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8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710674993.4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种和菌株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该DNA条形码能够准确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该菌株从易混淆的菌株或同物种内其他菌株中鉴定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8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710674836.3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种和菌株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该DNA条形码能够准确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该菌株从易混淆的菌株或同物种内其他菌株中鉴定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810321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611048837.9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69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种和菌株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组合物、DNA条形码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DNA条形码组合物,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第一DNA条形码、如SEQ ID No.2所示的第二DNA条形码、如SEQ ID No.3所示的第三DNA条形码、以及如SEQ ID No.4所示的第四DNA条形码,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DNA条形码来源于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菌株的基因组。该DNA条形码能够快速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该菌株从易混淆的菌株或同物种内其他菌株中鉴定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12806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126852.4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抛撒机,属于茶叶加工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叶抛撒机,包括:输送单元、解散单元、抛撒单元以及移动单元。其中,输送单元设置在底板上,解散单元设置在输送单元一侧,抛撒单元设置在底板上,且设置在解散单元下方,与解散单元相连,移动单元设置在底板靠近外部一侧。通过输送单元将茶叶送入解散单元,再由解散单元将茶叶解散后送入抛撒单元,之后由抛撒单元和移动单元配合,将解散后的茶叶抛撒出外部,并使茶叶均匀地摊开在晾晒处,实现了抛撒茶叶的自动化,提高了抛撒茶叶的效率,且能够使茶叶均匀地摊开在晾晒处进行晾晒,进而提高成品茶叶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8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710656798.9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69 , C12Q1/04 , C12N15/3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种和菌株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该DNA条形码能够准确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该菌株从易混淆的菌株或同物种内其他菌株中鉴定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96997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1010650.4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发酵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黑曲霉菌种;2)提供埃莫森罗萨氏菌菌种;3)将茶叶潮水至含水量为基于茶叶干重计为35重量%至65重量%,然后灭菌,从而提供发酵用茶叶培养基;4)利用所述黑曲霉菌种和所述埃莫森罗萨氏菌菌种的组合对所述发酵用茶叶培养基进行发酵,从而得到发酵茶。本发明还提供了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发酵茶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黑曲霉和埃莫森罗萨氏菌的组合来发酵茶叶,发挥了两种菌种的优势,使得发酵更稳定安全,发酵周期短,物质转换化充分。
-
公开(公告)号:CN10952714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865124.X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23F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物普洱茶混合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茶叶和水得到茶叶浓缩汁,谷物和水得到谷物糖化汁;将发酵剂加入茶叶浓缩汁和谷物糖化汁的混合液中发酵后,加入低聚糖调节糖度得到。本发明的谷物普洱茶混合发酵饮料将谷物发酵成谷物糖化汁,再和茶叶浓缩液混合,利用食品级有益菌群进行发酵,获得酸甜可口、风味协调、兼具有乳香、醇香等多种复合香味、营养极其丰富的保健型混合发酵饮料。这种发酵饮料改善了谷物和茶叶各自的口感,其中的功能性低聚糖既可以用来调节甜度,又有利于体能双歧杆菌等有益肠道菌群的繁殖。该发酵饮料的制备工艺简捷,发酵控制可行,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402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656799.3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种和菌株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该DNA条形码能够准确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该菌株从易混淆的菌株或同物种内其他菌株中鉴定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9402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655763.3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种和菌株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该DNA条形码能够准确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该菌株从易混淆的菌株或同物种内其他菌株中鉴定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9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295232.8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种和菌株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NA序列、一种用于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该DNA条形码来源于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菌株的基因组,并且包含根据本发明所述的DNA序列,并且该DNA条形码的长度为500bp‑2200bp,优选为500bp‑1500bp,更优选为500bp‑1000bp。该DNA条形码能够准确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该菌株从易混淆的菌株或同物种内其他菌株中鉴定出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