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可再生能源相关性的环境经济分布鲁棒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446304.4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相关性的环境经济分布鲁棒调度方法,包括:建立多个可再生能源电站的R藤copula联合分布函数;对每个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功率进行区间预测,以得到多置信度的功率区间;根据多置信度的功率区间和R藤copula联合分布函数抽取预设数量的可再生能源功率数据以进行聚类,生成多个典型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并将其输入目标调度中心进行环境经济分布鲁棒优化,同时控制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以获得火电机组的启停计划和资源分配最优值,基于此制定满足电网功率平衡的调度方案。由此,解决了传统环境经济调度中污染物控制方式粗糙、对可再生能源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的考虑不足等问题。

    双层异介质模块化高性能储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8232.X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异介质模块化高性能储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设备包括:内层高温蓄热介质,用于存储目标体积热量;外层中低温蓄热介质,用于与内层高温蓄热介质热交换;温度梯度控制夹层,设置在内层、外层蓄热介质之间,用于控制内外两层蓄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隔热保温层,设置在外层中低温蓄热介质的外侧,用于隔绝外部环境温度;至少两个传热设备,用于对内层高温蓄热介质和外层中低温蓄热介质进行加热,对目标外部供热管道进行供热,实现目标储热供热需求。由此,解决了现有储热装置以单一物质进行储热,对外层绝热材料的性能要求高,且建造成本高,且不利于直接向低温工况的热负载供热等问题。

    支撑可调节资源调度域聚合评估的数据驱动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44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41484.1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可调节资源调度域聚合评估的数据驱动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离线阶段生成目标电网中基本柔性资源参数和聚合商数量,以计算每个聚合可行域和每个基本柔性资源的可行域;利用每个聚合可行域和每个基本柔性资源的可行域训练前馈神经网络,获得可信评估模型;在线阶段动态接入新柔性资源参数,并对新柔性资源进行动态划分,得到其对应的最优聚合域;将新柔性资源参数和最优聚合域输入至前馈神经网络中进行可信评估,得到柔性资源的可信调控域。由此,解决了现有聚合技术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对柔性资源进行动态评估划分后快速计算其可行域等问题。

    考虑可再生能源相关性的环境经济分布鲁棒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46304.4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相关性的环境经济分布鲁棒调度方法,包括:建立多个可再生能源电站的R藤copula联合分布函数;对每个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功率进行区间预测,以得到多置信度的功率区间;根据多置信度的功率区间和R藤copula联合分布函数抽取预设数量的可再生能源功率数据以进行聚类,生成多个典型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并将其输入目标调度中心进行环境经济分布鲁棒优化,同时控制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以获得火电机组的启停计划和资源分配最优值,基于此制定满足电网功率平衡的调度方案。由此,解决了传统环境经济调度中污染物控制方式粗糙、对可再生能源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的考虑不足等问题。

    一种配电网络负荷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137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6824.2

    申请日:2024-05-06

    Inventor: 仪忠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负荷采集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络负荷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采样点处的历史电流,根据所述历史电流确定电量分布参数;基于所述电量分布参数对管网图进行电流模拟,确定管网图中各管线的预测电流,基于所述预测电流确定负载管线;实时获取负载管线的实际电流,比对实际电流和负载点位的预测电流,计算准确率,根据准确率调节负荷采集密度和负荷采集频率。本发明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流进行预测,确定负载区域,并预测负载区域的电流;当获取到实际电流时,将其与预测的电流进行比对,计算准确率,基于准确率的反比调节整个配电网络的负荷采集频率,极大地优化了资源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