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2189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18823.2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化电源管理的循环冷却水余压回收节能系统,包括水轮发电机组、冷却塔、电网,所述水轮发电机组通过智能化电源控制系统连接冷却塔的风机,智能化电源控制系统还连接电网,水轮发电机组所发电能和电网所供电能通过智能化电源控制系统整合输出到驱动冷却塔风机的电动机,并优先使用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的电,不足部分则由电网补充。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对风机供电节电的智能控制及其对整套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摆脱了季节的限制。其关键技术在于对水轮机产能、风机耗能与电网供能的一体化监测与控制,使水轮发电机组在不同流量及不同压力情况下,智能控制系统都能给风机提供所需的稳定的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49615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29160.8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G25/02 , H02K7/18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压发电式照明撑衣杆,用于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拿取衣物,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撑衣杆本体,具有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支撑杆一端的弧形叉;照明部,固定在弧形叉上;以及手压发电部,设置在支撑杆上,靠近另一端的位置,用于向照明部提供电能。本发明的手压发电式照明撑衣杆能够供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拿取衣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771280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89684.9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障碍电动轮椅,包括由转动连接的前底板以及后底板组成的底板、位于前底板上的座位部、由前轮以及后轮构成的移动部、驱动前轮和后轮移动的驱动部、控制驱动部的控制部、和驱动部连接的角度传感装置,以及为电动轮椅供电的电源部,由于本发明的无障碍电动轮椅前轮采用齿轮形状结构,能更好的适用于平地与楼梯间的过度,后轮采用履带轮结构,能很好的实现楼梯与平地间的过度,使得本发明的无障碍电动轮椅可流畅的在楼梯上下移动。同时,由于后地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前底板的角度,因此,本发明的无障碍电动轮椅,除适用于上下楼梯外,也适用于在其他地形上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575910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10033460.9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1M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蒸发冷却不同换热模型和模式下的一体化性能测试方法,步骤:1.制作用于蒸发冷却换热模块性能测试的多功能试验;2.对换热模块内热源散热和换热模块外热源散热两种模型的换热性能进行试验;3.在二种模型下,对水气流向为横流、逆流和顺流模式的换性能进行试验。本发明用同一套风源、水源、电热源和测试系统,以小型风筒为主体,通过简单的变换,可以在水气横流、逆流和顺流等多种模式下,对外热源情况下的热水在填料中的散热性能进行试验,或对内热源情况下的热源冷却性能进行试验。这些试验基本囊括了开式冷却塔以及闭式冷却塔和蒸发冷却(冷凝)器管外侧的主要热性能试验,方法简单可行,实验范围广,综合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713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0755.3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降膜蒸发原理的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设备。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蒸发板、以及设于壳体内用于向蒸发板喷水的喷管,壳体与蒸发板之间形成有蒸汽发生腔体;所述蒸发板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加热蒸发板的加热件;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向壳体内供水的外接进水口,用于排水的排水口以及用于导出蒸汽发生腔体内的蒸汽的出气口;所述喷管伸出壳体的一端为喷管入水口,喷管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蒸汽发生器基于降膜蒸发原理,提高了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效率,缩短了蒸汽产生的时间,可应用于各类含有蒸汽加热功能的各类现代化烹饪设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827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910183793.8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平湖市三久塑料有限公司 , 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章立新 , 沈艳 , 冯鹏龙 , 高明 , 刘婧楠 , 王治云 , 邹艳芳 , 康家伟 , 席鹏飞 , 蔡辉 , 袁广 , 王明鑫 , 张跃中 , 王丽莎 , 刘津 , 赵彦 , 杨豪 , 周子璇 , 张凌霜 , 张达 , 张坤龙 , 尤艺昊 , 郭致诚 , 龚晨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横流填料成型片水流特性的装置及方法,实验腔上端面与布水槽连接并连通,下端面没入集水槽的水面内,实验腔一侧的端面与横流风道连接并连通,横流风道上端面设有均压腔,均压腔上端面上设有多个风机,布水槽内贯穿有一根均布小孔的布水管,水泵的进水口与集水槽连接并连通,水泵的出水口经调节阀和水流量计后通过水管路从布水槽对应实验腔的底板侧的两端连接到布水槽内的布水管上;面板的上部水平布置有多个示踪剂注入孔。将单张横流填料成型片处在不同的水流量和风速条件下,通过拍摄示踪剂在横流填料成型片单侧表面的扩散角以及记录示踪剂从实验腔观察面的注入孔流过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来预判填料成型片换热性能的优劣。
-
公开(公告)号:CN1118842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51696.7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安得利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智踪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建筑电力需求响应的多目标控制方法,根据建筑用电负荷类型和应用场景分别提供三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负荷削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控制方法;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控制方法;负荷平稳削减及恢复为目标函数的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丰富控制策略选择、适用于不同用电设备的用能特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4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42071.5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6F16/9537 , G06F16/9536 , G06Q10/04 , G06Q50/00 , G06Q5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景区人流量提前预估兼实时查询方法,通过统计分析火车票、高铁票、飞机票等交通票以及景区周边酒店、民宿等住宿预定情况来预估景区在某一时刻将达到的人流数,为用户提供出行的有用参考,能够高效的搜索出用户所需要的旅游信息,它将伴随着用户的整个旅游出行,从用户计划旅游开始,为其提供景区的预估人流量让其做出正确选择;到旅游途中,用户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喜悦或对景区的吐槽;也可在分享聊天平台与另一个在同一景区旅游者畅聊,最后景区旅游结束后,还会伴随着用户的酒店入住与娱乐消费,让用户不在为这些旅游问题而困扰,且让其拥有一个安排完美的旅行,享受一个难忘的旅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10092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1375597.8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上海海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半潜船液压起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在半潜船平台上建造至少两列平行的千斤顶底座,在底座上安装多台液压千斤顶;(2)将施工用管道底端或两端封死,然后由运输车运至半潜船的平台上并停在至少两列底座之间;(3)升起底座上的液压千斤顶,将管道抬离运输车,从而运输车能够从管道下方驶离;(4)开走运输车后将液压千斤顶回落,使得管道落到半潜船平台上;(5)固定好管道后,半潜船驶向水中施工处;由于浮力作用,管道将浮在水面上,而半潜船平台则能下潜到水面以下,从而与管道分离;(6)管道留下进行下一步施工,半潜船驶回。根据本发明的液压起重方法和装置对管道适应性好,效率高,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44421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24373.6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万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章立新 , 刘婧楠 , 林宗虎 , 高明 , 何仁兔 , 叶军 , 袁广 , 王丽莎 , 张坤龙 , 张凌霜 , 张达 , 周子璇 , 康家伟 , 刘津 , 杨豪 , 赵彦 , 席鹏飞 , 王明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息干涉研究液体垂直液膜蒸发的实验装置以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风道支撑架;两个风道板;两个端板,两个端板和两个风道板形成矩形风道;竖板,安装在矩形风道内将矩形风道分成两个子风道,具有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供液组件,固定设置在竖板的上端;以及集液槽,其中,端板为由透明的光学玻璃材料制成的平板,竖板为由导热硬质刚性材料制成的平板,从供液组件被输出的液体在第一侧面上形成垂直液膜,该垂直液膜在与第一侧面对应的子风道的空气中蒸发从而在垂直液膜内形成温度场分布并在垂直液膜外的空气中形成第一温湿度场分布,同时垂直液膜通过竖板的导热在与第二侧面对应的子风道内的空气中形成第二温湿度场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