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6655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710584177.4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干保护剂、用其制备普洱茶用直投式冻干菌剂的方法与应用,该冻干保护剂,在制备普洱茶发酵用直投式冻干菌剂中使用,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5‑15wt%生茶汤、0.5‑10wt%蔗糖和余量的水;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8%‑12%生茶汤、4‑8%蔗糖和余量的水;更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10wt%生茶汤、6wt%蔗糖和余量的水。用本发明的冻干保护剂和方法制备得到的菌剂活菌含量高,存活率高,作为发酵剂时接种量小,能直接使用,避免了繁冗的扩大培养过程,既节约劳动力,缩短生产周期,又可有效地防止菌种在逐级扩培过程中污染及退化,保存管理方便,产品品质稳定,经简单复水处理后可直接作为种子菌株发酵普洱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8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710674836.3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种和菌株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该DNA条形码能够准确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该菌株从易混淆的菌株或同物种内其他菌株中鉴定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560285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410680966.4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普洱茶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淡紫拟青霉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淡紫拟青霉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MCC 70004菌株,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8680。将本发明的淡紫拟青霉菌株应用于普洱茶的渥堆过程中,可以得到红浓、且口感温润的普洱茶茶汤,同时该菌株还可以降解普洱茶原料中残存的农药,提高普洱茶的农药残存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602853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410680525.4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普洱茶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埃默森罗萨氏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埃默森罗萨氏菌株为埃默森罗萨氏菌(Rasamsonia emersonii)TMCC 70008,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8684。将本发明的埃默森罗萨氏菌株应用于普洱茶的渥堆过程中,具有提高普洱茶品质和稳定普洱茶质量的作用,并且明显缩短了普洱茶的生产周期,非常适合应用于普洱茶的加工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8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74836.3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2600/166 , C12Q2563/1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种和菌株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该DNA条形码能够准确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该菌株从易混淆的菌株或同物种内其他菌株中鉴定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55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710584177.4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干保护剂、用其制备普洱茶用直投式冻干菌剂的方法与应用,该冻干保护剂,在制备普洱茶发酵用直投式冻干菌剂中使用,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5-15wt%生茶汤、0.5-10wt%蔗糖和余量的水;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8%-12%生茶汤、4-8%蔗糖和余量的水;更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10wt%生茶汤、6wt%蔗糖和余量的水。用本发明的冻干保护剂和方法制备得到的菌剂活菌含量高,存活率高,作为发酵剂时接种量小,能直接使用,避免了繁冗的扩大培养过程,既节约劳动力,缩短生产周期,又可有效地防止菌种在逐级扩培过程中污染及退化,保存管理方便,产品品质稳定,经简单复水处理后可直接作为种子菌株发酵普洱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54887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410781492.2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以产生γ‑氨基丁酸的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TMCC 70009 CGMCC No.8685。实验证明,将该菌株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一方面可显著缩短发酵周期,发酵周期可缩短至3‑4周,另一方面确实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用该菌株发酵生产的普洱熟茶的茶汤具有清新花香、滋味醇和、层次丰富,不仅弥补了传统普洱熟茶滋味平淡、香气不明显的不足,使普洱熟茶的品质在香气、汤色、滋味上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高达1.5‑2.2%(质量/质量百分比浓度),使普洱熟茶不仅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脑功能、增强长期记忆及提高肝、肾机能等作用,同时也由于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较高,避免了咖啡碱的兴奋刺激作用,利于安神睡眠。本发明对普洱茶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基础,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67093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667800.9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栓菌菌株及其应用,以及加工普洱茶的方法。所述毛栓菌菌株为毛栓菌(Trametes hirsute)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8752。该菌株可用于普洱茶的加工。所述加工普洱茶的方法包括将分离纯化的毛栓菌(Trametes hirsute)的菌体接种于大叶种晒青毛茶中,进行发酵培养。本发明能够使普洱茶的发酵品质在人工发酵条件下更易控制,发酵品质更稳定,可得到感官品质提高的普洱熟茶。此外,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普洱茶内含物质的转化,增加普洱茶的药理和保健功能,并且能够缩短发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6997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1010650.4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发酵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黑曲霉菌种;2)提供埃莫森罗萨氏菌菌种;3)将茶叶潮水至含水量为基于茶叶干重计为35重量%至65重量%,然后灭菌,从而提供发酵用茶叶培养基;4)利用所述黑曲霉菌种和所述埃莫森罗萨氏菌菌种的组合对所述发酵用茶叶培养基进行发酵,从而得到发酵茶。本发明还提供了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发酵茶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黑曲霉和埃莫森罗萨氏菌的组合来发酵茶叶,发挥了两种菌种的优势,使得发酵更稳定安全,发酵周期短,物质转换化充分。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29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781321.X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 adeninivorans)TMCC 70007CGMCC No.8683。将该菌株用ISP 2培养基在35℃下液态培养5天,测得其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达1800U/mL,其高活性的多酚氧化酶能显著提高发酵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成分的转变效率,增加茶褐素的含量,茶褐素含量高有助于提高茶叶的保健功效品质。实验证明,将该菌株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确实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用该菌株发酵生产的普洱熟茶的茶汤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明显、滋味顺滑、略带甜感,不仅使普洱熟茶的品质在香气、汤色、滋味上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使茶褐素的含量高达16%-18%(质量/质量百分含量)。本发明对普洱茶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基础,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