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591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24992.5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推理的机器人作业方法,包括:通过传感器获取当前包含多个目标物体的场景图像;使用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视觉操作关系网络,完成对场景中物体的检测过程,并获取正确的物体操作关系;使用基于有向锚点框的全卷积抓取检测网络,完成对场景中潜在的抓取部位的检测过程;以感知结果为基础,通过中心点匹配算法匹配物体和抓取部位,通过坐标系变换得到机器人坐标系中的抓取向量,完成当前场景作业执行的过程。利用有向锚点框改善了抓取部位检测算法中预设抓取框对多角度抓取部位的适应能力,提升了抓取部位检测的精度。本发明可以使机器人在纯视觉输入的情况下完成对多目标物体的作业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87637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99129.X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流物体和工况改变时流场特征量的快速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深度学习网络输入数据,该生成方法适用于任何二维或三维几何模型;基于该输入数据及流场初始条件和工况条件,构建用于流场预测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对该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以得到流场预测模型;该方法实现了深度学习对任意的复杂几何物体进行流场预测的要求,并且可以同时考虑到不同工况条件的影响,使深度学习在流场方面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并且可以应用于流固耦合系统降阶模型的建立等场合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80170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00591.3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6/30 , C07K2317/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抗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全人源单克隆单链抗体ScFv,在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并鉴定得到特异性抗MLAA?34的单克隆单链抗体scFv,首次表达纯化出了MLAA?34蛋白,为单抗制备提供了抗原蛋白。利于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淘选并鉴定出抗MLAA?34全人源单抗。获得了特异性结合高表达MLAA?34的肿瘤细胞株的全人源单克隆单链抗体ScFv。全人源单克隆单链抗体ScFv解决了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问题,单链抗体ScFv由抗体可变区的重链和轻链由linker连接而成,分子量小,穿透力强,更利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2837.4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的参数设计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构建飞行器的初始外形设计空间;根据初始外形设计空间,对飞行器的设计参数进行迭代寻优,确定初始外形设计空间的最优解;在初始外形设计空间不满足收敛条件的情况下,计算初始外形设计空间中每个候选点的有效性指标,并根据有效性指标最大的候选点对初始外形设计空间细化,以更新初始外形设计空间;将更新后的初始外形设计空间作为新的初始外形设计空间,继续对飞行器的设计参数进行迭代寻优,直至飞行器的外形设计空间满足收敛条件,将满足收敛条件的外形设计空间的最优解确定为飞行器的参数设计策略。该方法能够提高飞行器的设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78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14747.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行为基线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采用预处理的训练数据预训练得到行为基线模型;利用行为基线模型对待检测数据样本进行异常识别,当待检测数据样本的异常得分大于设定阈值,则该待检测数据样本数据为异常样本,否则为正常数据,本发明基于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差异性指标优化的分割值选择,提高异常检测稳定性,整体降低了模型误检率,本发明通过划分网络合规行为与恶意行为的边界,对目标网络行为基线的建立和训练数据的刻画,使用行为基线进行目标网络的异常检测过程中,根据所掌握规律判别当下网络各节点的行为状态,对偏离基线的异常节点和行为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489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062739.X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应用集群的队列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将线上和线下任务并存在Kubernetes集群中,基于打分策略对线下任务进行打分,并对线下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定,保证优先级高的训练任务有着更少的等待时间的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来调整任务执行队列,对任务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控,调整线上和线下任务的资源分配,保证线上任务的服务质量,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维度手动暂停线下一个或者一批训练任务,和手动开启暂停的一个和一批训练任务,可应对突发事件或者特殊时期,提高了任务的分配效率,便于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资源分配率低,服务质量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80545.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亚音速湍流S弯进气道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设计目标;S2、对S弯进气道模型前处理及参数化;S3、评估初始气动性能;S4、选择优化算法,进行寻优,产生新的预估构型,判断是否满足优化收敛标准;S5、输出最优构型,并得到最终优化结果。本发明可以对S弯型进气道进行气动快速评估,并且在与优化器结合后能实现快速地全局或局部优化;优化器内置优化算法,满足多种优化效果需求,不同的优化效果可通过选择不同的优化算法实现,有效提高进气道的各项气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27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0159.7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设计中的优化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伴随方法的飞行器外形自动化优化方法,包括模型前处理部分、模型参数化部分、动网格部分以及伴随寻优部分,模型前处理部分主要包括模型简化和空间、表面网格的生成,模型参数化部分通过使用FFD参数化方法使得模型表面网格与空间坐标点建立联系,为下一部分动网格打好基础,动网格部分通过扰动设计变量实现模型表面网格变化,并更新空间网格,伴随寻优部分为在较小的代价下得到大量设计变量的敏感度矩阵,为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提供了前进方向,进而得到飞行器的局部最优解;极大的降低了计算时间和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63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02908.X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3G5/033 , F23G5/02 , F23G5/30 , F23G5/44 , F23G5/46 , F23G5/50 , F23J15/02 , C10C1/00 , C10C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矸石提焦油流化床绝热焚烧炉,包括煤矸石研磨机,煤矸石研磨机连接管式气固两相流煤矸石粉加热器,管式气固两相流煤矸石粉加热器连接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连接焚烧炉进料口,焚烧炉底部设置一次进风口,进料口上部设有二次进风口,流化床炉膛出口连接尾部烟道,尾部烟道连接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连接送粉风机与烟囱,送粉风机连接煤矸石研磨机,管式气固两相流煤矸石粉加热器设置在尾部烟道内,尾部烟道内管式气固两相流煤矸石粉加热器下部还设置有空气预热器;本发明开发焚烧炉本体、气固两相流煤矸石粉末加热器,本发明可以将热值较低的煤矸石进行资源化利用,代替现有的填埋和堆放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02412.2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热值燃料提焦油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装置及方法,将煤矸石研磨成粉末,由风机送至管式气固两相流煤矸石粉末加热器中,经高温加热析出煤焦油,经气固分离后,固体焦炭进入流化床绝热焚烧炉燃烧,烟气进入冷却器逐级冷却回收煤焦油,高温烟气与管式气固两相流煤矸石粉末加热器和空气预热器对流换热,后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烟气经送粉风机加压后进入煤矸石研磨机干燥和携带煤矸石粉末进入管式气固两相流加热器中,燃烧后产生的灰分用于矿区土壤改良和建筑参合料,本发明可将低热值固体燃料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可大规模生产,能有效解决矿区固废处理问题,降低企业固废处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