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桥梁的车轴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5133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14464.4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G01G1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的车轴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沿桥梁纵长方向标记共包含4~6个截面的两个截面组,形成两座虚拟简支梁;采集测量两个截面组处的桥梁时程响应,根据时程响应计算得到两组隔离响应,将两组隔离响应分别构建两条响应时程曲线;对响应时程曲线上的局部峰值数量进行统计,得到车辆轴或者轴组的数量N。该系统包括传感器,安装于共包含4~6个截面的两个截面组处,用于将桥梁时程响应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以及数据处理运算中心,用于根据时程响应计算隔离响应,构建响应时程曲线从而得到车辆轴或者轴组的数量N。本发明使用桥梁全局响应进行车辆轴距识别,车辆识别结果更为可靠,进而能准确识别车辆速度和轴距。

    一种识别桥上行驶车辆车轴和速度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933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721431.0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桥上行驶车辆车轴和速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沿桥梁纵长方向标记共包含3~4个截面的两个截面组;采集测量两个截面组处的桥梁弯曲正应变,根据弯曲正应变计算得到两组名义等效剪力,将两组名义等效剪力分别构建两条名义等效剪力曲线;对名义等效剪力曲线上的局部峰值数量进行统计,得到车辆轴或者轴组的数量N。该系统包括应变传感器,用于将桥梁弯曲正应变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信号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监控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多用户终端。本发明在识别桥上行驶车辆车轴和速度的过程中使用较少传感器和设备便取得了更为可靠和准确的结果。

    基于神经网络的可扩展至多桥的动态称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6588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045447.0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可扩展至多桥的动态称重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连续测量获取车辆过桥时桥梁的梁底应变响应曲线,输入第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过桥车辆的车轴分类;将梁底响应曲线作为第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车辆通过桥梁的时间;根据车辆通过桥梁的时间,以及桥梁长度和车辆轴距计算得到车辆过桥速度;将梁底响应曲线与影响线函数一起输入第三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车辆各轴轴重;或将速度、轴距与影响线函数组合成轴加载矩阵与梁底响应曲线一起输入第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静止状态下车辆各轴轴重。本发明利用应变传感器测得梁底响应曲线和影响线得出车辆静态轴重,且可以无需重新训练适用于其他桥梁。

    基于车辆实时空间位置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1037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06180.5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实时空间位置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桥面各车道的多车变速过桥的实时视频;通过设置于桥梁每根主梁梁底的应变传感器采集多车变速过桥时的桥梁应变响应,或者通过设置于桥梁下方的高分辨率工业相机采集多车变速过桥时的桥梁挠度响应;根据多车变速过桥的实时视频识别多车在桥面上的实时空间位置、车速和轴距;并根据车辆的实时空间位置查询获取相应位置的影响线数据和荷载横向分布因子;根据采集到的桥梁应变响应或桥梁挠度响应和相应位置的影响线数据和荷载横向分布因子计算出多车的轴重和总重。本发明适用于多车变速过桥的实时称重,能一次计算出桥面上所有车辆的轴重、总重。

    利用支反力动态识别车辆轴重、轴距和速度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6315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30594.4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支反力动态识别车辆轴重、速度和轴距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主体结构上部署动态识别模块,当车辆经过主体结构时动态识别模块采集作用力数据;对动态识别模块采集的作用力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支反力及支反力时程;通过支反力时程所对应的时程曲线识别车轴对应的突变,获取车辆轴数和车辆各轴驶上和离开主体结构的时间点;通过驶上和离开主体结构的时间点和支反力时程计算支反力名义值及车辆速度;通过支反力名义值及车辆速度分别计算车辆轴重和轴距。本发明利用一套系统实现车辆轴重、轴距和速度的识别功能,既可对慢速行驶的车辆称重,也可对快速行驶的车辆进行称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稳定性。

    一种双自由度磁悬浮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283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30867.1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自由度磁悬浮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外壳,外壳外侧为保护套,内侧为线圈绕柱和磁铁放置腔;线圈绕柱的上部固定有顶部线圈,线圈绕柱的中部固定有中间线圈,线圈绕柱的下部固定有底部线圈;顶部线圈、中间线圈和底部线圈串联连接后由导线引出;顶面保护盖内固定有顶部固定磁铁,底面保护盖内固定有底部固定磁铁;顶部固定磁铁与底部固定磁铁之间安装有两个悬浮磁铁,相邻磁铁之间相斥设置。本发明既能拓宽能量采集器的工作频带,又能提高能量采集器的输出功率;能够有效的将外部结构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有助于解决结构健康监测无线传感器的供能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体化蜂窝结构纤维增强碳化硼/碳化硅复合装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1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71098.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蜂窝结构纤维增强碳化硼/碳化硅复合装甲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装甲包括经硅渗透反应烧结形成一体化结构的纤维增强碳化硅蜂窝骨架和纤维增强碳化硼陶瓷蜂窝填充材料,纤维增强碳化硅蜂窝骨架与纤维增强碳化硼陶瓷蜂窝填充材料的体积比范围为:1:(1.5‑5.5);产品的平均密度为2.4‑2.9g/cm3;本发明产品是在蜂窝骨架素坯和填充浆料填充成型的基础上,经高温炉液相硅渗透反应烧结获得一体化结构,获得的蜂窝骨架为高强高模高硬度的碳化硅陶瓷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抗弹效果,蜂窝填充材料也为高强高模高硬度的碳化硼/碳化硅陶瓷材料,同样具有优异的的抗弹性能。

    一种短切纤维增强碳化硼陶瓷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45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459048.X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短切纤维增强碳化硼陶瓷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制备方法采用水溶性的聚丙烯酰胺或羟甲基纤维素钠为分散剂,分别单独分散短切纤维和碳化硼粉,再将短切纤维和碳化硼粉的分散液混合搅拌,形成含短切纤维和碳化硼粉的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浇注到底面平整的容器中,然后采用震动方式使浆料铺展、干燥后得到短切纤维增强碳化硼陶瓷片材。该制备方法能够保持短切纤维在最终材料中长度的完整性,以确保增强增韧效果。

    一种短切纤维增强碳化硼陶瓷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456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9048.X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短切纤维增强碳化硼陶瓷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制备方法采用水溶性的聚丙烯酰胺或羟甲基纤维素钠为分散剂,分别单独分散短切纤维和碳化硼粉,再将短切纤维和碳化硼粉的分散液混合搅拌,形成含短切纤维和碳化硼粉的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浇注到底面平整的容器中,然后采用震动方式使浆料铺展、干燥后得到短切纤维增强碳化硼陶瓷片材。该制备方法能够保持短切纤维在最终材料中长度的完整性,以确保增强增韧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