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988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431144.7
申请日:2022-04-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协同外场强化二氧化碳低能耗解吸系统及方法,吸收CO2后的富液经富液输送泵输运,与解吸后经贫液输送泵输运的贫液在贫富液换热器进行换热升温;升温后的富液进入解吸塔内,再生后的贫液经微波再沸器汽化后为解吸塔内的富液提供解吸能量,经微波再沸器汽化后的贫液与富液采用逆向接触,接触区域自上至下依次为带有超声波强化区的填料区、带有超声波强化区的催化区;解吸完的气混物经气液冷却器冷却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的液体继续注入解吸塔循环;降低了40%以上的能耗。本发明在催化剂协同超声波场/微波电磁场等外场作用下实现了二氧化碳低能耗解吸。
-
公开(公告)号:CN1151555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85632.8
申请日:2022-07-04
IPC分类号: B01J23/46 , B01J23/648 , B01J35/10 , B01D53/86 , B01D53/7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氧化脱除的抗氯高热稳定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为RuO2,使用ZryTi1‑yO2或MOx‑ZryTi1‑yO2作为载体。本发明通过Zr对TiO2的掺杂强化了载体晶格稳定性,提升了载体抗烧结性能;通过调节煅烧温度,实现催化剂晶型结构及微观形貌调控,增强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同时,提升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通过酸性金属氧化物的负载制备多活性中心催化剂,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最终实现高效稳定催化剂配方的开发。本发明具有对含氯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活性高、抗氯中毒能力强及热稳定性强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有机溶剂生产、制药、喷漆等领域含氯有机废气的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718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2810.1
申请日:2024-06-05
IPC分类号: B01D53/78 , B01D53/62 , B01D53/86 , B01D53/50 , B01D53/00 , B01D53/96 , B01D53/90 , B01D53/34 , C01D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气体中SO2与CO2协同脱除和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其灵活调控方法,含有S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与含有还原性的粗气在还原反应器充分接触后,SO2与还原气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经冷凝器冷凝后,生成的粗硫于气液分离器中分离,脱硫后的混合气在吸收塔中富集CO2得到富液,富液在还原反应塔内吸收热量预热升温,输运至解吸塔后经再沸器加热后解吸出CO2,分流少量CO2于鼓泡塔反应生成硫化氢和碳酸氢钠溶液,硫化氢混合气输至还原反应器脱硫,碳酸氢钠溶液经过浓缩结晶后获得副产物。本发明在协同脱除过程中,建立物质和能量的联系,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生产高净值副产品,提了脱除效率和降低热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706048.9
申请日:2022-06-2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超低排放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利用云计算、边缘计算、先进控制、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克服当前超低排放系统运行优化面临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能力挑战与网络通讯能力挑战;本发明利用云计算层充分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先进控制模型训练需要的多源异构数据资源需求与算力需求,并在边缘计算层应用模型计算控制指令从而降低通讯延迟,建立网络通信架构在保障电力网络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低延迟的数据采集与指令执行;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超低排放系统的通讯延迟,为气态污染物浓度预测与先进控制方法等提供应用基础,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13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00380.0
申请日:2022-12-28
IPC分类号: G16C60/00 , G06F16/9035 , G06F17/18 , G06N20/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开发效率的低熔点高稳定熔盐储热材料智能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已知的熔盐储热材料信息作为数据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初筛和归一化,将数据库内数据按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训练集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采用交叉验证评估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采用测试集测试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精度并以评价指标进行评价;采用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对熔盐储热材料的熔点和分解温度进行预测。本发明可以用于对未知熔盐储热材料的高通量筛选,与传统的实验‑表征开发手段相比,极大的节约了成本,加快了开发速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储热/储能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517180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85866.2
申请日:2022-07-04
IPC分类号: G16C20/10 , G06F30/28 , F23G7/07 , G06F111/1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挥发性有机物高效催化脱除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完成装置模型构建,使用软件对初始装置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阐明装置内中心区域气体超温现象的成因及贴壁流对边缘区域气体充分受热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次增置气流分布板、导流板和聚气环优化装置内部结构,探究关键构件设计优化对其内部流场均匀性的具体提升效果。本发明有助于消除催化燃烧反应器内气体超温现象及贴壁流现象,提高装置内部流体速度场、温度场分布均匀性,进而有助于缓解局域超温现象导致的催化剂失活,在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挥发性有机物催化脱除效率,降低污染物治理所需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85624.3
申请日:2022-07-04
IPC分类号: F23N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变负荷下内嵌算法融合的多目标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方法,所述算法融合为随机森林算法与遗传算法融合构建多目标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多目标锅炉燃烧优化控制包括锅炉、风烟系统、DCS控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算法融合软件和模型预测控制器硬件;在锅炉燃烧优化控制寻优过程中实现减污提效。本发明基于算法融合,实现数据算法优势互补,使预测模型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更好,控制系统优化指令的可靠性更好;本发明可以实现锅炉燃烧出口NOx浓度以及热效率的精准预测,为高效低耗燃烧优化调节提供了预报信息;基于算法融合开展多目标锅炉燃烧优化,实现炉膛出口NOX浓度降低15%以上,同时锅炉热效率提高0.2%~0.6%。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0830.4
申请日:2023-12-2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35/02 , G01N35/04 , G01N35/00 , G01N33/00 , G01N25/00 , G01N21/65 , G01N21/3504 , G01N30/02 , G01N27/62 , G01N11/00 , G01N9/00 , G16C6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材料高通量设计系统、装置及方法,涉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包括吸收剂全自动高通量制备模块、吸收剂全自动动力学/热力学实验模块、气/液相表征模块、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主要装置包括高精度六维中控机械臂、取料转运装置、加热搅拌制液装置、基础参数表征装置、吸收性能测试装置、解吸性能测试装置、稳定性能测试装置、废液收集装置。本发明通过数据驱动机器人科学家高通量合成吸收剂方法,实现材料理性设计和快速开发,可减小人力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大大缩短吸收材料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15557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785632.8
申请日:2022-07-04
IPC分类号: B01J23/46 , B01J23/648 , B01J35/10 , B01D53/86 , B01D53/7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氧化脱除的抗氯高热稳定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为RuO2,使用ZryTi1‑yO2或MOx‑ZryTi1‑yO2作为载体。本发明通过Zr对TiO2的掺杂强化了载体晶格稳定性,提升了载体抗烧结性能;通过调节煅烧温度,实现催化剂晶型结构及微观形貌调控,增强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同时,提升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通过酸性金属氧化物的负载制备多活性中心催化剂,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最终实现高效稳定催化剂配方的开发。本发明具有对含氯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活性高、抗氯中毒能力强及热稳定性强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有机溶剂生产、制药、喷漆等领域含氯有机废气的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71298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235430.6
申请日:2022-03-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解吸解耦方法,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解吸解耦控制优化模型,以低成本高效获得高纯度液态污染物和CO2为寻优目标,构造自适应罚函数将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转变成无约束优化问题,实现参数的实时、精确、稳定控制;辅以烟气预洗涤降温、多级中间冷却和塔顶除雾等手段,实现污染物和CO2的高效捕集。本发明吸收过程与解吸过程解耦,进行各级温度‑pH‑液气比与富液流量‑解吸温度的协同调控,实现高效低能耗污染物和CO2的协同捕集‑再生‑浓缩,降低了现有烟气净化系统与碳捕集系统分离运行的高昂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