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6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81839.1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 , B61L27/10 , G06Q10/067 , G06Q50/40 , G06N5/01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仿真领域,特别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行为特性估计方法。获取并分析处理出行数据;采用带约束的广度优先算法搜寻OD对间满足最大换乘次数约束的可行路径集;重构乘客出行链;通过路径时间相似度指标将无换乘单路径和单换乘单路径乘客分配到列车上去,进而得到两类出行乘客的出行链;以列车到站时间的标准差作为乘客在站台候车时间的标准差,计算得到乘客进出站步行时间分布和换乘步行时间分布。本发明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行为特性估计方法,能够准确地估计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所有站点的进出站步行时间分布、换乘站各换乘方向的换乘步行时间分布、各站点候车时间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5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1255861.0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N3/045 , G06N3/08 , G06F17/18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环境影响的城轨电气设备可变检修周期制定方法,该方法基于K‑S检验方法选择设备故障概率分布模型的最优拟合分布函数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分布参数,得到不同环境影响下的设备故障概率分布模型;基于神经网络获得环境变量与分布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一定环境影响下的设备故障条件概率分布模型;最后以可靠度为约束制定城轨电气设备的可变检修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88218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428195.4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T17/05 , G06V10/26 , G06V10/46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感知系统的语义地图构建方法,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解决了无人驾驶技术中单车感知范围较小语义地图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利用车路协同感知的思想将车端和路侧感知设备检测的交通参与者数据进行匹配融合;利用RangeNet++网络对点云进行语义分割,再通过LeGO‑LOAM算法建立点云地图。对道路全量交通参与者进行检测识别,不仅能够为单车实时构建点云语义地图,还能够融合各车的点云语义地图形成大范围的语义地图,供区域内行驶的所有车辆使用,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且该方法所构建的地图算法结构简单,语义信息丰富,建图范围大,误差小,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982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249410.4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3H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弯曲耦合共振的扭转式微机械谐振器,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设置在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上方的活动极板,所述活动极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扭转支撑梁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扭转支撑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固定支撑连接,两个固定支撑间隔设在衬底上,两个所述扭转支撑梁结构尺寸相同且沿长度方向的轴线重合,活动极板为矩形或圆形,扭转支撑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扭转支撑梁和活动极板的材料相同,活动极板的扭转振动固有频率与扭转支撑梁的弯曲振动固有频率相等。本发明所需的驱动力小,因此能用更小的驱动力获得相当大的振幅,节省了驱动能量,显著降低了驱动要求、提高了谐振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87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01832.2
申请日:2024-05-15
IPC: B62D13/00 , B62D6/00 , B62D137/00 , B62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挂车主动转向的铰接式车辆横摆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前馈控制器根据牵引车和挂车的运动微分方程、前轮转角输入与稳态条件求解挂车的前馈控制转角,通过铰接式车辆系统状态方程求解稳态运动状态,反馈控制器根据当前车辆状态与稳态运动状态的误差,通过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求解出挂车的反馈控制转角,控制器输出挂车前馈控制转角和反馈控制转角加和后的挂车转角,挂车转向执行机构实现控制器输出的挂车转角。本发明能够提升铰接式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有效抑制铰接式车辆在中高速工况行驶时挂车的摆振现象,使车辆系统具有足够的稳定裕度,同时一定程度上辅助铰接式车辆实现转向,提升铰接式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13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0438690.8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60W50/00 , B60W30/02 , B60W30/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车辆纵向跟随分层式控制系统及方法,基于滑模控制的车辆纵向跟随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车辆编队跟随的数学模型,采用前车跟随式信息流拓扑结构和固定车头时距跟车策略;建立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发动机模型以及制动执行器模型;设计上下位控制器,上层控制负责实现车辆纵向间距误差的快速稳定收敛和期望加速度的计算;下层控制基于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节气门开度和轮端制动压力的控制调整车辆的纵向运动状态,实现对期望加速度的稳定跟踪。本发明能有效保证车辆编队的稳定性,通过趋近律参数优化,削弱系统抖振并加快误差收敛,在保证良好控制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了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89597.8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M50/333 , H01M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拉伸弹簧的电池防爆阀,包括包括阀体、阀盖、挂钩螺钉、拉伸弹簧、密封件和防水透气膜。阀体上开有安放拉伸弹簧的孔或槽,将拉伸弹簧放置在孔或槽中,以有效阻止粉尘堵塞弹簧;拉伸弹簧与阀盖的连接是采用挂钩螺钉,将拉伸弹簧一端钩在挂钩螺钉的挂钩上,拉伸弹簧与阀体的连接也可以采用挂钩螺钉,或在阀体结构上一体成型有钩状或环状的结构。该电池防爆阀的工作方式为:在低压情况下,拉伸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阀体与阀盖紧贴密封,气体可以通过位于阀盖上的防水透气膜进行内外交换;在高压爆破情况下,作用在阀盖下方的气压产生的作用力克服拉伸弹簧的弹力,将阀盖顶开。通过设计拉伸弹簧参数,实现可调的开启气压。
-
公开(公告)号:CN117523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57111.8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点交叉口实时自适应信号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车路协同环境布设,并采集交叉口上游车辆离去流率;其次,利用动态车队离散模型估计交叉口进口道车辆到达数据;然后,根据NEMA相位规则构建预测时间区间内全局最优信号配时GOST搜寻算法;最后,利用GOST优化算法搜寻预测时间区间内的最优信号配时方案。本发明能够在车路协同环境下对单点交叉口进行自适应信号控制,减少交叉口车辆排队延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525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1048400.0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方案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通过轨道交通的AFC数据研究乘客的到站规律、重现乘客的出行链,然后用对抗神经网络生成轨道交通线网的OD矩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轨道交通的线网仿真模型,建立列车调整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和学习;列车运行方案调整系统利用训练好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进行列车运行方案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811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40522.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IPC: B60K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于减速型轮毂驱动总成的动力传递及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输出轴、太阳轮、支撑架、法兰、锁紧螺母,太阳轮、圆锥滚子轴承、轴承隔套、油封依次套设于输出轴,支撑架套设于轴承和轴承隔套的外圈,法兰通过花键与输出轴进行连接,锁紧螺母在输出轴右端锁紧。太阳轮通过花键与电机总成相连,输出轴通过螺栓与车轮轮毂相连接,实现驱动扭矩转递。通过法兰与外部制动器的螺栓连接实现制动扭矩向输出轴以及车轮轮毂的传递。本设计结构紧凑、扭矩传递路径直接、可靠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