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5406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1306730.9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刘召壹 张勇 杜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一次性可抛电极上制备了氮化铁纳米片阵列,利用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对氨基的高吸附活性,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相继在氮化铁纳米片阵列上直接相继制备了含有电子媒介体的聚多巴胺薄膜和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将模板分子洗脱以后,原来的模板分子的位置变为了空穴,即洗脱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此,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便制备完成。

    一种菊酯类杀虫剂电化学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5405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1306722.4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张勇 刘召壹 魏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菊酯类杀虫剂电化学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一次性可抛电极上制备了铁钴双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阵列,利用其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活性氢氧基官能团,以及聚多巴胺的氨基官能团,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相继在铁钴双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阵列上直接相继制备了含有电子媒介体的聚多巴胺薄膜和以菊酯类杀虫剂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将模板分子洗脱以后,原来的模板分子的位置变为了空穴,即洗脱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此,一种菊酯类杀虫剂电化学传感电极便制备完成。

    一种四环类抗生素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5405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1306721.X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张勇 程荣琦 杜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环类抗生素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一次性可抛电极上制备了镍铁双金属氮化物纳米片阵列,利用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对氨基的高吸附活性,以及聚多巴胺的氨基官能团,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相继在镍铁双金属氮化物纳米片阵列上直接相继制备了聚多巴胺薄膜和原位包覆鲁米诺的以四环类抗生素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将模板分子洗脱以后,原来的模板分子的位置变为了空穴,即洗脱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此,一种四环类抗生素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便制备完成。

    基于姜黄素复合ZnO纳米粒子猝灭鲁米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950717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038073.2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杂化MoS2/Bi2S3纳米棒固载鲁米诺检测淀粉样β蛋白42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本发明中,MoS2/Bi2S3纳米棒不仅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而且可以通过金‑硫键固载大量的发光材料鲁米诺,增强发光材料的电化学发光强度。为了灵敏地检测淀粉样β蛋白42,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夹心型的猝灭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采用姜黄素‑ZnO纳米材料基于消耗超氧根自由基和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猝灭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根据不同浓度的淀粉样β蛋白42可以结合不同量的二抗标记物聚多巴胺@姜黄素‑ZnO,使得该传感器电化学发光强度变化不同。本发明对淀粉样β蛋白4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 pg/mL‑10 ng/mL,检测限为21 fg/mL。

    面向具有数据缺失UWB行人导航的自适应预估EKF滤波算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6949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886540.2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具有数据缺失UWB行人导航的自适应预估EKF滤波算法及系统,包括:通过UWB系统和惯性导航器件INS系统分别测量参考节点到目标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将两种系统测量得到的距离信息作差,差值作为数据融合算法所使用的滤波模型的观测量;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自适应EKF滤波算法进行改进,引入变量表示第i个信道的距离信息是否可用。一旦距离信息不可用,则对不可用的距离信息进行预估,以弥补不可用的距离信息,保证滤波器对位置误差的预估;在此基础上,将惯性导航器件INS测量得到的行人位置与EFIR滤波器得到的位置误差预估作差,最终得到当前时刻最优的行人位置预估。

    制备基于多级纳米氧化锌微球复合材料光电化学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918617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855945.X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级纳米氧化锌微球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β‑淀粉样蛋白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光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利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多级纳米氧化锌微球,并用三联吡啶钌敏化,增强其对可见光的吸收,随后,原位生长铈掺杂的硫化镉,得到光电信号显著增强且稳定的多级纳米氧化锌微球复合材料ZnO/Ru(bpy)32+/Ce‑CdS,以ZnO/Ru(bpy)32+/Ce‑CdS作为基底材料,以PS@CuS作为二抗标记物,PS@CuS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阻碍了光生电子的转移,而且PS@CuS与ZnO/Ru(bpy)32+/Ce‑CdS间对可见光的吸收竞争也会有效地降低光电流信号,这双重抑制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了传感器的检测限。再结合适配体优异的选择性,实现了对β‑淀粉样蛋白的高灵敏检测,这对β‑淀粉样蛋白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基于二氧化铈和纳米铂双增强鲁米诺发光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722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2010012011.7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铈和纳米铂双增强鲁米诺发光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在本发明中,采用鲁米诺luminol为发光体,双氧水H2O2为共反应剂,二氧化铈CeO2和铂纳米粒子PtNPs作为增强剂催化共反应剂H2O2产生更多的活性氧O2•-,达到双增强鲁米诺发光的效果。将lumino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包覆的金纳米星Au star@BSA进行复合,形成鲁米诺-金纳米星杂化的二抗Ab2标记物luminol-Au star@BSA-Ab2。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原PCT可以结合不同量的luminol-Au star@BSA-Ab2,引起传感器发光强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PCT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对PCT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 fg/mL-100 ng/mL,检测限为18 fg/mL。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