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提纯Vc发酵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大分子发色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8496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910026043.6

    申请日:2009-03-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分离提纯Vc发酵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大分子发色物质的方法,所述Vc发酵废水为两步发酵法生产Vc过程中产生的废水:(1)出水进行高速离心,并用微孔滤膜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2)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此水样的分子量分布,以确定步骤(3)中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的参数;(3)根据步骤(2)的结果,选定合适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此水样进行超滤得到渗透液和截留液,使所述大分子发色物质包含在截留液中,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包含在渗透液中;(4)向截留液中添加去离子超纯水,重复步骤(3);(5)重复步骤(3)和(4)。

    一种饮用水源水调蓄水库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60784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910027218.5

    申请日:2009-05-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用水源水调蓄水库,它包括上层人工湿地和下层调蓄水池两层结构;人工湿地上表面设置布水系统,布水系统通过管道经水泵与天然水源水连通;人工湿地底层设置集水系统,集水系统通过管道与调蓄水池连通,集水系统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相连;调蓄水池底部设置水泵通过管道与自来水厂连通。本发明将人工湿地与调蓄水池合建,充分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面积,将调蓄水池置于人工湿地下方,起到遮光作用,防止阳光对水池的照射,从而避免了藻类的大量繁殖。当突发性环境事故发生时,可以关闭地表水源取水口,直接从调蓄书库内取水,保证水厂的正常运转。

    一种三维电极混凝组合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1054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09182.8

    申请日:2010-02-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C02F1/46114 C02F1/4672 C02F1/5236 C02F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电极混凝组合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其步骤为:用H2SO4或盐酸调节废水pH值,然后将废水引入流化床三维电极反应器,在粒子电极和主电极的共同作用下强化对有机物质的氧化破坏,然后废水流入混凝反应池,投加一定量聚硅酸铁镁混凝剂进行混凝处理后流入沉淀池自然沉淀,将上清液引出即得出水。本发明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COD、氨氮和色度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要求。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处理效果显著,运行费用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工业园区点源污染物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9236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64222.3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园区点源污染物的调控方法,属于污染控制领域。其步骤为:概率分布的确定;进行马氏链模拟,包括污染因子序列状态空间的统计、马氏链轨道的模拟和模拟序列的确定;预测模型的检验规则,采用双检验规则确定污染因子序列实测序列和模拟序列的相关系数;确定混合废水的调控方案,根据混合废水模型公式计算工业园区待调控污染因子的混合浓度,根据待调控污染因子的指标阈值判断该浓度是否超过调控要求。本发明将随机理论和废水混合原理应用到工业园区点源污染物的调控中,经过验证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通过建立的混合废水的调控方案进行调控,可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长效稳定建设运行、设施智能化控制和接管收费等提供指导。

    一种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7458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191197.1

    申请日:2007-12-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6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其步骤主要包括:先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镁盐和磷酸盐,调节pH值,镁盐、磷酸盐、氨氮的摩尔比,混合搅拌,生成磷酸铵镁沉淀,分离上清液和沉淀物,沉淀脱水,向脱水后的磷酸铵镁中投加高炉矿渣,控制磷酸铵镁和高炉矿渣的重量比,加水搅拌,然后热解磷酸铵镁,控制热解时间、温度,热解产生的氨气通过生物滴滤床处理,回收热解固体产物,循环用于氨氮的处理。本发明不仅可以循环利用化学沉淀药剂去除氨,节省费用,还可以资源化利用高炉矿渣。经过本发明处理的出水氨氮浓度可以降低到100mg/L以下,大大改善了后续生化处理的条件。

    一种提高附着生长废水处理生物膜反应器效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3111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24788.1

    申请日:2008-09-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附着生长废水处理生物膜反应器效能的方法。根据微生物附着长的填料类型,以1~10mg/kg(填料基料)稀土化合物计算投加量加入到填料生产中,制造改性填料或滤料等载体;将改性填料填充于生物膜反应器中用于废水处理。使用本发明,形成成熟生物膜时间可以提前5~10天,同时微生物活性与稳定性提高,废水中COD去除率可以提高5%~15%,其他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可提高5%~10%。本发明既可有效地加速了废水处理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并可明显提高净化效果和稳定性,而稀土投加量少,废水处理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丙烯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48189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097419.9

    申请日:2006-11-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步骤主要包括:首先对丙烯酸生产废水进行电解,调节pH值为5-7,控制电压8-9V,电流20-40A,电解时间10-30min;将电解后的丙烯酸废水,稀释COD浓度在2000-8000mg/L,调节pH值为6.5-8,然后进入厌氧反应器进行处理;将厌氧反应器的出水COD浓度控制在200-1000mg/L后进入好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18-28h,有机负荷0.5-5kgCOD/(m3d),经处理后的出水可直接排放。本发明可根据丙烯酸生产废水中有机物不仅浓度高而且种类多的特点,可以快速、高效的予以处理,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排放标准,其中COD<50mg/L,pH7~8。

    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催化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715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5178.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催化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洗电极板;将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3‑硼酸噻吩、阿奇霉素、3,3’‑联噻吩和四丁基高氯酸铵的乙腈溶液,搅拌得聚合液;以石墨板作为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以非水系Ag+电极为参比电极,在聚合液中完成电聚合,得到MIP(PBth‑BQ)分子印迹催化电极;以MIP(PBth‑BQ)分子印迹催化电极为工作电极,石墨片为对电极,饱和甘汞为参比电极,恒温水浴搅拌,脱除模板,清洗。本发明电催化极板表面有孔,先包裹阿奇霉素,后脱除,吸附效果更好,选择性高,吸附与电催化协同作用,去除效果好。

    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酸化后的恢复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08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280356.5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酸化后的恢复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进水COD浓度;S2,设计添加外源硝酸盐浓度,利用硝酸盐与厌氧体系中挥发性脂肪酸发生反硝化反应,消耗系统中H+和挥发性脂肪酸,产生碱度;S3,修复培养,控制厌氧反应器系统的碱度,充分搅拌,使溶解态气体快速释放;S4,基于厌氧反应器的恢复情况,逐步降低进水硝酸盐添加量,恢复稳定后不再添加硝酸盐。本方法基于反硝化反应消耗氢离子及VFA,产生碱度,实现pH的回升及酸化后厌氧反应体系的恢复。该方法简单可行,易于实现,仅需要投加一定量的硝酸盐即可实现高效的恢复效率,成本较低,且投加量易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