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径管内高压成形的组合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319197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47770.4

    申请日:2013-04-25

    Abstract: 一种用于变径管内高压成形的组合模具,它涉及一种变径管内高压成形模具,以解决现有变径管内高压成形模具中的上模和下模均为一体制成,在变径管内高压成形时,存在送料区管材壁厚增加,膨胀区管材壁厚减薄的问题。上模的下端面且位于下半圆凹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半圆凹槽,下半圆凹槽的底部设有上燕尾槽,每个下半圆凹槽中配合装有一个上滑块,上滑块的下端面设有下半圆冲头槽,下模的下端面且位于上半圆凹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半圆凹槽,上半圆凹槽的底部设有下燕尾槽,每个上半圆凹槽中配合装有一个下滑块,下滑块的上端面设有上半圆冲头槽,上模与下模扣合设置,扣合设置的下半圆冲头槽与上半圆冲头槽形成圆形通道。本发明用于变径管成形。

    一种高支管高度薄壁三通管内外液压复合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21792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94944.X

    申请日:2012-11-28

    Abstract: 一种高支管高度薄壁三通管内外液压复合成形方法,属于内高压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内高压成形方法成形三通管存在支管高度受到限制的问题。具体过程为:通过增压器使管坯内部填充满液体介质并排出气体,然后使左侧冲头与右侧冲头前进完成管端密封,此时管坯内压较小不足以使管坯发生变形,然后通过模具上的孔洞使管坯外侧同样充满液体介质,外侧液压由模具上的密封槽与冲头上的密封圈进行密封,这样管坯在内压,外压,左右冲头轴向进给与支管冲头后退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获得高支管高度的三通管。本发明相比传统内高压成形方法,具有获得支管高度高,管件表面质量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薄壁三通管成形。

    一种内压装配机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28557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03132635.8

    申请日:2003-09-26

    Inventor: 苑世剑 刘钢

    Abstract: 一种内压装配机,它涉及一种将多个单元装配在一个中间管件上制成轴类零件的装配机。它包括液压装置、上横梁、下横梁、立柱、套装在立柱上能沿立柱上下滑动并安装有上模的活动横梁、设置在下横梁上方的下模,它还包含有设置在下模左右侧的两个侧向液压缸、分别安装在两个侧向液压缸活塞杆上的水平凸模、以及高压源、上垫板和下垫板,在其中的一个水平凸模上开有充液孔,充液孔经管子与高压源相连接,上垫板安装在活动横梁上,下垫板安装在下横梁上,在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两个侧向液压缸、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将工件围成一封闭的空间。本发明的内压装配机具有工作效率高、装配质量好的优点。它适于高效地完成组合式空心轴类件及其它内压装配件的生产。

    一种基于应力调控的波纹管成形回弹控制方法及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97941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75527.6

    申请日:2025-02-18

    Inventor: 王克环 李喆 刘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应力调控的波纹管成形回弹控制方法及模具,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材料弯曲变形原理,获得环向应变增量表达式;联立塑性应变增量表达式、塑性应力微分方程以及环向应变增量表达式,获得环向应力与轴向应力关系表达式,并根据环向应力与轴向应力关系表达式,得到以环向压缩应变量为自变量,以轴向应力与压缩前之比为因变量的关系曲线,在管坯弯曲变形后,可以通过将波谷沿管坯的径向朝向管坯轴线移动,实现波谷的径向收缩,以此来增加波谷的环向应力,降低内外表面轴向应力差,进而实现波纹管轴向应力的降低,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波纹管的轴向回弹。

    一种钛合金室温气压胀形与电流校形复合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11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78560.6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合金室温气压胀形与电流校形复合成形装置及方法,涉及金属波纹管制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进气冲头、密封冲头和模具组件,模具组件内用于放置钛合金管材坯料,进气冲头设置有第一电极,密封冲头设置有第二电极,进气冲头和密封冲头分别用于与钛合金管材坯料电性连接,进气冲头用于向钛合金管材坯料内充入气体,以使钛合金管材坯料在模具组件内鼓波,进气冲头和密封冲头用于分别在模具组件的轴向上活动,以与模具组件配合对钛合金管材坯料进行推波成形,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用于连接脉冲电流电源,以在推波成形后,向钛合金管材坯料导入脉冲电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防止钛合金波纹管成形过程中出现的显著回弹的问题。

    一种管材环向纯剪切加载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4001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1409503.6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材环向纯剪切加载方法及装置,涉及管材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其方案包括预先将待检测管材加工出缺口,且预留有连接部,并设置有芯轴以避免管材在扭转过程其侧壁向内部扭曲变形;然后通过一扭转装置给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分别施加相反的且沿管材环向的扭转力并使得上管材相对于下管材发生扭转,且扭转装置上还设有若干个抗变形面,各抗变形面分别抵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除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的其余的边沿上以防止上管材和下管材做扭转动作时其余各边沿发生变形;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管材环向纯剪切加载方法及装置在对待检测管材进行扭转剪切时能够使待检测管材在扭转变形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环向纯剪切加载状态。

    一种超薄金属板开式气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1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31298.3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金属板开式气压成形装置及方法,涉及薄壁金属板成形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均设置有带气孔的凸台,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上、下模的凸台和凹槽相互扣合,同时压缩气体从气孔作用至板坯表面,使得初始板坯在刚性模具和压缩气体的复合作用下发生变形,同时,压缩气体也会在初始板坯表面形成一层气膜,以降低构件成形时的摩擦力。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双向开式气压加载,使成形瓦楞板易于进行轴向自补料,且板坯只发生弯曲变形,不易发生局部减薄、破裂等缺陷,减小板件成形时的变形量,实现了超薄金属蜂窝瓦楞板的整体、高效、精确成形。

    一种大直径薄壁筒形件流体压力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19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635715.4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大直径薄壁筒形件流体压力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属于薄壁筒形件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成形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且第一模具相对设置于第二模具的上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适于放置待成形筒坯;内套嵌设于待成形筒坯的内部,且内套外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用于实现内套与待成形筒坯之间的密封,使内套与待成形筒坯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用于填充压力介质以向待成形筒坯提供适于变形的压力。本发明内套与待成形筒坯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容积远小于待成形筒坯内部整体容积,大幅降低成形所需介质的体积,提高增压效率、减小设备增压器体积。

    一种钛合金薄壁构件差温成形回弹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2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0669966.4

    申请日:2021-06-17

    Inventor: 王克环 刘钢 曲宝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薄壁构件差温成形回弹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机械制造领域。传统钛合金在进行回弹测试时,多为室温条件或者等温条件下进行,然而当钛合金薄壁构件采用非等温成形工艺成形时,现有方法无法测量。本发明提出一种钛合金薄壁构件差温成形回弹测试装置及方法,通过对变形模具和板材的分别加热控温,实现不同差温条件下的回弹测试,其中,加热卡具(2)和紧固结构(3)设置在紧固槽(1)的容腔内,2组加热卡具(2)的一侧夹装板材(8);凹模(4)位于板材(8)的下方,凹模(4)放置于凹模固定槽(5)内,凹模固定槽(5)的外部包裹隔热板(6);冲头(7)位于板材(8)的上方。该装置操作简单并且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一种高强度钛合金管坯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216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667809.5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钛合金管坯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所述高强度钛合金管坯的加工模具包括第一模件、第二模件以及与第一模件相连接的第三模件,且第一模件设置于第二模件的上部,第三模件与第一模件通过第一限位件相连接,且第三模件与第一限位件滑动连接,适于第三模件向靠近或远离第二模件的方向移动;第二模件包括沿第二模件靠近第一模件的端面向远离第一模件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定型腔,定型腔的形状与第三模件的轮廓形状相适配,且第二模件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高强度钛合金板料,且高强度钛合金板料适于覆盖定型腔。本发明工艺简单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可控性强、成形精度高、性能优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