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50096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987502.9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H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振动高效双导管桨前节能装置,包括两第一径向导叶、一第一圆弧导管、一第二圆弧导管和若干第二径向导叶:第一径向导叶沿一艉轴的径向布设且第一径向导叶的第一端固定于艉轴的外围;第二径向导叶沿艉轴的径向布设并位于两第一径向导叶之间,第二径向导叶连接艉轴的外围或通过第一圆弧导管和/或第二圆弧导管连接第一径向导叶;第一圆弧导管和第二圆弧导管分别连接第一径向导叶和第二径向导叶或连接至少两第二径向导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振动高效双导管桨前节能装置,能够充分利用船舶尾部伴流场的水动力特点,提高节能效果,且结构可靠性大大增加,降低了出现结构破坏和共振的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440823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20007849.6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H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转桨前后桨桨毂连接结构,包括共轴设置的前桨、后桨;前桨由船体内部的燃气轮机或电机驱动,后桨由其尾部的电动机吊舱驱动;前桨包括前桨桨叶、前桨桨毂、前桨桨帽;后桨包括后桨桨毂、后桨桨叶;后桨桨毂、前桨桨帽、前桨桨毂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后桨桨毂与前桨桨帽的母线为一段连贯的正弦曲线段,其中后桨桨毂直径大于前桨桨帽的直径;正弦曲线段曲线首尾端的切线与螺旋桨的轴线平行;当驱动前桨的主机工作时,前桨桨毂带动前桨桨叶及前桨桨帽转动,前桨桨叶产生推力,同时向后推出旋转尾流,前桨桨毂附近流动贴合前桨桨帽流向后桨桨毂;驱动后桨的电动机工作时,后桨桨叶转动回收前桨旋转尾流,从而回收能量,前桨桨帽的来流平顺流过。
-
公开(公告)号:CN205327351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129080.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2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船舱室结构,包括外舱外壁(1)、外舱内壁(2)、内舱外壁(3)、支撑支柱(5);外舱外壁(1)呈方形或多面体形,固定连接在主船体上,外舱内壁(2)呈球形,支撑支柱(5)固定设置在外舱外壁(1)与外舱内壁(2)之间,使两者固定连接;外舱内壁(2)上均匀固定布置球体支座(7),球体支座(7)内部设有支撑球(4),支撑球(4)对其内侧的呈球形的内舱外壁(3)进行支撑,支撑球(4)在内舱外壁(3)的摩擦力作用下可在球体支座(7)内部任意向转动;内舱外壁(3)底部设有加重块(6),在船舶运动过程中,内舱外壁(3)所包围的居住空间由于底部加重块(6)的原因,始终垂直向下,居住空间成为一个自持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