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7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021499.9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荷电强化过滤的船舶尾气黑碳深度脱除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相连通的高温脉冲反吹单元,壳体设有传感器及颗粒计数器采样口,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壳体内设有主通道和分通道,主通道内设有预荷电单元,分通道内设有过滤单元,分通道包括A通道和B通道,A通道、B通道为并联布置的交替运行通道。本发明通过切换通道实现过滤单元的交替运行,结合高温高压脉冲反吹清灰方式,可根据压差变化自动进行交替反吹清灰,实现系统运行的灵活智能调控,同时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并实现高含硫烟气复杂运行工况下船舶黑碳的长期高效稳定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5921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01870.2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静电作用的光伏板智能自清洁系统,其包括:电帘玻璃板,电帘玻璃板上排列布置有若干互相独立的透明电极,电帘玻璃板上方设有移动电极板;智能化监测系统,用于识别处理光伏板上方的图像、空气湿度和风速;移动模块,用于驱动移动电极板在电帘玻璃板上方移动;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工作模式包括直流电输出模式和交流电输出模式,交流电输出模式的交流电为两相以上的交流电,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连接交流电中不同的相;智能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地区多场景下光伏板静电高效自清洁,保障光伏板发电效率稳定,延缓光伏板使用寿命年限,同时节约光伏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543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14889.9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式热力氧化炉的故障预测与诊断系统及方法,包括多参数预测模块、异常参数监测模块、因果图推论模块;通过多参数预测模型预测RTO各点位参数变化趋势,建立异常参数监测模型实现对各参数未来变化趋势的实时异常监测,将可能出现异常的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实时输入到因果图推论模块,结合专家知识库和数据驱动构建的因果图,利用因果图的化简规则以及贝叶斯公式进行图谱化简、运算,输出可能的故障点位及概率,实现预测性故障溯源,并且引导运维人员进行提前干预,避免设备停炉的发生,有效减少停炉期间的污染气体排放和停炉重启所需耗费的大量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33396.4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脱硫过程参数精准预测的循环泵智能调控方法,基于脱硫过程机理的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SO2浓度预测模型,通过优化循环泵在不同工况下的配置,采用循环泵智能调控策略实时控制循环泵优化运行。本发明基于SO2吸收机理的数值模型以及传质单元数的模型,构建出口SO2浓度预测机理模型,并采用智能寻优算法,利用历史运行数据对关键参数进行辨识与修正,从而构建机理与数据融合的出口SO2浓度预测模型,使其在实现秒级计算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精度和较高的可解释性,满足优化调控的需要;本发明基于循环泵实际运行需求,调整了优化目标值,实现了循环泵的实时优化控制,降低循环泵优化运行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0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41933.2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盐与相变储热材料耦合的高效混合储热及能量转换系统,其包括熔盐储罐、吸热端换热装置和放热端换热装置,吸热端换热装置接通熔盐储罐;放热端换热装置接通熔盐储罐,熔盐储罐内堆叠安装有若干层相变点温度不同的相变材料,若干层相变材料的相变点温度沿储能时高温熔盐流动的方向逐渐降低。本发明采用相变材料与熔盐耦合的方式储热,相变材料按相变点温度渐变的方式匹配换热流体(熔盐)温度变化趋势进行相变模块布置,保证熔盐储罐内温度的均匀性,使传热介质温度稳定,且相比与传统熔盐显热储热,本系统体积可减小30%~40%。
-
公开(公告)号:CN11471298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235430.6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解吸解耦方法,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解吸解耦控制优化模型,以低成本高效获得高纯度液态污染物和CO2为寻优目标,构造自适应罚函数将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转变成无约束优化问题,实现参数的实时、精确、稳定控制;辅以烟气预洗涤降温、多级中间冷却和塔顶除雾等手段,实现污染物和CO2的高效捕集。本发明吸收过程与解吸过程解耦,进行各级温度‑pH‑液气比与富液流量‑解吸温度的协同调控,实现高效低能耗污染物和CO2的协同捕集‑再生‑浓缩,降低了现有烟气净化系统与碳捕集系统分离运行的高昂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06048.9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超低排放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利用云计算、边缘计算、先进控制、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克服当前超低排放系统运行优化面临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能力挑战与网络通讯能力挑战;本发明利用云计算层充分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先进控制模型训练需要的多源异构数据资源需求与算力需求,并在边缘计算层应用模型计算控制指令从而降低通讯延迟,建立网络通信架构在保障电力网络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低延迟的数据采集与指令执行;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超低排放系统的通讯延迟,为气态污染物浓度预测与先进控制方法等提供应用基础,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0743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1499.9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荷电强化过滤的船舶尾气黑碳深度脱除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相连通的高温脉冲反吹单元,壳体设有传感器及颗粒计数器采样口,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壳体内设有主通道和分通道,主通道内设有预荷电单元,分通道内设有过滤单元,分通道包括A通道和B通道,A通道、B通道为并联布置的交替运行通道。本发明通过切换通道实现过滤单元的交替运行,结合高温高压脉冲反吹清灰方式,可根据压差变化自动进行交替反吹清灰,实现系统运行的灵活智能调控,同时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并实现高含硫烟气复杂运行工况下船舶黑碳的长期高效稳定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0851.7
申请日:2024-12-13
IPC: G06Q10/047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目标约束的煤电碳减排路径优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改造领域,其包括:采用机组退役算法模块计算现役机组的寿命参数,淘汰寿命参数低于寿命参数的机组;采用碳减排技术寻优算法模块在剩余机组的基础上生成碳减排技术改造方案,并通过模拟退火算法不断迭代寻找最优碳减排技术改造方案。本发明通过机组退役算法模块确定退役机组规模,并获得各类煤电机组总装机/新增装机/退役装机等装机容量变化情况;通过碳减排技术寻优算法模块求解得到包括煤电低碳转型路径布局,煤电低碳转型路径的碳减排量,以及碳减排技术在规划期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及降碳成本等,兼顾了能源安全、经济发展、政策减碳目标等一系列外部约束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1862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80349.7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公开智能化循环流化床法脱硫协同碳‑污深度净化系统,通过多污染物生成‑脱除过程知识与数据协同驱动的建模方法,构建高可靠、可解释的多种污染物浓度精准预测模型,实现提前90s预测污染物浓度变化,平均相对百分比误差小于2%,克服数据测量延迟导致控制滞后及难以实时准确优化问题;建立消石灰给料机频率/床层压/喷水量多参数协同优化‑模型预测控制双层结构耦合的智能调控技术,在全时段稳定超低排放同时,出口污染物浓度波动减小50%以上,出口温度波动±2℃以内,床层压降波动±75Pa以内,消石灰耗量下降10%以上,水耗量降低5%以上,减少6%以上CO2排放,解决了复杂工况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稳定脱除协同降碳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