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作业区域边界点和无人直升机位置点绘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8637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002048.6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作业区域边界点和无人直升机位置点绘图方法,根据无人直升机机载GPS模块和手持GPS设备传到移动设备上的经度和纬度信息,确定一个合适的坐标转换系统,将手持GPS设备传过来的经度和纬度表示的农田作业区域边界点,正确地表示成包含刻度的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并且在移动设备的屏显程序上绘制出农田作业区域边界,将无人直升机的机载GPS模块传过来的经度和纬度表示的点,转换到农田作业区域所在的二维直角坐标系当中,绘制无人直升机飞行的实时航迹。本发明方法绘制出的农田作业区域边界精度极高,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大大降低了无人直升机操控手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无人直升机的飞行安全系数,从而提高了机械作业的效率。

    一种具有自主超声探测能力的仿壁虎机器人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18850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11842.1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李凯 杨斯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仿壁虎机器人设计,涉及特种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仿壁虎机器人是同时具有四足机器人和爬壁机器人的结构及优点的一种特种仿生机器人,其在航空航天、侦查、灾难搜救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使其能正常在复杂地形及多种场合进行探索工作,本发明主要研究其移动技术和吸附方式,进行硬件系统进行设计,包括机械本体、电机、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等,机械本体包括机器人的躯干结构、腿部结构、足部吸附结构以及头部和尾部结构。然后对机器人进行静力学及动力学仿真,针对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对应优化设计方案。最后设计机器人控制系统,完成其直线行走功能及避障功能。

    一种基于物理约束的铣削稳定性不确定性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8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400860.X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约束的铣削稳定性不确定性表征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多次模态锤击实验测定了刀尖的固有频率和阻尼参数。然后,进行了多组铣削实验和不同轴向切深实验,以计算切削力系数和记录颤振现象。这些数据被用于构建近似贝叶斯模型的先验分布。接下来,通过全局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对铣削稳定性最为显著的关键输入参数。采用近似贝叶斯方法对这些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定量,并引入了随机切削实验数据进行物理约束。最后,使用序贯蒙特卡洛方法将参数不确定性传递到铣削稳定性图计算模型中,得出最佳估计值和不确定性。这一方法有望提高铣削加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同时也可减少实验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一种非光学接触异质材料高强度超快激光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4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6389.0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微纳加工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非光学接触透明/金属异质材料的高强度超快激光焊接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超快激光在透明材料表面烧蚀制备微槽,通过腐蚀方式改善表面润湿角;将非光学接触透明材料和金属材料叠放,透明材料微槽表面与金属上表面相对,并由夹具夹持;超快激光焦点位于异质界面中间并开启,金属材料受热膨胀并熔融,膨胀与熔融物质流动与溅射下均匀铺展至透明材料微槽左右,同时高温金属熔融物通过热传导加热并融化透明材料,从而实现异质材料的高效互融或结合;超快激光按照指定路径进行焊接,最终实现样品焊接。该方法提高了非光学接触透明/金属异质材料焊接的强度与稳定性。

    一种复杂曲面金属构件的磁流体柔性冲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443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202224.6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金属构件的磁流体柔性冲压成形装置及方法,成形装置包括:凹模,具有凹模腔;柔性支撑机构,矩阵排列于所述凹模腔底部,包括第一线圈组件;所述凸模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模腔对应的磁流体结构和位于磁流体结构上方的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第二线圈组件矩阵排列设置;压边圈,滑动套设于所述凸模,用于配合所述凹模对金属板边缘施压。本发明磁流体结构可根据磁场的变化而改变弹性模量,通过调节各个位置的第二线圈组件与所述第一线圈组件的电流来调节磁场大小,实现磁流体结构不同位置的弹性模量的调节,来适配对应位置的工件的变形量大小和应力变化要求;从而满足复杂曲面构件压力成形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应力变化要求。

    适用于汽车车身的6XXX铝合金及车身板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05569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141761.3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李凯 鲁强 杜勇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车身的6XXX铝合金及车身板制备工艺,所述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下述组分:镁0.9~1.3%,硅0.70~1.0%,锰0.45~0.6%,铁0.15~0.3%,铜0.45~0.5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量小于等于0.06%。其制备工艺,包括熔铸、均匀化热处理、轧制、固溶热处理、预时效热处理、自然时效处理,二次人工时效热处理。本发明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制备工艺以及热处理方法,降低室温放置后的板材强度,同时保证烤漆时效后强度较大比例地提升。该工艺方案为熔铸、均匀化、热轧冷轧得到合金板材;对板材进行固溶处理之后引入预时效,得到可用于车身板材料的成品铝合金板材。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到成本低、质量高、可室温储存及运输、成形性能好的铝合金板材。板材在经过变形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后,强度及塑性均较高。

    细小颗粒工业固体废物的筑堆工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5467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437259.7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Y02P10/238

    Abstract: 一种细小颗粒工业固体废物的筑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细小颗粒工业固体废物筛分成若干个粒级;将分级后的工业固体废物根据设定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进行级配并混匀,然后进行熟化,得到级配散体;采用上述级配散体进行薄层筑堆。前述的筑堆工艺在生物堆浸中的应用方式包括:在铺设好最底层和防渗层后,再铺设一层粗砂作为底层,在该底层上分别以粒径为10~15mm和5~10mm的矿石作为一级缓冲层和二级缓冲层,然后以前述筑堆工艺进行筑堆,筑好堆后采用稀硫酸溶液进行预先喷淋,待喷淋渗出液pH稳定到1~2后接入微生物,开始进行生物浸出。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堆浸体系的渗透性、保证渗流均匀、且有利于微生物生长。

    中厚倾斜破碎矿体脉内采准无间柱连续分段充填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8579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94911.1

    申请日:2011-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厚倾斜破碎矿体脉内采准无间柱连续分段充填法,将矿块划分为多分段、小矿房的盘区结构,即在盘区内划分分段,分段内不留间柱,划分连续回采单元;盘区斜坡道布置在矿体上盘,分段巷道即凿岩出矿平巷布置在脉内;盘区内各分段巷道相互连通,无轨设备调运灵活方便;回采前采场中央切割上山和采场上向扇形中深孔施工好;多分段采场凿岩、爆破、支护、出矿、充填平行作业;同一分段采场采用从盘区两翼向中央后退的无间柱连续回采方式,且回采工艺按顺序分开进行;采空区用尾砂或废石充填。本发明是一种低采准比、低贫损、高效率、回采安全的适合中厚倾斜破碎矿体的无间柱连续分段充填法。

    一种低轨卫星测控轨道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86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7969.X

    申请日:2025-04-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轨卫星测控轨道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星载GNSS伪距观测值和GNSS广播星历,通过伪距单点定位算法解算得到低轨卫星的自定位结果;当伪距单点定位使用的GNSS卫星数低于第一阈值,或定位历元的卫星空间分布特征值大于第二阈值,剔除对应的自定位结果;采用滑动窗口对过滤后的自定位结果进行多项式拟合,剔除拟合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自定位结果,然后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优化后的自定位结果;结合动力学拟合方法进行定轨,得到最终的低轨卫星测控轨道。本发明计算成本较低且实时性好,摆脱了地面站的依赖,受低轨卫星轨道机动的影响较小,可反映较为精确的卫星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