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29269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480025994.0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1 , B03C3/025 , B03C3/06 , B03C3/49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 B03C2201/30 , F01N3/01 , F01N3/02 , F01N3/037 , F01N13/0093 , F01N13/0097 , F01N2240/20 , F01N2240/36 , F01N2590/02 ,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地对包含在使用重油的船舶用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气体中的PM进行捕集的高PM捕集率的船舶用柴油发动机排放气体处理装置。柴油发动机排放气体处理装置具备电气集尘单元和集尘单元;该电气集尘单元具有由使包含在排放气体中的颗粒物带电的放电电极及对带电的颗粒物进行捕集的集尘电极构成的管状捕集部,而且由配设在管状捕集部内的放电电极构成;该集尘单元对从管状捕集部剥离了的颗粒物进行捕集;还在管状捕集部的下游侧设置颗粒物的低浓度排放气体导出管和高浓度排放气体导出部,在高浓度排放气体导出部设置集尘单元;该柴油发动机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由放电电极及集尘电极构成的管状捕集部,组合1个或多个在轴向上尺寸短且直径不同的管状捕集模块来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30288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380025190.6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1N3/01 , B01D50/00 , F01N3/02 , F01N3/037 , B01D45/08 , B01D45/12 , B03C3/14 , B03C3/15 , B03C3/40 , B03C3/41 , B03C3/49 , F02M26/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06 , B01D45/08 , B01D45/12 , B03C3/017 , B03C3/025 , B03C3/15 , B03C3/368 , B03C3/41 , B03C3/49 , B03C3/88 , B03C2201/10 , B03C2201/30 , F01N3/01 , F01N3/02 , F01N3/037 , F02M26/35 ,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谋求旋风分离器的小型化和高PM捕集率及低燃料消费率的使用比重油低质的燃料的大排气量船舶用柴油发动机废气处理装置。特征在于:具有使包含在船舶用柴油发动机的废气中的粒状物质带电的放电电极及对带电的粒状物质进行捕集的管状捕集部,并且具备对从管状捕集部剥离了的粒状物质进行分离和捕集的集尘单元;在管状捕集部的下游侧设置粒状物质的低浓度废气导出管和高浓度废气导出部,设置被设置于高浓度废气导出部的对粒状物质进行捕集的集尘单元和处于船舶用柴油发动机与管状捕集部之间的使净化气体回流的回流配管,还设置对在该回流配管内回流的尾气的动能施加单元,并且做成通过控制被配设在低浓度废气导出管中的挡板的开度及/或控制对于上述尾气的动能施加单元,对向集尘单元的废气流入速度进行控制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720851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67813.5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高浓度地含有硫成分的重油等低质燃料的船舶用柴油发动机的废气净化装置用洗涤器,该船舶用柴油发动机的废气净化装置用洗涤器阻止船舶用柴油发动机的废气中的PM与洗涤器处理水的混合,对船体的摇晃、倾斜也可充分地应对。是湿润壁方式的洗涤器,使处理水(处理液)沿铅直管的内壁面呈膜状流下,且使废气流到铅直管内进行反应;其特征是,在筒管内垂直地配设许多的圆管,且将该圆管做成由冷却水冷却的构造,做成使处理水从圆管上部沿管内壁面呈膜状流下,使其与从圆管下部导入的废气反应的构造;即使船体摇晃、倾斜,也将沿圆管的内壁面流下的水膜的膜厚大体保持均匀,而且也没有废气与处理水剧烈冲撞而产生飞沫的情况,且没有在水膜产生膜破裂而导致废气与处理水成为非接触状态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261596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180055097.0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9 , B03C3/15 , B03C3/368 , B03C3/41 , B03C3/86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 B03C2201/30 , B04C2009/001 , F01N3/01 , F01N3/027 , F01N3/0275 , F01N3/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谋求旋风分离器小型化、高PM捕集率及低油耗的使用重油以下的低质量燃料的大排气量柴油发动机用排气净化装置。使用重油以下的低质量燃料的大排气量柴油发动机用排气处理装置具有用于使包含在使用重油以下的低质量燃料的大排气量柴油发动机的排气中的粒状物质带电的放电电极、以及构成捕集带电的前述粒状物质的集尘电极的管状捕集部,并配备有分离并捕集从管状捕集部剥离的粒状物质的旋风分离器式的分离捕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管状捕集部的下游侧的内表面附近的粒状物质的高浓度排气导出部配备由一至多个切线式旋风分离器构成的旋风分离器捕集机构,将从高浓度排气导出部排出的高浓度排气气流根据该排气的流量选择性地向前述切线式旋风分离器导入。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244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080046139.X
申请日:2010-10-14
Applicant: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1 , B03C3/014 , B03C2201/06 , B03C2201/30 , F01N3/01 , F01N3/0275 , F01N2240/04 , F01N2240/28
Abstract: 为了解决利用电晕放电的现有柴油机排气处理技术的上述问题点,本发明提供特别是将在使用重油以下的低质燃料的柴油机排气中的粒状物质(PM),特别是可高效去除有机溶剂可溶性成分(SOF),同时发挥长期而稳定的性能的柴油机排气的电气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在使用重油以下低质燃料的柴油机排气中含有的有机溶剂不溶性成分(IOF)以及有机溶剂可溶性成分(SOF)作为主体的粒状物质,采用电气装置进行除去的大排气量柴油机的电气式排气处理方法中,通过气体冷却装置将含上述粒状物质的全部排气的温度降至100℃以上、优选130℃以上、达到由排气温度/燃料沸点温度比R=0.85表示的温度以下后,将上述粒状物质用电气装置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326159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80060025.5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1 , F01N3/005 , F01N3/02 , F01N3/0205 , F01N3/04 , F01N13/004 , F01N13/009 , F01N2240/04 , F01N2240/22 , F01N2250/10 , F01N2260/06 , F01N2590/02 , F02M26/00 , F02M26/15 , F02M26/23 , F02M26/35 ,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气体净化装置,特别是不仅能够将使用重油以下的低质燃料的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气体中的PM,特别是SOF成分、硫酸盐成分高效率地去除,并且容易且可靠地抑制环境污染物质、对生态系统给予不良影响的物质的流出。在使用重油以下的低质燃料的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气体净化装置中,形成如下结构:在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相连的排气管上设置排气气体冷却器,在该排气气体冷却器的下游侧设置电集尘部件,该电集尘部件用于去除该排气气体中含有的以SOF、ISF为主体的PM,在该电集尘部件的下游侧配气管上设置将上述排气气体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进行分流的分支部,借助与该分支部相连的EGR配管及EGR阀而使上述EGR气体回流到发动机的进气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0A
公开(公告)日:1998-10-07
申请号:CN98106197.4
申请日:1998-03-03
Applicant: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29 , F02M55/005 , F02M55/025 , Y10T137/6123
Abstract: 一种具有较高质量并可用较低成本生产的高压流体所用构件或带有一内置滑块的高压流体所用构件,通过它在一分支孔的下端内周边缘处产生的拉应力可被残余压应力抵销从而可有效抑制该拉应力,分支孔处的内压力疲劳强度可望被提高,从而具有极好的耐久性,防止了开裂导致的流体泄漏,从而呈现出一种可靠且稳定的工作,达到此效果仅需在普通的工序中另外添加一道冲压力施加工序就足够了,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因此几乎不会产生由于工序数量增加而带来的设置费用增加及生产率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90A
公开(公告)日:1998-09-23
申请号:CN98105147.2
申请日:1998-03-03
Applicant: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2M5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29 , F02M55/025
Abstract: 一种共用给油管,分流孔底端内圆周边缘部分产生的拉伸应力可以由残存压应力有效地限制和消除,从而提高分流管连接结构的内压疲劳强度,获得较好的耐用度,并通过消除裂缝而消除漏油现象,使结构牢固而稳定。另外,根据本发明共用给油管的加工方法,仅仅在通常的加工工序中加入加压工序,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从而带来了显著的效果,而没有增加成本,增加工序和降低生产率等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