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检测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824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982963.1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定位块,定位块为多个,多个定位块均围绕支撑杆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定位块均用于与待检测件的内壁进行抵接接触;连杆结构,支撑杆和定位块均与连杆结构连接,连杆结构用于推动定位块沿支撑杆的径向运动,以根据连杆结构的运动状态得到待检测件的内径大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内径检测耗时较长的技术问题。

    一种凝露检测方法、降低凝露的方法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398363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65877.2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凝露检测方法、降低凝露的方法及空调,凝露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空调的出风口处的凝露检测单元的电信号;通过检测凝露检测单元的电信号,确定空调的出风口上产生的凝露量以及凝露产生的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空调在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时,通过检测空调的出风口上凝露产生量以及凝露产生的位置,能够确定空调出风口是否产生凝露以及产生凝露的位置;在准确判断凝露的产生量以及位置后,可通过调整导风板的位置和/或调整蒸发器侧风机和/或调整冷凝器侧风机的转速,能够降低在空调出风口处产生更多的凝露。

    一种移动空调
    23.
    发明公开
    一种移动空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98355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53880.7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包括机壳,机壳内形成有进风腔,进风腔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在制冷时用作蒸发器;在进风腔的上侧,机壳形成有上风道,上风道与进风腔在机壳的高度方向上上下层叠设置,上风道为单进风结构,其进入口设于上风道的底部且与进风腔的出口相对,上风道的上出风口设置在机壳围设上风道的侧壁部分,在机壳围设进风腔的侧壁部分设置有上进风口。本发明采用不同的上侧风道架构,相对于单电机架构移动空调,调整上离心风叶位置,采用上离心风叶与蒸发器上下叠放的架构,通过蒸发器的风转向90°即可进入上风道,减少风阻,提高经过蒸发器的风量,进而提高系统制冷量。

    输送设备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37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76827.4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送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水平运输层,至少一个水平运输层包括至少一个水平运输机构,水平运输机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支撑基面设置,以将物料沿水平运输机构的延伸方向输送;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水平运输机构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以使水平运输机构将物料输送到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移动部件,第二支撑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移动部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以将物料沿竖直方向输送。本发明的输送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滚筒输送线系统不适用于占地面积紧缺的场地的问题。

    对刀装置、加工设备及对刀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54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16835.7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刀装置、加工设备及对刀控制方法,对刀装置包括:第一对刀组件,包括第一发射单元与第一接收单元,第一发射单元用于发射第一激光,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激光;第二对刀组件,包括第一发射单元与第二接收单元,第二发射单元用于发射第二激光,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激光;其中,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有且仅有一个交汇点。上述对刀装置,当需要较高的对刀精度时,可将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两者中的一者作为测量光,另一者作为检验光,从而使刀具测量与检验可同时进行,提高对刀效率;也可将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均作为测量光,从而提高精确度,避免了因测量数据的偶发性导致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缓冲结构及具有其的车床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9038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79942.8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及具有其的车床,缓冲结构用于对尾座进行缓冲,缓冲结构包括:驱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座上,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联轴器,联轴器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结构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沿驱动轴的轴向,第二连接结构相对于第一连接结构运动;沿驱动轴的周向,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卡接或抵接,以使驱动轴带动联轴器转动;联轴器与尾座驱动连接,以通过联轴器带动尾座运动;缓冲组件,设置在联轴器上,缓冲组件的缓冲端与固定座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在尾座受到冲击时使联轴器与驱动轴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并通过联轴器带动缓冲端与固定座进行缓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尾座受到冲击而影响车床精度的技术问题。

    减震装置及具有其的数控机床

    公开(公告)号:CN1112669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46396.3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及具有其的数控机床,其中,减震装置,用于减缓旋转轴的震动,减震装置包括:电磁组件,电磁组件的至少部分环绕旋转轴的轴体设置;电磁组件包括用于对轴体产生第一预定方向的电磁力的第一电磁组和用于对轴体产生第二预定方向的电磁力的第二电磁组,以轴体的轴心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第一电磁组和第二电磁组对称设置;其中,第一预定方向与第二预定方向均朝向靠近轴体的方向,或第一预定方向与第二预定方向均朝向远离轴体的方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床的电主轴在回转过程中由于震动产生回转误差的问题。

    接线结构及接线装置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47592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2510545.4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结构及接线装置,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线装置导致电气连接的稳定性较差,载流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该结构包括接线主体和弹性卡套,弹性卡套设于接线主体的端部,且弹性卡套能够基于弹性形变套接在待连接件上。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弹性卡套基于自身的弹性形变套接在待连接件上时,弹性卡套可以直接与待连接件对接,提高了操作效率,且弹性卡套可以与待连接件贴紧,保证了接线结构与待连接件的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提高了接线结构的稳定性和载流能力。

    一种移动空调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384384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743426.4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包括机壳,机壳内形成有进风腔,进风腔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在制冷时用作蒸发器;在进风腔的上侧,机壳形成有上风道,上风道与进风腔在机壳的高度方向上上下层叠设置,上风道为单进风结构,其进入口设于上风道的底部且与进风腔的出口相对,上风道的上出风口设置在机壳围设上风道的侧壁部分,在机壳围设进风腔的侧壁部分设置有上进风口。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的上侧风道架构,相对于单电机架构移动空调,调整上离心风叶位置,采用上离心风叶与蒸发器上下叠放的架构,通过蒸发器的风转向90°即可进入上风道,减少风阻,提高经过蒸发器的风量,进而提高系统制冷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