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钢种连铸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8619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52443.0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钢种连铸方法,包括:根据两个钢种的碳含量或合金元素含量确定连浇顺序,即确定前一大包和后一大包;将前一大包的钢水注入到中间包;当中间包内前一大包的钢水量为中间包总容量的10%~20%时,开始向中间包加入后一大包的钢水。该异钢种连铸方法使成分差异较大的两个钢种在同一中间包浇注时,混浇坯长度控制在6.5m内,提高了铸机的收得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热轧高强钢汽车板除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151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41778.8

    申请日:2016-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22 B21B37/74 B21B4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高强钢汽车板除鳞方法,板坯加热步骤:所述板坯在加热炉内依次经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加热至1200℃~1220℃后出炉,在炉时间≤180min,在所述均热段的均热时间≤30min,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二加热段出口的温度为1110~1150℃;粗轧步骤:所述板坯进入粗轧区进行粗除鳞和粗轧,形成中间坯;精轧步骤:精轧入口除鳞集管开启双排对所述中间坯在进行精轧除鳞之后,所述中间坯进入精轧机组进行精轧,其中,所述精轧除鳞的除鳞压力19~22MPa,控制所述中间坯在精轧入口温度为950‑1010℃。解决了现有除鳞方案应用在板坯中Si含量≥0.4%时仍然会存在红鳞缺陷的技术问题,进而消除了冷轧的连退及镀锌色差缺陷。

    控制微合金钢板坯角部横裂纹的二次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380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268120.X

    申请日:2014-06-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微合金钢板坯角部横裂纹的二次冷却方法,在铸坯出结晶之后至脱离弯曲段之前通过弱冷模式对铸坯角部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得铸坯角部温度不低于Ae3温度,在平衡状态下时,奥氏体与铁素体共存的最高温度;在进入矫直段之前,将弱冷模式转变为强冷模式,使得铸坯角部温度达到Ar3温度,即在铸坯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开始向铁素体转变的温度;进入矫直段后,继续采用强冷模式。本发明通过优化连铸板坯二冷模式控制,先通过弱冷模式获得尺寸更大且分布更为弥散的析出物,大大增强铸坯的塑性,然后通过强冷模式获得大比例的晶内铁素体,减小应力集中,进而大大降低了铸坯角部横裂纹发生的概率,简单易实现。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21126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52595.1

    申请日:2014-1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包括:平面区域和倒角圆弧面区域;平面区域位于中部;倒角圆弧面区域位于两侧边角部,垂直于水平侧边;在高度方向上,平面区域和倒角圆弧面区域均为倾角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铜板上部增加倒锥度以避免坯壳与铜板间形成空隙,使坯壳和铜板保持良好接触,并通过改变角部传热状态来提高矫直区连铸坯角部的温度,抑制了直角连铸板坯在弯曲矫直时角部的应力集中,不仅消除了连铸板坯角部裂纹的缺陷;而且还使倒角连铸坯的角部与附近区域的变形在轧制过程中趋近于一致,消除了轧后铜板边部的翘皮、细线等缺陷,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铸坯质量。

    一种圆柱取样装置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94496U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20295486.6

    申请日:2015-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柱取样装置,所述圆柱取样装置包括:壳体,为碳素钢材质,呈桶状,所述壳体的端口到底部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壳体的端口处设置有一止口;定尺套,为石英玻璃材质,所述定尺套固定于所述止口处;盖体,为马口铁冷轧镀锡板材质,固定于所述定尺套上;连杆,为碳素钢材质,固定于所述壳体上。通过将定尺套设置为石英玻璃材质,将所述壳体的端口到底部的内径设置为逐渐减小,使得所述样品易脱模,外形尺寸规整,可满足自动制样机按样品长度自动定位进行切割制样的需要,样品均匀性良好,无气缩孔,完全满足直读光谱分析用样要求,取样操作方法容易掌握,完全满足特种钢冶炼使用圆柱形样炉前直读分析结果作为产品判定依据的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