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车转向悬架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8729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710034877.2

    申请日:2007-04-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菱形车转向悬架,包括轮胎、轮胎上的轮辐、滚动外圈、滚动内圈、轴承、转向机构、支撑杆和悬架臂,滚动外圈固定在轮辐上,滚动外圈通过轴承支承于滚动内圈上,转向机构包括主销、主销套、转向液压缸、主销铜套和主销小套,主销套固定在支撑杆中部,并通过主销铜套套设于主销上,主销沿轴承径向套设于滚动内圈中,且下端支承于轴承上,主销、主销套和主销铜套的上端通过主销小套支承于轴承上,转向液压缸一端与滚动内圈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杆端部铰接,两悬架臂分别铰接于支撑杆的两端。该悬架具有悬架高度尺寸小,能够降低车辆仪表板的设计,能够快速拆卸轮胎,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的功能。

    主被动结合的摇臂式菱形月球车移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54800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30902.4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主被动结合的摇臂式菱形月球车移动系统,它包括可转动的车架以及安装于车架上呈菱形布置的前轮、后轮、左轮和右轮,前轮和后轮分别通过前悬架系统和后悬架系统固定于车架上,左轮和右轮分别通过左悬架系统和右悬架系统固定于车架上,前悬架系统和后悬架系统均由连接机构和转向机构组成,车架包括安装有前轮的前车架和安装有后轮的后车架,后车架的一端设有转轴,后车架通过转轴与前车架铰接,左悬架系统和右悬架系统均由连接机构和摆臂电机组成,摆臂电机安装在前车架左右两端上,其输出轴与左悬架或右悬架固联。本发明采用四轮三轴菱形底盘的结构,具有结构紧凑、轻量化程度高、越野性能好、地形适应能力强、车体姿态平稳、可靠性高的优点。

    菱形车转向轮驱动系统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19677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30564.4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菱形车转向轮驱动系统,它的组成为,装在横轴中部的转向主销两端同转向节连接且该转向节可绕其轴线转动,轮毂经一对支撑轴承装在所述转向节上,轮圈一侧的轮辐固定在轮毂一侧;位于轮圈内腔中的减速器壳体由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组成,且左侧壳体同所述转向节固定连接而右侧壳体经轴承安装在轮毂外圈上,内半轴位于所述减速器壳体中的一端经齿轮减速传动副同轮毂联接,该内半轴的另一端同第一球笼等速万向节的一端连接;该第一球笼等速万向节的另一端同可伸缩外半轴的一端连接,该可伸缩外半轴的另一端同第二球笼等速万向节的一端连接。它能实现运动的等速传递,传动结构无干涉,并具有大角度转向能力,还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离地间隙。

    被动摇臂式菱形四轮月球车移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14783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30515.0

    申请日:2008-01-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摇臂式菱形四轮月球车移动系统,它包括可转动的菱形车架以及安装于车架上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前轮、后轮、左轮和右轮,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通过前悬架系统和后悬架系统固定于车架上,左轮和右轮分别通过左悬架系统和右悬架系统固定于车架上,所述前悬架系统和后悬架系统均由连接机构和转向机构组成。本发明采用四轮三轴菱形底盘的新型结构,具有结构紧凑、轻量化程度高、耗能低、负载能力大、越野性能好、姿态调整方便、地形适应能力强、车体姿态平稳、可靠性高的优点。

    车辆独立悬架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1926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34418.4

    申请日:2007-02-1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布置紧凑、成本低廉的车辆独立悬架。该车辆独立悬架,包括车轮和芯轴,芯轴固定在车轮的轮辋上,还包括连接件、轴承、钢板弹簧横臂和装设于车架上的安装座,连接件通过轴承套设于芯轴上,钢板弹簧横臂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与安装座相连。

    管式复合安全气囊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5107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10046609.9

    申请日:2004-07-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何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复合安全气囊,旨在提供一种用气量少、可快速有效地按预定方位充气展开、气囊膨胀时对人体产生的冲击力小、能大大减少因气囊膨胀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提高安全气囊装置保护性能的管式复合安全气囊。本发明包括由空心气管连接而成的桁架(1)和设置于桁架(1)上方的缓冲气囊(5),在桁架(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充气口(2),在桁架(1)的每层纵向气管与横向气管连接处设有气压膜片(3),桁架(1)顶部设置有与缓冲气囊(5)相通的出气孔(4)。

    电动车用轨道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634727A

    公开(公告)日:2005-07-06

    申请号:CN200310123448.4

    申请日:2003-12-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用轨道供电系统,该系统两条轨道的表面都铺有由导体材料制成的面板,其中至少一条轨道的基体是弹性轨道体,该弹性轨道体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撑体和底座,嵌在弹性支撑体上表面的面板是由多段导电面板连续排列构成,导电面板下面的导电柱位于弹性支撑体的内孔中,在弹性支撑体未受车辆压力的状态下导电柱与内孔底部的导电块之间有一空隙,在弹性支撑体受车辆压力变形时,导电柱与导电块接触导通,两条轨道之间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一变压器,通过这些变压器耦合实现电缆线与导电面板的电气联接,本发明的轨道长度不受限制,汽车获得的电压不会衰减,整个系统的成本低,施工容易,可靠耐用,安全环保。

    电动机械储能式汽车碰撞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01139C

    公开(公告)日:2005-05-11

    申请号:CN02113933.4

    申请日:2002-01-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曹立波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械储能式汽车碰撞试验装置,它是由电机经皮带轮传动机构联接飞轮,飞轮经电磁离合器联接转筒,转筒经链轮传动机构联接丝杆导向机构,圆锥状转筒外表面有螺旋轨道、转筒上安装钢丝绳经丝杆导向机构、导向滑轮组联接试验车,再联接至制动卷扬机;由电脑、检测器、A/D多路转换器、D/A多路转换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及多个电磁阀电联接成控制、检测系统。本发明优点是控制精确,测试精度高,可以维持试验车加速度基本恒定,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应性强。

    防撞安全气帽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97396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46606.5

    申请日:2004-07-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何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安全气帽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生交通事故时能有效地对驾乘人员头部提供全方位保护的防撞安全气帽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气帽(1)、帽连接装置(2)、气体发生器(3)和碰撞传感器(4),气帽(1)通过设置于其后端的帽连接装置(2)与交通工具内座椅(5)相连,气体发生器(3)和碰撞传感器(4)均设置于座椅(5)中,所述气帽(1)包括帽体(11)、包覆于帽体(11)外部的气袋(12)和充气通道(13),帽体(11)与气袋(12)两者的外圆周连接在一起,向气袋(12)充气的充气通道(13)的一端与气袋(12)相连,另一端与设置于座椅(5)中的气体发生器(3)的出气口相接,气体发生器(3)与碰撞传感器(4)相接。

    金属薄板件冲压成型用拉延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21285C

    公开(公告)日:2003-09-17

    申请号:CN01128668.7

    申请日:2001-10-0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薄板件冲压成型用拉延模具,包括凹模(1)、凸模(2)、压边圈(3),压边圈(3)的压料面(31)上设置有直形拉延筋(32)或环形拉延筋(33)或直形拉延筋(32)和环形拉延筋(33),其特征在于在压边圈(3)的压料面(31)的角部设置有角部拉延筋(34)。本发明中由于在拉延件成型角部增加了角部拉延筋,对金属薄板件材料在成型过程中的流动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拉延件冲压成型特别是深拉延件冲压成型中能有效克服拉延件的起皱缺陷,防止角部起皱和拉裂效果极佳,从而提高成品率,提高成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