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3499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30820.8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供热管网流量及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涉及集中供热系统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缺少一种对供热管网流量、压力监测点合理布置的方法的问题。根据供热管网各管段阻力特性系数S对管段流量和节点压力的影响,获得阻力特性系数对管段流量的影响度矩阵XG和阻力特性系数对节点压力的影响度矩阵XP;根据矩阵XG和XP分别获得阻力特性系数相对变化对管段流量相对影响度矩阵YG和阻力特性系数相对变化对节点压力相对影响度矩阵YP;通过加权熵k均值聚类算法对相对影响度矩阵YG和YP进行聚类分析而分别获得k个聚类簇;在每一个聚类簇中,将与簇中心距离最近的数据对象所对应的管段或节点作为布置监测点的最佳位置。用于布置监测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20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83855.3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哈玻拓普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Q1/42
Abstract: 一种具有通风降温功能的雷达天线罩,涉及雷达工程领域以及通风工程领域,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雷达系统部件的发热量大,导致雷达系统的工作条件恶化、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通风降温功能的雷达天线罩上开有送风口(1)和出风口(2),所述送风口(1)内设置有送风机(3),所述雷达的天线阵面上设置有风冷设备(4)。送风口(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送风口(1)对称偏离雷达天线阵面的正面,两个送风口(1)中心点连线的中心点、雷达天线罩中心、以及出风口(2)的中心共线。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自然冷源降低了罩内温度,保证雷达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692312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2687.8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9/06
Abstract: 一种大气边界层风洞的准三维自动测量系统,它涉及一种准三维自动测量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大型风洞移动控制设备种类较少,结构复杂,且自动设备多由国外进口,成本高昂,不便于推广应用,而自有设备多为手动控制,无法实现测速杆连续多点测量和自动移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前后移动装置和上下移动装置,上下移动装置设置在前后移动装置内,第一前后移动机构和第二前后移动并列设置在前后移动支架两侧,上下移动支架设置在前后移动支架内,第一上下移动机构和第二上下移动机构并列设置在上下移动支架的两侧。支持框架长度调节件和测量杆支持机构长度调节件在一定范围内长度可调,并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调平。本发明适用于风洞的自动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739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910209259.6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江苏知民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具有除霜与旁通送风功能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它涉及一种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在过渡季节中对于运用室外新风的冷量消除室内负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利用的问题。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还包括旁通送风风阀,第五风道通口与旁通送风风道相通,隔板的一端设置在机壳的内侧壁上,隔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换热器框架上,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五风道通口处且通过第二合页与换热器框架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挡板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二滑块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固装在隔板的底端面上,电源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机连接。本发明用于回收室内热量、冷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09686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910071611.4
申请日:2009-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江苏知民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具有旁通除霜功能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它涉及一种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在寒冷地区的冬季因结霜而不能正常使用及结霜造成的换热效率下降、排风风量减小的问题。本发明的换热器框架与机壳内的顶端固接,换热器安装在换热器框架内,排风风机安装在排风室内,新风风机安装在新风室内,换热器框架上分别设有排风通口、新风通口、第一风道通口和第二风道通口,所述旁通风阀设置在新风进口处且通过合页与机壳铰接,连杆的一端与旁通风阀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滑块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本发明可切换为除霜状态,除霜后,恢复为换热状态,使得本发明在寒冷地区的冬季因结霜也能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4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3871.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用户分类的红外测温及平均室温计算方法,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含步骤一、确定目标建筑类型;步骤二、对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位置用户进行分类;步骤三、确定各个类别用户中室温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步骤四、确定各个类别中室温传感器的计算权重;步骤五、采用无人机搭载红外遥感传感器的方式获取其他无室温传感器房间的室温,并计算楼栋的平均室温。本发明平均室温的计算方法以及结合室温传感器从室外通过外窗温度信息快速地获得用户室温数据的方法,为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室温数据收集提供了便捷,从而满足智慧供热对于室温数据的要求,实现按需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83868.1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J5/00 , G01K13/00 , B64U20/87 , B64U101/31
Abstract: 一种红外遥感结合传感器的建筑室温监测方法,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含步骤一、确定被测建筑类型,在被测建筑中选择基准房间安装室温传感器获取所述基准房的室温;步骤二、采用无人机搭载红外遥感传感器的方式获取待测房间和基准房间外窗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步骤三、将所述待测房间和基准房间外窗的红外温度场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温度采集值;步骤四、通过实际室温值和温度平均值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待测房间的室内温度。本发明首次将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技术和室温传感器结合应用于建筑室温测量,具有快速和非接触式测温的优点,在不影响用户的条件下实现建筑室温的快速测量,为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室温数据收集提供了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36334.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Ni‑Cu基煤催化气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金属镍和金属铜,采用改良共沉淀法将金属镍和金属铜按摩尔量1:1充分混合后,通过煅烧制备得到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的NiCuO2晶体,由于其层状结构和高比表面积,使得催化剂能够与煤分子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气化反应的碳转化率。同时在微观水平上均匀混合了金属镍和金属铜,分散性更好,大幅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强化了煤催化气化过程中氧传递的过程。该Ni‑Cu基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与现有煤催化气化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活性、耐硫性、经济性等多个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0902814.4
申请日:2021-08-06
IPC: G06F30/28 , G01D21/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针对博物馆展陈空间气流组织可视化的监测数据同化方法,涉及一种博物馆内的气流组织的监测数据同化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博物馆内空气状态参数的监测方法使得流场可视化的结果与实际观测值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样本的正向模拟计算出边界条件与模拟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基于迭代集合卡尔曼滤波,结合有限监测点的观测数据,计算各误差在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差值中所占的权重,反向推导出逼近实际工况的边界条件参数,并将优化后的边界条件参数重新代入CFD模型进行计算,循环迭代直至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的差距达到收敛条件,获得能够反映博物馆展陈空间内较为真实的空气状态参数分布结果。主要用于博物馆展陈空间气流组织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2876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1985.0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储能型多级新风预热预冷系统及其新风预热预冷方法,它涉及太阳能光伏光热单元、热电制冷技术、储能技术和建筑节能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冬季超低能耗建筑中存在新风预热能耗大、新风预热和预冷无法用一套系统同时实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风道上设有第二排风净化模块、新风三级预热段、第一双转向风机和第一新风过滤模块,第二风道上设有第一排风净化模块、第二双转向风机和第二新风过滤模块,新风一级调温段上端密封安装在第二风道侧壁的矩形通孔内,新风一级调温段下端密封安装在第一风道侧壁的矩形通孔内,太阳能光伏光热段分别为第一双转向风机、第二双转向风机和新风一级调温段供电。本发明可满足冬季新风预热和夏季新风预冷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