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1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88955.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友卓 , 宋子宏 , 付宇 , 肖小兵 , 杨叶奎 , 王扬 , 刘安茳 , 李新皓 , 樊磊 , 刘卓娅 , 郝树青 , 苗宇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杨喻青 , 吴凯 , 王硕 , 焦杨芳 , 李兴涛 , 李跃 , 吴鹏 , 张恒荣 , 张洋 , 邓松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逆变器控制中的d轴和q轴电压的参考值、锁相环的输出数据和电网的额定角频率;基于锁相环负电阻特性,结合收集到的锁相环输出数据和电网额定角频率,对d轴和q轴电压的参考值进行计算,获取电压补偿值;利用动态调整算法对电压补偿值进行平滑处理后,再通过滤波器进行滤波,获取优化后的电压补偿值,将优化后的电压补偿值反馈至逆变器控制中的d轴和q轴。本发明通过在传统逆变器电流矢量控制中巧妙地引入负反馈调节,提升了系统的功率输出能力和稳定性,使其在功率变化频繁的低压配电网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增强了配电网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50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84912.X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马建伟 , 付同福 , 周忠强 , 王文华 , 万会江 , 雷鸣 , 梁铃 , 林超 , 黄育松 , 李波 , 姬源 , 陈胜 , 陈刚 , 张礼波 , 黄照厅 , 王磊 , 夏天 , 覃海 , 李颖杰 , 张洪略 , 管进 , 袁勇 , 潘盛贵 , 胡跃星 , 宋沁晔 , 谢华全 , 张怀爽 , 刘晓放 , 王平 , 陈智祺 , 李俊林 , 刘君 , 樊一鸣 , 陈鑫 , 罗晶 , 张良缘 , 包义钊 , 黄立金 , 任庭昊 , 黄磊 , 张一鸣 , 王勋 , 王亮 , 石家德 , 胡猛 , 乔卫祥 , 赵武智 , 邬小坤 , 安甦 , 吴应双 , 陈锐
IPC: H04L43/045 , H04L41/082 , H04L67/303 , H04L4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云管边的智能终端配置文件可视化远程运维系统,涉及智能终端配置技术领域,包括云端可视化平台,用于自动识别设备类型和配置文件结构;网络管理模块,用于进行无线网络稳定性测试;配置管理模块,用于配置文件的管理、下发和增量更新包的生成,通过网络管理模块将配置文件和增量更新包传输至智能终端;边缘计算模块用于解析网络管理模块上传的增量更新包;监控管理模块,用于对配置更新和业务运行的全流程监控;策略优化模块,用于对智能终端的配置和环境进行分析预测,自适应生成配置策略。本发明通过云端可视化平台,结合策略优化模块,自适应生成针对特定智能终端的配置策略,显著提高了配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35397.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马建伟 , 付同福 , 周忠强 , 王文华 , 万会江 , 雷鸣 , 梁铃 , 林超 , 黄育松 , 李波 , 姬源 , 陈胜 , 陈刚 , 张礼波 , 黄照厅 , 王磊 , 夏天 , 覃海 , 李颖杰 , 张洪略 , 管进 , 袁勇 , 潘盛贵 , 胡跃星 , 宋沁晔 , 谢华全 , 张怀爽 , 刘晓放 , 王平 , 陈智祺 , 李俊林 , 刘君 , 樊一鸣 , 陈鑫 , 罗晶 , 张良缘 , 包义钊 , 黄立金 , 任庭昊 , 黄磊 , 张一鸣 , 王勋 , 王亮 , 石家德 , 胡猛 , 乔卫祥 , 赵武智 , 邬小坤 , 安甦 , 吴应双 , 陈锐
IPC: G06F18/20 , G06F18/23213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控设备电源插件的快速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异常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测控设备电源插件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为正常状态样本集;设置固定窗口长度,将正常状态样本集划分成不同子集,进行非负矩阵分解;求取聚类中心并进行特征检验,获得每个子集的一组特征;改变窗口长度并重复迭代,获得多组窗口长度下的子集特征,构建正常态样本集特征库;采用构建的正常态样本集特征库对新获取的数据进行异常判断,对判断结果的误判进行纠错更新。本发明准确反映了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提高了处理大规模数据时的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了设备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27161.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友卓 , 付宇 , 肖小兵 , 郝树青 , 苗宇 , 刘安茳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李跃 , 王扬 , 吴鹏 , 张恒荣 , 张洋 , 邓松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李新皓 , 宋子宏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杨叶奎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IPC: H01R13/502 , H01R13/639 ,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接口,配电自动化设备接口包括接线板和接口组件。接口组件包括接端、接入线、插头。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实现了更加便于拆卸、牢固锁定的效果,可以减少人工干预和维护成本,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效率。其次,新型接头结构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连接过程中出现的松动等问题,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了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6122.9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安茳 , 郑友卓 , 付宇 , 肖小兵 , 王扬 , 宋子宏 , 李新皓 , 郝树青 , 苗宇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李跃 , 吴鹏 , 张恒荣 , 张洋 , 邓松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杨叶奎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多源网络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配电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多源网络模型监测并计算线路无功功率比值,根据线路无功功率比值的偏差程度分段设计虚拟阻抗参数;在电压闭环控制环节监测输出端直流母线电压,通过评估输出端直流母线电压的偏差程度分段调整虚拟阻抗参数;本发明改进的下垂控制算法通过引入虚拟阻抗,动态调整多源并网系统的线路的无功功率分配,从而提升系统并网运行的稳定性;通过监测并计算线路无功功率比值,动态分段设计虚拟阻抗值,以降低线路阻抗差异和系统无功损耗;此外,本发明通过监测输出端直流母线电压,动态分段调整虚拟阻抗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抑制电压跌落。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72413.X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宋子宏 , 郑友卓 , 付宇 , 肖小兵 , 王扬 , 刘安茳 , 李新皓 , 郝树青 , 苗宇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李跃 , 吴鹏 , 张恒荣 , 张洋 , 邓松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杨叶奎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下垂控制的并联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测量获取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并将2倍电网基准频率与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相减得到新的频率参考值;将新的频率参考值输入下垂控制的有功‑频率控制中参与频率比较,得到频率偏差值;将频率偏差值引入并联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环节,实现微电网频率的控制调节;本发明在传统下垂控制的有功‑频率控制中加入频率稳定控制用以提高各逆变器以及汇集点的频率稳定速度,改善频率波动,实现对频率偏差的跟踪和调节,从而提高系统交互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锁定电压相位,能够确保输出电压与电网的相位保持一致,进一步增强系统运行时的协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18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7389.6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机组宽频振荡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构建新能源机组并网系统状态方程,得到并网系统传递函数矩阵,计算不同控制输入信号和在主控制器中的位置下对关键模态的控制灵敏度系数,基于灵敏度系数,确定比例和移相参数;解决了基于新能源机组变流器的附加阻尼控制装置对于抑制装置的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需要考虑控制输入信号的选择,比例移相参数设计以及阻尼控制器在主控制器中的位置,其设计方法困难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0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90745.9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朱勇 , 陶用伟 , 李泽群 , 王常沛 , 徐坤 , 张韵 , 王泽芬 , 刘岑俐 , 丁志敏 , 陈愿米 , 陈舸 , 肖彬 , 沈祖涛 , 周斌 , 杨晓燕 , 黄琼 , 王秀境 , 滕阳 , 任小诚 , 周西南 , 吴应双 , 范俊秋 , 郝丽萍 , 姚璐 , 王婵 , 时敏 , 王瑞祥 , 王雨 , 龙夫 , 薛严 , 杨键 , 吴秋君 , 蒋进芳 , 袁光沧 , 肖浩宇 , 潘云 , 李旻哲 , 陈琳 , 苏华英 , 王国松 , 王寅 , 姚刚 , 戴雯菊 , 曹杰 , 陈锐 , 汪明清 , 田年杰 , 代江 , 姜有泉 , 王融融 , 张俨 , 蒲清昕 , 廖玉琼 , 付麟淞 , 张正雄 , 程萍锐 , 顾本洪 , 陶国昌 , 曾泓霖 , 杨瑞 , 张淳珍 , 潘平路 , 罗晶 , 舒晓晴 , 唐洁瑶 , 杨名雯 , 陈龙 , 尚晓霞 , 徐朝兵 , 潘光俐 , 袁一方 , 杨胜仙 , 龙安州 , 黄才云 , 王月阳 , 谭宏晓雅 , 陈成 , 龙邦江 , 董英华 , 刘溪 , 叶朝政 , 潘智遥 , 潘承超 , 陈麒宇
IPC: G06F30/27 , G06N3/088 , G06N3/0464 , G06Q50/06 , G06F17/10 , G06F17/11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风电机组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涉及风电机组参数辨识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机端发生故障后的电磁暂态数学模型;求解故障前的定转子磁链;引入机端电压跌落系数,推导故障后的定子磁链解析式,得出故障后短路电流解析式;将模型计算得出的短路电流波形数据作为构建的1D‑CNN网络的输入,辨识出电机的各个参数。由于不需要有标签的数据集,只要能获得风电机短路的录波波形,就能对风电机进行准确的参数辨识,故本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由于本方法构建的无监督深度学习网络的损失函数为输入样本同维度同域的简单信号比对,进而降低了网络的训练时间,采用本方法进行参数辨识的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9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1740.2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新能源场站的孤网系统转动惯量仿真测试与评估方法,包括:首先基于所需评估的电网,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搭建电网模型A;计算水电、火电机组的转动惯量,计算所需评估电网中火电和水电机组的转动惯量总和;电网模型A中随机选择一点设置三相接地故障,观测故障过程中系统的频率最高值;在电网模型A中补充搭建新能源场站x1,电网模型A中随机选择一点设置三相接地故障,观测故障过程中系统的频率最高值;计算含新能源场站x1的系统转动惯量;在电网模型A中补充搭建第k座新能源场站xk,计算新能源场站xk的转动惯量;解决了新能源场站的电网进入孤网运行时,孤网系统的转动惯量难以准确辨识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1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86822.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贺先强 , 刘明顺 , 马覃峰 , 覃海 , 蒲清昕 , 朱灵子 , 王寅 , 安甦 , 张青青 , 范翔 , 王国松 , 陈俊全 , 陈锐 , 张丹 , 曹杰 , 吴应双 , 姚刚
IPC: G01R31/08 , G06F18/241 , G06F18/243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分类器的局域电网多联络点混合孤岛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样共用耦合点局域电网各联络线、负载和电网的无功功率;将三种无功功率输入模糊分类器进行比较:若电网的无功功率最小,则检查局域电网和电网是否同步,若满足,则处于孤岛状态;若三种无功功率不满足上述情况,则进行主动式孤岛检测,判断是否处于孤岛状态;本发明可以快速全面准确的判定孤岛,避免因为盲区和稀释效应导致判断不准,及时发现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