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11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452061.0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静安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顶升结构,包括托盘梁,托盘梁上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支撑桩、反力梁、提升钢架和顶升组件,支撑桩设置在地面内,反力梁设置在支撑桩上,提升钢架设置在托盘梁上,顶升组件设置在提升钢架底部,顶升组件作用于反力梁并通过提升钢架带动托盘梁上升。还公开了一种新增建筑地下空间施工方法,采用上述一种建筑顶升结构,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安装托盘梁;S2:安装提升机构;S3:顶升建筑;S4:建造地下室;S5:将建筑下落至地下室顶板上。本申请具有能够通过采用提升机构配合托盘梁原地顶起建筑,再进行地下室建造,使得建筑在不平移与拆卸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对建筑下方增设地下室。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7556.3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控制基坑变形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基坑围护墙(1)、注浆装置(2)、抗侧移桩(3)和屏障加固体(4),所述的基坑围护墙(1)上设置注浆装置(2),所述的基坑围护墙(1)设置于基坑外侧,所述的屏障加固体(4)设置于基坑内侧,所述的抗侧移桩(3)穿过屏障加固体(4),并插入屏障加固体(4)下部的土层中;所述的屏障加固体(4)包括后靠加固(41)和封顶加固(42),其中后靠加固(41)与基坑围护墙(1)之间留有空隙,封顶加固(42)连接基坑围护墙(1)和后靠加固(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基坑施工期间利用注浆技术,对基坑围护墙提供水平挤压力,进而主动控制墙体水平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10816.0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土岩组合地质的桩墙组合式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地下连续墙和下伸灌注桩,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内设有第一钢筋笼,所述的下伸灌注桩内设有第二钢筋笼,所述的地下连续墙位于下伸灌注桩上方,所述的第一钢筋笼通过转换钢组件与第二钢筋笼连接,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内设有注浆管,所述的注浆管端部靠近下伸灌注桩上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能保证支护结构在上部土体地层中的支护刚度,又可以减少支护结构在下部岩体地层中的施工难度、造价和工期,适用于上部为土体、下部为岩体的组合地质。
-
公开(公告)号:CN113373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487665.X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为了增强基坑的抗压能力,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建筑的安全,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底板传力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基坑底板传力结构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设置于新建基坑的主底板侧部的传力段底板、以及设置于新建基坑底部内的下翻牛腿;所述传力段底板的侧部与主底板的侧部连接,所述传力段底板的底部与下翻牛腿的上部连接,所述下翻牛腿的侧部与插入新建基坑底部的临时围护墙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37393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487627.4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工务分公司
Abstract: 为了减小新建基坑施工对基坑下方的隧道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基坑底板结构,设置于隧道上方,包括若干底板分块,所述底板分块通过工程桩固定于基坑底部,所述底板分块依次连接,形成基坑底板。施工时,在基坑开挖前,首先将待施工的基坑底板划分为若干底板分块,然后对一块底板分块上部的土体进行开挖并进行底板浇筑。当当前底板分块施工全部结束后,再进行下一个底板分块的施工。由于采用分块施工的方式对基坑底板进行施工,隧道上方的土体不会在施工过程中一次全部移除,而在一块底板分块施工完毕后,底板分块又提供了原来上部土体对隧道的压力,从而保证了隧道上方有足够的压力,确保隧道不会上浮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29824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87632.5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工务分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为了增强基坑的抗压能力,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建筑的安全,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通过传力结构一与传力结构二将长期围护墙、临时围护墙、主底板连为整体,形成一个传力结构,为基坑提供支撑。而下翻牛腿设置于主底板底部内,并与临时围护墙连接,这样在临时围护墙拆除至新建基坑底部位置,不能安装对撑情况下,传力结构也能够为基坑提供支撑,起到了增强基坑的抗压能力,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建筑安全的作用。另外,主底板与下翻牛腿的之间设置的传力段底板,能保证主底板、下翻牛腿的施工不会相互影响,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878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75707.5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上方基坑加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底层加固结构,底层加固结构设置在隧道上方并沿隧道两侧向地下纵向延伸;浇筑板层,浇筑板层设置在底层加固结构上方,包括多个浇筑底板分块,浇筑底板分块横跨在隧道上方并连接底层加固结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底层加固结构与桩基础一起作用在盾构隧道上方和两侧,对盾构隧道起到“包裹式”保护,由于桩基础底部嵌入地下较深层的抗拔和抗压持力层,因此基坑开挖卸载和结构上盖加载过程中产生的扰动荷载可以通过底层加固结构与桩基础向地下深处的持力层传递,避免上述扰动荷载直接作用在盾构隧道结构上,从而有效降低后续施工建设对现有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0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910817867.9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穿地铁支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工作井,工作井沿现有地铁站两侧往地下竖向延伸;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于现有地铁站下方并连通工作井,支撑架构成下穿地铁的通道,包括管幕墙;连接件,连接件连接支撑架、工作井和现有地铁站,用于防止现有地铁站变形。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管幕支护刚度大,对上部车站承托能力强,能够有效控制上部车站的变形,减小新建结构与现有车站竖向净距,节约造价;其次,采用管幕墙与冻结管结合的方式,管幕作为支护结构,冻结帷幕与管幕锁口一起形成两道止水帷幕,保证止水的同时减小冻结体量,较好的控制冻胀融沉对现有地铁站的变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50590.3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 E02D29/045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换撑的施工效率底以及稳定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基坑换撑刀片墙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骤:施工人员首先对设置在基坑底层的结构底板垫层进行相关施工工作,绑扎待施工结构底板的钢筋最终形成钢筋骨架,随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钢筋骨架上绑扎预埋螺杆,安装好预埋件并按照设计图纸通过螺母调节其标高到指定位置,最后浇筑结构底板混凝土。该施工方法整体设计合理,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利用预制装配式刀片墙单元形成整体有效传力,并可以施加预应力有效控制基坑形变,加快换撑施工效率进而加快整体基坑施工速度,减小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88969.5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房候车空间吊顶立体复合吸音降噪的设计及构造,包括波浪形单元吊顶,波浪形单元吊顶包括铝圆管管帘吊顶、水平龙骨、弹性吊杆龙骨和安装于弹性吊杆龙骨上的整体式多层复合吸音构造,铝圆管管帘吊顶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弹性吊杆龙骨的底部。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吊顶表面形状和空间结构,把大型扁平矩形空间划分为小尺寸的聚合式声学空间,可以实现声波的多次散射,从而进一步提高声音的吸收效果;通过吊顶微孔铝圆管特殊的表面性能和空隙吸收声波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降低噪音传播和影响;通过吊顶表面材料和顶部承轨层结构形成的空间吸声体,有效减少声波的吸收、散射和透射,提高室内声音的清晰度和舒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