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768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296384.1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5B11/17 , F15B11/028 , F15B19/00 , F15B21/00 , F15B21/041 , G01M3/28 , G01M13/003
Abstract: 一种液压阀性能测试实验系统,属于液压阀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对液压阀性能进行测试时,压力流量测试时压力脉动大,负载调节范围窄,无法满足液压阀压力和流量特性测试需求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减小变量液压泵的压力脉动消除了压力脉动对液压阀性能测量的影响,通过在实验液压阀前后加装流量传感器实现了对液压阀内泄漏的测量,通过对变量泵的排量控制实现流量的大范围测量,通过负载加载系统实现了对液压阀大范围的精确加载,并通过比例溢流阀控制泵输出压力的变化实现了液压阀压力特性的精确测量。本发明适用于测量液压阀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02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82132.3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具有热流集中及旋转转换功能的智能热保护器,属于热保护器技术领域。调整板由紫铜材料制成,调整板的凹槽和紫铜板的孔洞内填充有聚二甲基硅氧烷,调整板间隙配合设置在紫铜板的中心圆孔内,调整板能相对紫铜板转动,铁棒上端与调整板固接,底座固定在恒温加热器上,螺旋形双金属片与铁棒和底座固接,铁棒上紧密套装有复合泡沫,复合泡沫内插入有铁支架,铁支架固定在恒温加热器上;紫铜板两侧设置高、低温水箱,两个插脚放置于高、低温水箱的恒温水浴中,两个水箱外侧壁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恒温加热器的正负两端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连接,两个温度传感器均为常开型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用于军用保护设备、节能建筑、电池、储热装置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05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49061.7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5B19/00 , F15B11/08 , F15B13/04 , F15B21/0423 , F15B21/0427 , F15B21/044
Abstract: 一种液压阀性能综合测试系统,涉及实验设备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液压阀测试系统性能单一,负载调节范围小的问题。第一比例溢流阀、变量液压泵、第二比例溢流阀、节流阀和液压马达均与油箱连通,第一比例溢流阀同时与变量液压泵和第一电磁换向阀连通,第一电磁换向阀与第二电磁换向阀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与减压阀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与调速阀连通,减压阀和调速阀同时与被测阀连通,被测阀还与第三电磁换向阀连通,第三电磁换向阀与第四电磁换向阀连通,第四电磁换向阀与第二比例溢流阀连通,第三电磁换向阀与液压马达连通,液压马达与飞轮组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或断开;两组检测组分别用于检测被测阀两端口处液体的温度、压力和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26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26360.2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能互补微网多元多目标优化配置与优化运行方法。本发明涉及多能互补微网多元多目标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系统的多元负荷需求,设计满足供能要求的微网结构并进行建立模型。首先对微网系统进行规划配置,确立各分布式单元的容量,使优化运行具有实际意义,且便于后续进行优化运行。规划配置以最低的初始安装投资成本和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为目标进行配置,得到最优配置结果,即设备的容量。设备的容量影响优化运行的约束条件,因此,微网系统规划配置后方可进行优化运行。优化运行以最低的日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为目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日运行方案,即各单元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7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50127.5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包含双金属氧化物燃速剂的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固体推进剂难以满足高燃速、高能量释放的问题。一种包含双金属氧化物燃速剂的固体推进剂,它由双金属氧化物燃速剂、氧化剂、金属燃料、粘合剂、固化剂及塑化剂组成;方法:一、称取;二、预混;三、浇注;四、固化;五、切药。本发明用于包含双金属氧化物燃速剂的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929196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310664.7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铁磁微丝的柔性汗毛传感器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它要解决现有汗毛传感器普遍为刚性结构,其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应用领域有限,只能测试非接触式的流速,而不能直接测试接触应力或者振动的问题。该柔性汗毛传感器包含铁磁微丝和线圈,其中,以铁磁微丝作为柔性的传感单元,结构由两排交叉排布的铁磁微丝阵列和两个线圈组成,两个线圈以一定匝数缠绕在铁磁微丝阵列末端上,一个线圈作为激发端,另一个线圈作为检测端。本发明采用电磁感应的传感原理测试铁磁微丝所产生的形变,灵敏度高,量程范围可调。对于外界信号的检测能够实现灵敏度和量程的调节,可广泛应用于检测气体风速、液体流速和振动信号,应用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703107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10066773.4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4R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字助听器中的自适应回波抵消方法NBLMS_M‑K,在以M为一个周期内,每来一个信号点对前K个滤波器抽头系数进行更新,在第M个信号点进入系统时,对全部的滤波器系数进行更新。该方法既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又保证处理后的语音具有较高的可懂度和清晰度,满足了数字助听器体积小、功耗低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6065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72161.1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片状材料缠绕式高温拉伸试验夹具,它涉及一种拉伸试验夹具。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建筑结构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试验存在无法测出拉伸过程中真实长度变化及常温拉伸试验夹具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夹具体、下夹具体和试件,上夹具体的上端和下夹具体的下端均与拉伸试验机连接,上夹具体的下端和下夹具体的上端之间通过试件连接。本发明针对建筑膜材这类片状材料的高温拉伸试验时设计出了一种尺寸合理,简易、可靠,能有效完成高温拉伸试验的夹具。主要解决了片状材料在夹持端的有效夹持和夹具尺寸匹配问题。本发明用于片状材料拉伸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580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582800.3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旁路电容补偿晶振传感器放大电路及利用该放大电路进行旁路电容补偿的方法,涉及晶振传感器的旁路电容补偿技术。它为了解决晶振传感器中旁路电容影响谐振以及没有对旁路电容进行补偿的方法的问题。晶振传感器和两个变容二极管依次串联在变压器二次侧的两个接线端之间,晶振传感器与一个变容二极管的公共端连接运算放大器,两个变容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将驱动信号加载到变压器的一次侧,并向两个变容二极管提供反向偏压,使运算放大器输出信号为零。反向偏压值通过数字控制系统控制。本发明能够对晶振传感器的旁路电容进行精确补偿,以消除晶振传感器中旁路电容对谐振的影响。适用于对各种谐振频率的晶振传感器进行旁路电容的精确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804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91287.9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工大(张家口)电力科学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刘志清 , 尹东 , 王兴振 , 高贵生 , 王国朋 , 张国庆 , 于文斌 , 郭志忠 , 王贵忠 , 汪兴 , 岳恒先 , 张保华 , 刘俊方 , 邵志宇 , 张健 , 王运劭 , 吕春晖
IPC: H02H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3/32
Abstract: 基于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线路全电流差动保护判断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继电保护制动性较差、区内故障灵敏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判断方法利用光学电流互感器对线路两侧的同相电流以设定的采样率进行同步采样,将线路对侧的同相电流采样瞬时值传输至本侧;对本侧和对侧的同相电流采样瞬时值进行处理,计算全电流差动保护的动作量Ad和制动量Az;利用得到的全电流差动保护的动作量Ad和制动量Az分相构成全电流差动保护判断依据;全电流差动保护判断依据的动作量全电流差动保护判断依据的制动量本发明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