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预测插值重采样的时栅位移高速高精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1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9912.5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预测插值重采样的时栅位移高速高精度测量方法,属于位移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在单个行波信号的周期内采集嵌入式位置测量最近n个时间差Δt和定测头的周期T;根据采集的时间差Δt和定测头的周期T计算被测量x,并将计算得到的n个被测量x组成位置量序列;采用动态预测插值的重采样算法将位置量序列转换为等位移量间隔的序列,再将该等位移量间隔的序列输入脉宽调制单路中得到等空间脉冲。本发明通过将等时间采样转换为等空间采样,可以解决时栅传感器高速应用的时‑空不同步问题以及测量分辨力随速度变化的问题,拓展了时栅位移测量方法在全速度域内的应用。

    一种智能汽车个性化避障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04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4858.5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汽车个性化避障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车辆用户历史驾驶轨迹中的特征参数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识别对应的驾驶风格,并构建自动驾驶风险统一量化模型;获取周围行驶车辆信息,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观测周围行驶车辆状态,进行换道意图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生成车辆避障方式决策;根据自动驾驶风险统一量化模型计算横纵向的势场力,根据横纵向势场力设计横纵向避障控制方法,根据车辆用户的驾驶风格对设计的横纵向避障控制方法进行个性化约束;本发明通过建立考虑人车路环的统一风险场模型,并设计基于驾驶风格的个性化避障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自动驾驶难以融入人类驾驶生态的问题。

    一种轻质、高效的复合吸波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56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585797.2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效的复合吸波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波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效的复合吸波体,该吸波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具有若干个周期性阵列吸波单元,而吸波单元中上到下由金属超表面、磁导率可动态调控的磁敏材料介质层以及大于趋肤深度的金属背板构成,其中将具有屏蔽性能的磁敏材料作为介质层,用磁场对磁敏材料进行微观形状各项异性取向,增大磁导率,加强了对磁场的调控能力,进而增强了整个超材料吸波体吸收性能;同时金属超表面能够在入射电磁波激励下产生电谐振,可以调整吸波体的吸收带宽和峰值频率。

    基于轻量级残差U-net的反射光铁谱图像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736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086206.0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谱图像分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轻量级残差U‑net的反射光铁谱图像分割方法,包括: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U‑net,构建轻量级残差U‑net;采集铁谱图像,对采集的铁谱图像进行筛选;采用自动标记方法对反射光铁谱图像进行标记,得到轻量级残差U‑net的训练数据集;用训练数据集训练轻量级残差U‑net,得到训练好的轻量级残差U‑net;用训练好的网络分割任意的反射光铁谱图像。受过训练的网络能够实现反射光铁谱图像的准确分割,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本发明解决了在有气泡干扰、光照不均匀情况下反射光铁谱图像分割问题,表面颜色特征复杂的磨粒也能准确分割。

    一种传感执行一体化吸盘抓取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71243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86224.4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自动化作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传感执行一体化吸盘抓取机构,包括吸盘本体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气孔,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吸盘本体的顶端连接;所述吸盘本体包括基底层和导电层,所述基底层包括上基底层和下基底层,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上基底层和下基底层之间,所述导电层包括多个导电单元,多个所述导电单元沿基底层的周向分布,多个导电单元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形成惠更斯电桥。本发明能够感知抓取的形变力和抓取力,保证抓取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种紧凑型多通道多流体热交换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990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911407257.8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紧凑型多通道多流体热交换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方法,首先给出了几种三周期极小曲面的函数表达式,采用该算法可以建立热交换装置中的流体通道;然后给出了通道的体积分数控制方法,通过各通道的热量需求,确定函数参数;最后,建立了多通道紧凑型热交换装置的模型,并指出采用选区激光熔化的增材制造工艺,一体化成形该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多种流体在紧凑空间中的热交换,内部的三周期极小曲面多孔结构因其优良的拓扑构型,具有消除热应力、提高热交换装置热疲劳寿命的特性,适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汽车发动机的油液冷却或燃料预热等领域。

    一种采用U型通道回流油路磨粒检测装置的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9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99630.4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液磨粒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U型通道回流油路磨粒检测装置的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包括感应式磨粒检测传感器;感应式磨粒检测传感器包括U型管检测组件、激励线圈、铁芯、两个检测线圈、两个油管锁紧装置以及两个磁极;采集油液的两个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初步估算磨粒运动的速率,并设置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根据截止频率对检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两个新的检测信号,根据新的检测信号估算磨粒的体积大小;本发明在油液磨粒监测中能够依据采集的磨粒信号时延精确的计算出油液铁磁性磨损颗粒的实时运动速度,并利用多维最小均方算法实现信号自适应降噪,并实现磨粒信号识别和磨粒大小估计。

    一种新型润滑脂磨粒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139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085851.0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润滑脂磨粒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包括:齿轮嵌合组件,永磁体组件,直线驱动器组件,摄像镜头,透明试管和分析仪壳体;所述齿轮嵌合组件包括大直齿轮,减速步进电机,轴承和胶圈,大直齿轮与减速步进电机啮合,轴承设置在大直齿轮下部,胶圈嵌合于大直齿轮内部;所述永磁体组件包括第一磁极,第二磁极,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导磁块和检测线圈,永磁体组件外圈沿轴向向下依次设置第一磁极,第一永磁体,导磁块,第二永磁体,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内圈沿轴向向下依次为第一磁极,第二磁极;直线驱动器组件包括驱动器动力装置和铜片。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可对润滑脂进行实时采样分析。

    基于低频窄带噪声激振和多传感器融合的油井动液面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887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273862.1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井动液面深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低频窄带噪声激振和多传感器融合的油井动液面测量方法,包括通过扬声器发出低频窄带噪声对油套环空气柱进行激振,由声传感器组采集多组声波信号进行功率谱估计,结合谱减法滤除低频干扰,截取低频数据段的信号进行分段处理,计算出每段信号的谐波特征值,确定出各传感器信号的共振谐波频段范围;计算出确定频段的重合度和频谱相干性,通过计算共振谐波的波动次数,实现油井动液面深度的测量;本发明采用低频窄带噪声进行激振,能够进一步增强气柱共振强度,降低测量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结合信号的谐波特征实现共振谐波分布频段的自动选取,有效提高了动液面测量的效率。

    一种基于风险场模型的自动驾驶汽车个性化碰撞分级预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87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68407.9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路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风险场模型的自动驾驶汽车个性化碰撞分级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车辆对周围环境继续感知,得到感知信息;根据获取的感知信息构建行车风险场模型;采用行车风险场模型计算车辆用户的行车风险,得到行车风险综合指数曲线;根据行车风险综合指数曲线设置三个级别的预警阈值;根据三个级别的预警阈值计算车辆的期望距离和期望速度,并根据期望距离和期望速度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分级预警;本发明通过建立一个考虑道路环境和车辆特征的综合风险场模型,能够计算出动态变化的车辆预警阈值,实现动态工况下车辆自主避撞,能够有效解决在考虑道路环境和自主车辆特性条件下的纵向避障预警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