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9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2981.X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锅炉宽负荷运行的二次风燃烧器,包括二次风进风通道,所述二次风进风通道的两端分别是二次风进风口和二次风出风口,二次风进风通道包含二次风外风道和二次风内风道,二次风外风道的两端分别是二次风外进风口和二次风外出风口,二次风内风道的两端分别是二次风内进风口和二次风内出风口,所述二次风内进风口和二次风外进风口连接在二次风进风口,所述二次风内进风口上设有内进风风道风门,所述二次风外进风口上设有外进风风道风门,通过内进风风道风门和外进风风道风门可控制二次风外风道和二次风内风道是否通风,所述二次风内出风口和次风外出风口形成“回”字型,即二次风内出风口设置在二次风外出风口的中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950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36301.9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1N1/14
Abstract: 一种锅炉煤粉取样技术领域的分体式自动煤粉取样装置,包括煤粉取样单元、煤粉抽取单元、煤粉气流输送管路与中央控制单元;煤粉取样单元与煤粉抽取单元分开安装;煤粉取样单元包括等速煤粉取样杆,用于从煤粉管中抽取煤粉;煤粉抽取单元包括旋风分离器、变速抽气泵,用于为煤粉取样单元中的等速煤粉取样杆提供合适的抽力;煤粉气流输送管路用于将分开安装的包括煤粉取样单元和煤粉抽取单元相连接;中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各部件使其按照相应的顺序运行。在本发明中,煤粉取样单元与煤粉抽取单元分开安装,可以使煤粉取样单元取样位置流场好,煤粉抽取单元便于人员操作,且取样过程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19921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193406.1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63H21/20
Abstract: 一种多能源动力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能驱动系统、风力发电系统、水轮发电系统、波浪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电能驱动系统以及主船体,其中,水轮发电系统由起降装置、复数个水轮、复数个单向离合器、齿轮变速器、水流分流器和发电机组成,水流分流器将水轮系统分成两个腔体,每个腔体只能通过一个方向的水流,水轮设置在腔体内,在水流的推动下转动,单向离合器设置在水轮的轴与齿轮变速器之间,保证齿轮变速器向同一方向转动,齿轮变速器与发电机相连,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发电,起降装置用于调节水轮系统的位置,当船舶行驶时,水轮系统上升至水面以上,减小阻力,当船舶停靠时,水轮系统下降至水面下,利用水流的动能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1231218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33460.9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1M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蒸发冷却不同换热模型和模式下的一体化性能测试方法,步骤:1.制作用于蒸发冷却换热模块性能测试的多功能试验;2.对换热模块内热源散热和换热模块外热源散热两种模型的换热性能进行试验;3.在二种模型下,对水气流向为横流、逆流和顺流模式的换性能进行试验。本发明用同一套风源、水源、电热源和测试系统,以小型风筒为主体,通过简单的变换,可以在水气横流、逆流和顺流等多种模式下,对外热源情况下的热水在填料中的散热性能进行试验,或对内热源情况下的热源冷却性能进行试验。这些试验基本囊括了开式冷却塔以及闭式冷却塔和蒸发冷却(冷凝)器管外侧的主要热性能试验,方法简单可行,实验范围广,综合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827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910183793.8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平湖市三久塑料有限公司 , 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章立新 , 沈艳 , 冯鹏龙 , 高明 , 刘婧楠 , 王治云 , 邹艳芳 , 康家伟 , 席鹏飞 , 蔡辉 , 袁广 , 王明鑫 , 张跃中 , 王丽莎 , 刘津 , 赵彦 , 杨豪 , 周子璇 , 张凌霜 , 张达 , 张坤龙 , 尤艺昊 , 郭致诚 , 龚晨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横流填料成型片水流特性的装置及方法,实验腔上端面与布水槽连接并连通,下端面没入集水槽的水面内,实验腔一侧的端面与横流风道连接并连通,横流风道上端面设有均压腔,均压腔上端面上设有多个风机,布水槽内贯穿有一根均布小孔的布水管,水泵的进水口与集水槽连接并连通,水泵的出水口经调节阀和水流量计后通过水管路从布水槽对应实验腔的底板侧的两端连接到布水槽内的布水管上;面板的上部水平布置有多个示踪剂注入孔。将单张横流填料成型片处在不同的水流量和风速条件下,通过拍摄示踪剂在横流填料成型片单侧表面的扩散角以及记录示踪剂从实验腔观察面的注入孔流过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来预判填料成型片换热性能的优劣。
-
公开(公告)号:CN1118842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51696.7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安得利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智踪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建筑电力需求响应的多目标控制方法,根据建筑用电负荷类型和应用场景分别提供三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负荷削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控制方法;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控制方法;负荷平稳削减及恢复为目标函数的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丰富控制策略选择、适用于不同用电设备的用能特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62453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010597392.6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冷热一体机,包括空调系统、冰箱系统、水箱系统,空调水箱盘管和冰箱水箱盘管分别以悬挂形式置于水箱内的两侧,温度感应器置于水箱内,水箱的出水口与水龙头连接。通过温度感应器采集温度信号,由控制程序控制电磁阀实现智能控制,按季节可分为三种模式——“夏季模式”、“春秋模式”和“冬季模式”,“夏季模式”时,水箱作为冷凝器,回收热量;“春秋模式”时空调闲置,用空调作为热泵加热水;“冬季模式”时,用“二次热流”加热水。本发明家用冷热一体机将冰箱、空调和热水器合三为一,节省使用空间,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62453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97392.6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冷热一体机,包括空调系统、冰箱系统、水箱系统,空调水箱盘管和冰箱水箱盘管分别以悬挂形式置于水箱内的两侧,温度感应器置于水箱内,水箱的出水口与水龙头连接。通过温度感应器采集温度信号,由控制程序控制电磁阀实现智能控制,按季节可分为三种模式——“夏季模式”、“春秋模式”和“冬季模式”,“夏季模式”时,水箱作为冷凝器,回收热量;“春秋模式”时空调闲置,用空调作为热泵加热水;“冬季模式”时,用“二次热流”加热水。本发明家用冷热一体机将冰箱、空调和热水器合三为一,节省使用空间,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3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910183795.7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平湖市三久塑料有限公司 , 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章立新 , 刘婧楠 , 冯鹏龙 , 沈艳 , 高明 , 邹艳芳 , 王治云 , 席鹏飞 , 康家伟 , 蔡辉 , 王丽莎 , 王明鑫 , 张跃中 , 袁广 , 刘津 , 赵彦 , 杨豪 , 周子璇 , 张凌霜 , 张达 , 张坤龙 , 尤艺昊 , 付仁珑 , 李瑞珍 , 何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逆流填料成型片水流特性的装置及方法,实验腔上端面与均压腔连接并连通、下端面敞开,两侧面用两块封板封闭;布水槽设置在底板的背面,底板上边沿以下处设有水平溢流槽孔,布水槽与实验腔通过水平溢流槽孔相连通,布水槽内还贯穿有一根布水管,水泵进水口与集水槽连通,水泵出水口经调节阀和水流量计后通过水管路连通到布水槽内的布水管上;面板的上部布置有多个示踪剂注入孔;均压腔的下颈部设有多个可关闭的风速测量口。将单张逆流填料成型片处在不同的水流量和风速条件下,通过拍摄示踪剂在逆流填料成型片单侧表面的扩散角以及记录示踪剂从实验腔观察面的注入孔流过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来预判填料成型片换热性能的优劣。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53453.7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智踪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安得利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建立内部蓄热体量化子模型、用电设备量化子模型和暖通空调系统量化子模型;2)根据各量化子模型,进行时间交集判断和设备负荷移出判断,最终获取全建筑电力需求弹性量化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利于我国电力需求响应项目的顺利开展,缓解我国电网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可实现电网中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消纳量,避免“弃风弃光”现象的发生,并进一步提高电网中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比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