电,并获取电动农机在既定生产环节中的充电负荷曲线。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为使用较多电动农机的农场规划设计充电桩及其供电网络提供参考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