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被动协同的高效隔热结构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047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1882.5

    申请日:2024-12-20

    Inventor: 宋波 程皓 张志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防护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主被动协同的高效隔热结构及成型方法。该结构包括热承载面板、隔热面板和空心点阵夹芯,所述热承载面板和隔热面板相对设置,所述空心点阵夹芯设置在所述热承载面板和隔热面板之间,所述空心点阵夹芯中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面体,每个多面体的每条边为空心杆,该空心杆的中心填充有相变材料。通过本发明,解决点阵夹芯热导率高容易产生热短路的问题。

    一种隔热和力学性能优化的构件及节点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95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76819.6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力学及热学性能优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热和力学性能优化的构件及节点优化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连接杆且其连接杆交汇而产生节点的点阵结构优化,尤其适用于优化晶格结构;须有节点分布于立方体单胞的六个表面,节点在立方体单胞的六个表面上的位置变化时,可带动连接杆的位置变化,从而改变构件中节点和连接杆的分布方式及比表面积。在力学性能方面,获得普通变形、拉伸变形主导或剪切变形主导的点阵结构;在热学性能方面,比表面积的变化改变传热过程中热对流、热辐射量的变化,进而能够得到力学和隔热性能均较优的结构。因此,本发明实现了力学性能及隔热性能的可调,具有可调性高、无需开发新型结构、调整便捷的优点。

    一种铜/钢双金属复合螺旋桨及其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081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58633.8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钢双金属复合螺旋桨及其成形方法,属于螺旋桨制造领域,其包括主体结构和防腐外壁,其中:主体结构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防腐外壁包覆在主体结构的外侧,其采用镍铝青铜材料制成,以此在减少桨叶厚度和减轻螺旋桨重量的同时获得防生物附着能力。本发明通过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主体结构,可以有效提升螺旋桨的耐腐蚀疲劳强度和抗空泡剥蚀性能,并且在与铜合金螺旋桨同等设计的条件下减轻螺旋桨的重量,提升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减少螺旋桨转动惯量、防止船尾轴承磨损,同时通过在不锈钢主体结构的外侧包覆镍铝青铜材料制成的防腐外壁,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附着,进一步提升螺旋桨的使用寿命。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泡沫蜂窝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24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53394.7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泡沫蜂窝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吸收板的结构强度和透气性较弱,会影响电气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其包括若干电磁屏蔽单元,若干电磁屏蔽单元呈阵列形式排列,相邻的两个电磁屏蔽单元相互连接且对称设置;电磁屏蔽单元的外轮廓为八边形;电磁屏蔽单元包括固定件和若干环绕固定件周侧设置的连接件,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吸收孔,若干连接件上均开设有第二吸收孔,第一吸收孔和第二吸收孔的开设方向相同。本发明具有使泡沫蜂窝结构更稳定,设置第一吸收孔和第二吸收孔,透气性更好,便于散热,且电磁波在第一吸收孔和第二吸收孔内多次散射,提高电磁波的能量损耗,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一种缓冲减震零件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470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1606974.6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缓冲减震装置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缓冲减震零件,其包括点阵弹簧和两块承载板,其中:所述点阵弹簧包括在水平面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空心弹簧,该空心弹簧的径向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两块承载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点阵弹簧的上下两侧。本发明利用重心低、不易失稳的原理设计弹簧缓冲结构零件,零件中孔隙的存在,实现相同质量零件具备更大的外围轮廓,提高承载稳定性,同时螺旋线形弹簧的径向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重心降低,减小受压倾斜,进一步提高承载稳定性,同时,利用具备超弹性特点的形状记忆合金制备的缓冲减震弹簧,从而极大提高缓冲减震效果。本发明减震缓冲零件具有强度大、弹性好、可变性及适应性强等特点。

    熔丝喷头及激光选区熔化熔融沉积多材料复合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831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46037.9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3D打印设备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熔丝喷头及激光选区熔化熔融沉积多材料复合成形装置。该熔丝喷头包括送丝器、截断刀、丝材套筒和挤出喷嘴,其中:所述送丝器用于夹持丝材并送丝,所述截断刀设置在所述送丝器的下方,用于截断丝材,所述丝材套筒设置在所述截断刀的下方,丝材经过所述送丝器进入所述丝材套筒中,所述丝材套筒外侧设置有石墨加热层,用于将所述丝材加热熔融,所述挤出喷嘴设置在所述丝材套筒下端,用于将熔融后的丝材挤出。同时,本申请还公开了包含上述喷头的复合成形装置。通过本发明,解决多材料成形过程中更换材料耗时耗力等不方便的问题。

    基于摩擦效应的变形可控的仿生关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511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1314546.6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仿生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摩擦效应的变形可控的仿生关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仿生关节包括至少一组依次贯通连接的升温段、变形段和降温段,其中,变形段的材料为形状记忆合金,升温段的内壁为隔热材料,降温段的材料为导热材料,流体经升温段时由于摩擦效应温度升高至变形段的变形温度,以使流体流经变形段时使变形段变形,从变形段流出的流体经降温段散热降温。本申请实现仿生结构中多变形段的变形需求,使得仿生结构可以被主动控制。

    一种吸声性能可调的吸声超材料及其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485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01249.2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声学超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吸声性能可调的吸声超材料及其增材制造方法,该吸声超材料包括多个吸声超材料单元,吸声超材料单元包括:卷曲单元,包括外壁密封且内壁为螺旋形的框架,框架的内部空间被螺旋形内壁分成了两部分空间,卷曲单元还包括两个分别套设于两部分空间周壁的内部隔板;覆盖卷曲单元一端开口的微穿孔板,微穿孔板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内部隔板的两个内部空间贯通;覆盖卷曲单元另一端开口的背板,框架与背板连接,内部隔板与微穿孔板连接,或者框架与微穿孔板连接,内部隔板与背板连接,以使两个内部隔板与背板和微穿孔板形成两个声通道。本申请可以拓宽吸声频率范围并且可以实现吸声性能的调节。

    变形回复快速响应的镍钛合金构件的4D成形方法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24753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61415.3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増材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变形回复快速响应的镍钛合金构件的4D成形方法及产品。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对于待成形构件,确定其变形量和变形回复速度要求;采用三周期极小曲面构建两个相对密度不同的点阵结构SA和SB,将该点阵结构SA和SB进行布尔求差运算,以此去除点阵结构中内部相同的部分,获得壳体点阵结构;S2调整所述点阵结构SA和SB的参数,直至满足待成形构件的变形量和变形回复速度要求获得三维模型;S3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三维模型,以此获得所需的待成形构件。通过本发明,有效控制镍钛合金的成形质量,提高获得的产品大变形和变形回复的响应速度。

    一种多尺度三维五模超材料及其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1064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11080.X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多尺度三维五模超材料及其增材制造方法,所述多尺度三维五模超材料为BCC结构,其包括多个杆及多个节点结构,多个所述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节点结构;所述杆呈圆柱状,其开设有双锥形通孔,所述双锥形通孔的直径自所述杆的一端朝所述杆的另一端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所述节点结构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双锥形通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点阵结构。本发明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可以将五模材料的特性参数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节,从而获得调控能力更强的五模材料功能构件;通过精细调节这些参数,可以调节单胞的等效密度、等效模量等特性参数,进而获得具有不同功能的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