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379636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999573.8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大坡度检修通道的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的内部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检修通道,检修通道包括多条第一通道本体和多条第二通道本体,多条第一通道本体与多条第二通道本体交替设置,第一通道本体的坡比大于8%,第二通道本体的坡比小于或等于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修通道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通道本体和第二通道本体,且第一通道本体与第二通道本体的坡比不同,第一通道本体的坡比较大,以满足检修通道的设计需求,并通过小坡比的第二通道本体为车辆的移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车辆移动速度过大发生事故,采用该种设计方式的检修通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适应的坡比,以满足运输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250607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783428.9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B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堤结构以及河道系统,所述河堤结构包括底板(10)、顶板(20)、外边墙(30)和内边墙(40),所述外边墙(30)为封闭的墙体,所述内边墙(40)上具有多个开孔,其中所述底板(10)、所述顶板(20)、所述外边墙(30)和所述内边墙(40)共同限定位于河堤腔体,所述河堤腔体能够通过所述开孔和外界流体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河堤结构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集成河道行洪功能、堤防防洪功能、护岸工程和堤顶交通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8055179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246462.5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2F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866480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22967342.9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6B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的防火分隔装置。该防火分隔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综合管廊的附加设备的孔洞上的挡火板,所述挡火板的外侧设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用于盖在所述孔洞的端部,所述挡火板远离所述防滑板的一侧设有加强底板,所述挡火板与所述加强底板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挡火板和加强底板的形状可根据孔洞的实际形状进行设计,能够满足各类孔洞的需求,且在挡火板的一侧设置加强底板,增加挡火板的强度,避免挡火板在外力作用下损坏,挡火板的外侧设置防滑板,进而将挡火板密封在孔洞内,避免挡火板脱离孔洞,使得挡火板有效起到防火分隔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231932U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23072844.1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45 , H02G9/06 , H02G9/08 , H02G3/38 , H02G3/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电力舱,包括能够设置于山体内部的外壳(10)以及在外壳(10)中竖直设置的隔墙(20),所述外壳(10)围成通道,所述隔墙(20)由砌块(21)堆叠形成,所述隔墙(20)将所述通道分隔为多个并排的子通道。利用砌块相互叠加构成的隔墙,既方便施工人员在由钻爆、浅埋暗挖或TBM法施工出的主体结构内进行施工作业,减小作业难度,还能够降低隔墙的施工周期以及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942897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22045867.5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1F5/00 ,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方涵组件,所述方涵组件包括第一方涵(10)、第二方涵(20)、刚性件(30)和密封条,第一方涵(10)和第二方涵(20)具有框形的连接面,连接面上设置有凸出于连接面的钢筋部,钢筋部具有中心通孔,第一方涵的连接面和第二方涵的连接面彼此面对且具有间隙,以使第一方涵的钢筋部的中心通孔和第二方涵的钢筋部的中心通孔形成重叠部分,刚性件穿过重叠部分设置,密封条沿连接面的外沿和内沿垂直于连接面设置,密封条连接第一方涵和第二方涵以使密封条和连接面共同限定灌浆腔室,灌浆腔室中填充有建筑用灌注材料以将刚性件固定在灌浆腔室。本申请提供的方涵组件装配方便,且具有较高的强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