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3821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02868.8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塔筒顶部柔性悬挂变压器的风力发电机,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变压器柔性安装结构。包括机舱、主机架、变流器/变压器、冷却系统与塔筒;主机架、变流器及冷却系统装于机舱内部,机舱内不在装有变压器;机舱装于塔筒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变压器置于塔筒的内部,变压器通过吊索柔性悬挂于主机架底部的底板下部;或者是变压器通过吊索柔性悬挂于位于塔筒顶部的横梁下部。变压器与主机架底板或横梁之间要有合适距离,以方便人员从变压器能够到达主机架;塔顶内壁布置有缓冲层,变压器和缓冲层之间留有较小间隙。变压器、主机架底板或横梁之间留有人员上下的空间。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组装方便、稳定性强、降低损耗、降低投资成本与维修成本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26057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752457.3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C23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防腐系统及其防腐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直流电源、辅助阳极、参比电极、电控系统、接线盒和电缆;所述的辅助阳极有4个,其分别安装在风电机组基础的三根斜撑上和中心钢管上;所述的参比电极有3个,其中有两个安装在辅助阳极的后部,另外一个安装在风电机组基础的最远端;所述的电控系统的输出阳极、输出阴极分别通过接线盒与辅助阳极和风电机组基础连接,电控系统的另外一个输出端连接参比电极。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阳极数量少,附加重量很低,对水的阻力小,从而减小风电机组基础的水动载荷。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电位低的金属腐蚀溶解,从而不向海水中释放阳离子,对海洋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40648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517064.X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B21J13/10
Abstract: 一种混联式锻造操作机,包括提升机构,摆移机构,缓冲机构,夹钳及连接装置和行走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前提升臂,一对前悬挂杆,夹钳支撑轴,一对前提升直线驱动器,后提升臂,俯仰直线驱动器,一对后提升直线驱动器和一对上连杆;所述摆移机构包括一对后侧移直线驱动器,后滑杆,后滑套,前滑套,前滑杆和一对前侧移直线驱动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一对前后缓冲直线驱动器;所述夹钳及连接装置包括夹钳和夹钳支撑轴;所述行走大车包括大车车架和四个大车轮子,四个大车轮子安装固定在大车车架的底部。本发明的混联式锻造操作机具有可模块化设计,制造容易,易于保证锻件的锻造质量,降低能耗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5060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5391.9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J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架变形的锻件尺寸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压机整机变形量与压力载荷之间的关系;计算锻件的最终高度尺寸。自由锻造液压机工作时,由于锻件的变形抗力,导致了机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这些变形包括:下横梁的弹性变形f1、立柱的伸长量f2和上横梁的弹性变形f3,f1、f2和f3都能导致压机净空高H1的增加,这就是锻件尺寸精度不高的最重要的原因。本发明利用带有机架工作时变形值的运算公式彻底消除了由于压机机身在工作时的变形而带来的测量误差,锻件尺寸精度由以往的±3mm提高为±1mm,大幅度地提升了自由锻造时锻件的尺寸控制精度,减少了加工余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0103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53401.7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斜置双柱重型锻造液压机的中间分体式下横梁,它的特点是:设有前半体与后半体,在Z向设有与X方向形成α夹角的斜置凸体。结合面上X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朝向Y方向的通孔ⅰ,结合面上Z方向的上、下端均设有通孔。后半体的形状与构造与所述前半体对应相同,当其沿结合面水平旋转180°时与前半体可完全重合。前半体与后半体之间的通孔用螺栓贯穿并用螺母紧固。前后半体的结合面上设有对称的凸台ⅰ与凹进ⅰ。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每个分体的重量和外形尺寸均在国家规定的道路运输限制内,使得远距离运输成为可能,降低运输成本。单个分体与整体式相比结构相对简单,使铸造和后续加工变得相对容易。满足下横梁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以及用户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26057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52457.3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C23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防腐系统及防腐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直流电源、辅助阳极、参比电极、电控系统、接线盒和电缆;所述的辅助阳极有4个,其分别安装在风电机组基础的三根斜撑上和中心钢管上;所述的参比电极有3个,其中有两个安装在辅助阳极的后部,另外一个安装在风电机组基础的最远端;所述的电控系统的输出阳极、输出阴极分别通过接线盒与辅助阳极和风电机组基础连接,电控系统的另外一个输出端连接参比电极。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阳极数量少,附加重量很低,对水的阻力小,从而减小风电机组基础的水动载荷。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电位低的金属腐蚀溶解,从而不向海水中释放阳离子,对海洋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418663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451234.4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每个叶片上独立的变桨驱动系统、变桨控制系统、限位开关、角度编码器和滑环,所述的变桨驱动系统安装在机舱前部的轮毂内,其通信和动力是通过与机舱内的主控制系统相连的滑环来实现的;所述的变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机舱内主控制系统的指令分发给各驱动器,并将角度编码器、旋转编码器、限位开关和叶根传感器检测到的相关信号实时反馈给主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在叶根安装受力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叶片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受力并反馈给变桨控制系统,变桨控制系统给驱动系统发出相应的指令,从而达到单独修正桨距角的大小,是完全独立的变桨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16166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52643.6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载荷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风机控制系统、刹车控制系统、变流器控制系统、叶片控制系统、偏航驱动控制系统、塔筒应变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转子速度传感器和叶片应变仪,所述的风机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刹车控制系统、变流器控制系统、叶片控制系统、偏航驱动控制系统、塔筒运动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转子速度传感器和叶片应变仪连接。本发明在大风速下存在较大偏航误差的情况下,通过风机控制系统来改变风电机组的运行模式,使风电机组的载荷在正常范围内,从而减小风电机组的载荷。本发明减小风电机组的载荷,降低了风电机组过载的风险,大大减小了风电机组事故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41866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51234.4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每个叶片上独立的变桨驱动系统、变桨控制系统、限位开关、角度编码器和滑环,所述的变桨驱动系统安装在机舱前部的轮毂内,其通信和动力是通过与机舱内的主控制系统相连的滑环来实现的;所述的变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机舱内主控制系统的指令分发给各驱动器,并将角度编码器、旋转编码器、限位开关和叶根传感器检测到的相关信号实时反馈给主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在叶根安装受力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叶片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受力并反馈给变桨控制系统,变桨控制系统给驱动系统发出相应的指令,从而达到单独修正桨距角的大小,是完全独立的变桨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060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10219605.9
申请日:2009-11-02
Applicant: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B21J9/20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特大型水压机活动横梁位置自适应预控方法,目的是针对这种特大型自由锻造水压机锻造过程的大压力、大惯性、品种多的特点,开发一种除具有正常的位置闭环控制外带有活动横梁位置自适应预控的方法,对锻件多品种、水压机锻造压力、惯性、控制阀组滞后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出一种预测控制运算模型,通过简单的工程算法对位置预控,从而解决水压机活动横梁在锻造过程中锻件尺寸精度的控制难题,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锻件多品种、大压力、大惯性、控制阀组滞后等影响控制锻造精度问题,减少了后续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及材料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