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4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2222.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32/33 , C01B32/348 , H01G11/34 , H01G11/44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比电容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原煤和磷酸二氢钾按质量比为1:2‑3混合均匀后,置于马弗炉中,氮气氛围下,经350‑450℃预炭化,再在750‑850℃煅烧1‑2h,冷却、洗至中性,即得,得到高比电容煤基活性炭。本发明制备的煤基活性炭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比电容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9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171340.4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地热系统储层温度分布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搭建地热数值模拟计算模型,设定模型参数,模拟计算得到采热过程中岩石基质的温度场;根据对生产温度的最低需求构建失效区域的判别式,当所述岩石基质的温度场中岩石基质温度低于生产温度的最低需求时,判别式的值为1,否则,判别式的值为0;对判别式进行积分求得失效区域大小;将失效区域大小与地热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区域总大小相比,得到评价储层温度分布的无量纲指标,以该无量纲指标评价储层温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6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171311.8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参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构建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模型;S102、输入冷却塔‑热泵机组承担的冷负荷比例、关键环境参数至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模型得到第一综合供冷系数;S103、建立冷负荷比例、关键环境参数与第一综合供冷系数的关系式;S104、根据目标建筑所在地的逐时的关键环境参数、冷负荷比例,得到逐时的第一综合供冷系数,并得到平均综合供冷系数;S105、建立平均综合供冷系数与冷负荷比例的关系式;S106、根据平均综合供冷系数与冷负荷比例的关系式得到平均综合供冷系数的最大值,及所述平均综合供冷系数的最大值对应的冷负荷比例。该方法可以预测系统的合适的冷负荷比例,使得系统配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1341.9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21B47/00 , G01D21/02 , G01K7/02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N3/126 , E21B47/07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热裂隙储层优势流动路径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裂隙储层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在所述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中的注入井和产出井之间构造两条贝塞尔曲线,将两条所述贝塞尔曲线封闭,形成优势流动区域;将所述两条贝塞尔曲线的控制点和权重作为遗传算法的反演变量,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确定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反演变量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控制点的最优值和权重的最优值;将控制点的最优值和权重的最优值代入贝塞尔曲线,得到优势流动路径。该方法能准确的预测优势流动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71318.X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8/2433 , G06N3/126 , G06N3/006 , G01V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热异常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井筒的初始温度样本数据;对初始温度样本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反演数据集;确定初始地热异常数据的范围,对初始地热异常数据的范围进行初代随机编码得到初代个体,利用遗传算法对初代个体优化,得到最优个体;遗传算法的个体适应度评价函数根据修正反演数据集确定;将最优个体进行反向编码得到最终地热异常数据。本方法在对地热异常进行探测时,工程勘测手段减少,探测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09581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21207.0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频分配和功率控制联合优化的导频污染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收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2)接收上行数据信号,进行信号检测;(3)根据推导渐进的信干噪比SINR表达式,建立最大化最小频效优化目标;(4)根据优化目标,利用WGC-PD-UPC算法进行导频分配和上行功率控制优化,该算法主要采用交替迭代的方法,在迭代过程中,首先固定大尺度衰落因子进行上行功率控制优化,然后固定上行发射功率进行导频分配优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频分配和上行功率控制联合优化的方法,在计算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系统中的最小频效,从而大幅提高了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49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326241.4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C08L23/08 , C08L75/14 , C08L83/04 , C08K3/08 , C08K5/10 , C08K5/07 , C08K3/04 , C08F283/00 , C08F255/02 , C08F222/14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固化3D打印的导电光敏树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有以下组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5~4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5份、导电填料15~30份、钛酸酯偶联剂1~5份、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10~25份、二甲基聚硅氧烷0.5~5份、BYK-306流平剂0.5~5份、二苯甲酮2~10份。本发明中3D打印的导电光敏树脂是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基体,并添加了导电填料,同时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导电填料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导电性能,因而本发明的导电光敏树脂不仅保持有快固化效率的同时有很好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9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16306.X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余热利用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炭素单体炉的蓄热式余热利用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至少两个蓄热单元、管路、电捕焦油装置和控制系统;管路上设有两个四通换向阀,各蓄热单元适于通过各四通换向阀完成各蓄热单元的蓄热和放热;控制系统适于通过检测温度以控制各四通换向阀的开合和流量调节阀的开度;电捕焦油装置适于将低于设定温度的烟气或经过各蓄热单元的烟气进行分离。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蓄热式余热利用系统和控制方法。本发明的蓄热式余热利用装置通过多个蓄热单元对高温烟气实现放热,同时能够对天然气和空气实现蓄热,能够对高温烟气进行有效利用,提高炭素单体炉的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325035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2296438.X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A61B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可视的新型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磁定位系统,内窥镜,混合现实终端;其中电磁定位系统包括有定位线圈和磁场发生器;定位线圈固定于内窥镜的导管上,内窥镜通过数据传输线与PC机相连,电磁定位系统的数据输出端与PC机相连,PC机数据输出端与混合现实终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定位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来提供内窥镜导管使用过程中的实时位置和形态,该技术具有高精度,无辐射,无遮挡问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024743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677574.7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61M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控制喷药量的耳鼻喉护理用喷药装置,包括喷药装置主体、活塞、活塞杆和连接头,所述喷药装置主体右端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部,且喷药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并且活塞位于活塞杆的内端,同时活塞杆的外端与推板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中部设置有滑动口,所述喷药装置主体的左端通过连接头与给药管相连接,且给药管的外端设置有喷药头,并且喷药头上设置有喷药孔,同时喷药头内部靠近给药管的一端设置有分散网。该便于控制喷药量的耳鼻喉护理用喷药装置,可是实现定量对患者耳道内、鼻腔内或咽喉处进行喷药处,并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患处的喷药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