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i5Si3/Ti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8642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00995.0

    申请日:2010-01-26

    Abstract: 一种Ti5Si3/Ti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制备的TiAl复合材料存在均匀性不好、致密度较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方法:纯钛颗粒堆积到钢模具中得多孔钛预制体,Al-Si合金铸锭线切割成块体,置于多孔钛预制体上,真空热压烧结,冷却至室温后退模,即得Ti5Si3/TiAl复合材料。本发明有效提高材料致密度(95%~98%)和结构均匀性,提高了高温强度、蠕变性能和抗氧化性,满足实用化的需要;省去了粉末冶金工艺中球磨混粉的过程,减少了Ti、Al发生氧化及融入新杂质的机会,降低氧化与杂质对TiAl基合金板材的负面影响;工艺简单,操作容易,设备少,成本低。

    TiBw/Ti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3607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136852.8

    申请日:2008-07-31

    Abstract: TiBw/Ti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钛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钛合金基复合材料存在的塑性指标差、工艺繁琐、成本高等问题。钛合金基复合材料按以下步骤制备:1.机械混粉:按质量百分比将TiB2粉和钛合金粉用球磨机进行机械混粉,混粉时间为4~12小时;2.热压烧结:将混好的复合粉末装入抽真空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热压烧结,温度从室温直接加热到1100~1500℃,保持压力为15~30MPa,保压时间为0.5~5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即可得到钛合金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所用基体为180~300μm的大粒径钛合金粉,有效降低了成本。

    制备异种金属材料过渡接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0992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309204.2

    申请日:2009-11-02

    Abstract: 制备异种金属材料过渡接头的方法,它涉及了制备异种金属材料接头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方法连接的异种金属存在接头可靠性低及气密性差的缺陷。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一、将金属材料A进行打磨;二、将金属材料去油清洗、在空气条件下加热并保温;三、将加热后的金属材料A与金属材料B进行热压连接;四、保温;即得到异种金属材料的过渡接头。第二种方法是:一、将金属材料A进行打磨;二、将金属材料去油清洗、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条件下加热并保温;三、将加热后的金属材料A与金属材料B进行热压连接;四、保温;即得到异种金属材料的过渡接头。本发明制备出的异种金属材料过渡接头具有连接强度高、接头气密性好、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一种生物除锰功能菌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84941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10063812.5

    申请日:2008-01-07

    Inventor: 张杰 赵焱 李冬

    Abstract: 一种生物除锰功能菌,它涉及一种微生物。它解决了目前生物氧化除锰工程菌群靠自然选择建立,生化能力弱、除锰效果差;水处理除锰生物滤池的建立所需培养、驯化、启动时间长和工程菌群遭到破坏后恢复周期长的问题。生物除锰功能菌MB4(Exiguobacterium sp.)属于微小杆菌属,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07年10月30日,保藏号为CGMCC No.2237;菌株MB4为革兰氏阳性微好氧菌,短杆菌,个体小,长为1~1.5μm,宽为0.5~0.8μm,细胞两端钝圆;在培养基上形成棕色菌落,不透明,中心颜色较深,四周颜色较浅,菌落为圆形;菌株MB4具有能源贮存颗粒,无芽胞和荚膜,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染色为阳性。本发明生物除锰功能菌MB4具有去除水中Mn2+的能力,Mn2+去除率高于91%。

    一种高温抗氧化TiCp/Ti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0496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71986.0

    申请日:2009-05-08

    Abstract: 一种高温抗氧化TiCp/Ti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高温抗氧化Ti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目前钛合金的高温抗氧化能力差,高温环境中极易发生氧化、出现氧化层脱落,致使钛合金的尺寸不断缩小、其机械性能显著降低的问题,以及TiCp和TiBw均匀分布的钛合金基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提高效果不明显,仍然存在使用温度低,高温服役时间短的缺陷。制备方法:将C粉和Ti合金粉球磨混粉,然后真空烧结。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TiCp/Ti合金基复合材料在提高Ti合金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能力,700℃环境中氧化150h,只有表层钛合金发生氧化,没有氧化层脱落发生,因此具有高温服役时间长的优点。

    一种生物除锰除铁功能菌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60376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63814.4

    申请日:2008-01-07

    Inventor: 张杰 赵焱 李冬

    Abstract: 一种生物除锰除铁功能菌,它涉及一种微生物。它解决了目前生物氧化除锰工程菌群靠自然选择建立,生化能力弱、除锰效果差;水处理除锰生物滤池的建立所需培养、驯化、启动时间长和工程菌群遭到破坏后恢复周期长的问题。生物除锰除铁功能菌MS604(Sphingobacterium sp.)属于鞘氨醇杆菌属,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07年10月30日,保藏号为CGMCC No.2240;菌株MS604为革兰氏阴性好氧菌,为多形态杆菌,长为1~2μm,宽为0.3~0.4μm,细胞两端圆钝;在培养基上形成乳黄色菌落,菌落圆形,不透明,边缘整齐;菌株MS604具有能源贮存颗粒,有芽胞和荚膜,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染色为阳性。本发明生物除锰除铁功能菌MS604具有去除水中Mn2+和Fe2+的能力,Mn2+去除率高于79%,Fe2+去除率率高于90%。

    一种生物除铁除锰功能菌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30326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63811.0

    申请日:2008-01-07

    Inventor: 张杰 赵焱 李冬

    Abstract: 一种生物除铁除锰功能菌,它涉及一种微生物。它解决了目前生物氧化除锰工程菌群靠自然选择建立,生化能力弱、除锰效果差;水处理除锰生物滤池的建立所需培养、驯化、启动时间长和工程菌群遭到破坏后恢复周期长的问题。生物除铁除锰功能菌MSB-4(Chryseobacterium sp.)属于金黄杆菌属,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07年10月30日,保藏号为CGMCC No.2239;菌株MSB-4为好氧菌,长为1.5~2μm,宽为0.8~1.1μm,短杆状细胞,两端钝圆;在培养基上形成棕黄色菌落,不透明,菌落为圆形;菌株MSB-4具异染颗粒和类脂粒,无芽胞,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染色为阳性。本发明生物除铁除锰功能菌MSB-4具有去除水中Mn2+、Fe2+的能力,Mn2+去除率高达94.44%,Fe2+去除率高达90.13%。

    一种用Si-Zr+xCf高温钎料钎焊SiCf/SiC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21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62329.3

    申请日:2025-03-06

    Abstract: 一种用Si‑Zr+xCf高温钎料钎焊SiCf/SiC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钎焊SiCf/SiC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SiCf/SiC复合材料的高温钎焊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Si‑10Zr共晶钎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温低成本的Si‑Zr+xCf高温钎料,并采用该钎料实现SiCf/SiC复合材料的高温可靠连接;本发明的Si‑Zr+xCf高温钎料与SiCf/Si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润湿性的优异特征,得到的接头结合强度可靠,接头的室温抗剪切强度达到57MPa,1200℃的高温抗剪强度达到60MPa,接头可靠性强。

    一种用于硫化锌陶瓷与钛合金异种材料钎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064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400902.8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一种用于硫化锌陶瓷与钛合金异种材料钎焊的方法,涉及一种用于硫化锌陶瓷与钛合金异种材料连接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硫化锌陶瓷窗口与金属钎焊时因两个母材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而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导致接头强度下降,且在高温长时间保温时硫化锌窗口的红外透过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AgCuIn钎料在真空条件下实现了硫化锌陶瓷与钛合金的连接;钎料与母材之间界面结合良好,焊缝致密无明显缺陷,且焊缝的室温与高温剪切性能优良。本发明可以获得力学性能优异的耐高温接头,为硫化锌陶瓷在光学窗口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