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粪产碱菌DQP3在降解苯酚与喹啉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11247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410341949.8

    申请日:201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 sp)DQP3及其降解苯酚喹啉双基质的应用。经16sRNA鉴定,该菌株属于粪产碱菌属(Alcaligenes faecalis sp),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9200。经优化培养条件,接菌量为10%、培养基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5℃、振荡器转速为150r/min时,DQP3降解同一基质中苯酚和喹啉的效率最高。向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100mg/L)和NH4NO3(200mg/L)作为外加C源和N源时,能够促进DQP3对苯酚和喹啉的降解速率,并且以喹啉作为碳源时的降解效率比其作为氮源时的效率更高。固定化载体筛选试验研究表明用1g/dL的PAC、7g/dL的PVA和3g/dL的SA制成PVA‑SA‑PAC凝胶小球作为载体固定DQP3,对废水中苯酚和喹啉的去除效果最好。在9h内将300mg/L的喹啉浓度降低70%,24h内能够将500mg/L的苯酚降低80%。

    一种光学主镜电磁支承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512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11630.1

    申请日:2017-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1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主镜电磁支承装置及其方法,由电磁支承部分、电磁导向部分及状态监测部分组成;电磁支承部分主要由支承体、电磁铁、永磁体、上缸体、下缸体等组成,用于提供光学主镜所需支承力;电磁导向部分由电磁铁、永磁体、连接螺栓、永磁体安装座、连接螺栓等组成,用于引导支承体直线运动,并为支承装置提供径向刚度;状态监测部分由承重传感器、激光测微仪以及传感器固定件等组成,用于监测和反馈电磁支承装置状态参数,用以实时控制和调节支承装置。该光学主镜电磁支承装置用于在大口径光学主镜加工过程中,为主镜提供多点相等的精准可调支承力和支承高度,可完全消除传统支承装置内部存在的机械阻力,具有精度高、可调节、零泄漏等优点。

    一种光储DC-DC变换器的复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105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89616.X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DC‑DC变换器的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离散域下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接着设计具有期望滑动模态的变换器滑模预测模型,然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反馈校正和滚动优化的控制规则,通过选取合适的模型预测函数得到开关管的控制状态预测值,进行比较预测值选取最优开关状态,得到最优的开关管控制信号,最后,优化设计变指数的趋近律,保证理想滑动模态良好动态品质以及渐进稳定性,确保在有限时间内,从初始状态出发的运动轨迹能够到达并稳定在先前设计的理想滑动模态上。本发明不仅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提高输出稳定性和抗扰动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一种基于直流微电网孤岛运行下的双层补偿下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03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57827.3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微电网孤岛运行下的双层补偿下垂控制方法,具体为:1、采集每个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电,电感电流以及母线电压;2、调整下垂系数,从而消除变换器输出端口到直流母线上的线路阻抗对电路的影响,根据下垂系数计算出变换器i的一次电压控制分量ΔUki,3、建立平均电压观测器,将平均电压观测器输出的估计值与额定电压进行做差,送入PI调节器后得到二次控制电压分量ΔUVi;4、将变换器i的输出电压参考值减去ΔUki,再加上ΔUVi,得到最终的输出电压参考值Udci_ref*;5、将Udci_ref*经电压电流双闭环调节后得到占空比,再经SPWM调制,得到驱动信号。本发明增强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一种三电平PWM整流器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32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69602.8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平PWM整流器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PWM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当中,通过引入无模型控制思想得到PWM整流器的状态方程,并将超局部模型方程中的非线性部分采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观测,之后通过构建的价值函数选择出第一个最优电压矢量V1的基础上,选择零矢量作为第二个作用矢量,通过电流参考值、参考电压矢量和价值函数确定第三个最优电压矢量V2,将三个电压矢量以及对应的作用时间输出,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运用于PWM整流器控制系统当中,具有系统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的技术优势的同时,兼具降低交流侧电流THD值和电压矢量的幅值、方向均可调的优势。

    一种多场可视化的采动相似模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4092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910643286.8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可视化的采动相似模型实验装置,它涉及力学、传热学、实验和采矿领域,它是以工字形中空结构箱体为框架的封闭式结构。箱体顶部通口连接加压装置,内置实验体,箱体的底部通口外接收集装置。箱体侧壁竖直钻有通水渠且水平钻有与通水渠相通的通水螺丝孔,通水渠连接水流控制装置。通水渠内置注液装置以模拟煤气化。箱体内置液压枕以模拟采动层。箱体角度控制装置夹持箱体,改变箱体倾角。模拟材料采用原位一致材料并进行颗粒配比。本发明适用性较强,通过调节螺栓、液压枕、矩形气囊、注液种类和流速以及箱体倾角,可分析得到不同开采形式、地质条件的原位岩土体的岩层位移场、应力场和裂隙场等多场可视化的演化规律。

    一种微流控芯片自动夹紧和插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94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24177.3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自动夹紧和插管装置及方法,属于微流控芯片安装领域。适用的微流控芯片其内部设有流道分选结构,流道分选机构的入口和出口处设有导流用的管路;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夹紧平台,夹紧平台上方通过插管机构固定架安装有插管机构。夹紧平台的四周突出体与插管机构固定架中部的突出体相互接触,保证夹紧平台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夹紧平台受到压力时只能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压力解除后,便可恢复原有位置,由对微流控芯片的自动夹紧、自动插管功能,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完成插管作业不损坏芯片,能对不同尺寸的微流控芯片进行夹紧固定、自动插管,在拆卸微流控芯片时,不会因为手动拆卸对微流控芯片造成损坏。

    一种多组分矿尘分选微流控芯片及其分类浓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13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123760.2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分矿尘分选微流控芯片及其分类浓度检测方法,属于矿尘浓度检测与微流控芯片领域。从上到下分别包括进气管、排气管I、排气管II、排气管III、磁铁I、定位销组、亚克力板I、上基底、矿尘分离通道层、下基底、磁铁II、亚克力板II,矿尘分离通道层中高宽深比的矩形直流道首端为进气口,通过磁铁辅助,弯曲流道出口排出铁磁性矿尘颗粒,缩扩流道出口排出大非铁磁性矿尘颗粒,缩扩流道出口排出小非铁磁性矿尘颗粒;使用激光检测技术对富集不同矿尘颗粒透明容器进行矿尘浓度检测。其能够完成铁磁性矿尘颗粒与非铁磁性矿尘颗粒以及不同尺寸大小的非铁磁性矿尘颗粒的分离、富集工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电磁导向的光学主镜支承液压缸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907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411240.4

    申请日:2017-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5/10 B66F7/14 F15B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导向的光学主镜支承液压缸及其方法,由电磁导向装置、无摩擦力隔膜液压缸及调高装置组成;电磁导向装置由电磁铁、永磁体等组成,用于约束和引导液压缸活塞直线运动;无摩擦力隔膜液压缸由上缸体、下缸体、活塞件等组成,用于提供光学主镜所需支承力;调高装置主要由底座、紧定螺钉、连接螺栓、升降台及套筒等组成,用于调节液压缸安装高度,光学主镜支承液压缸用于在大口径光学主镜加工过程中,采用多个支承装置分布式支承方式,为主镜提供多支承点的支承力,消除支承液压缸工作过程中因约束活塞而产生的附加阻力,具有精度高、活塞径向刚度可调、可控性强、高度调节范围大、操作方便、消除传统约束方法产生的误差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