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650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19753.4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40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甲基-4-(四氢呋喃-2-基)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在Selectfluor/AgNO3催化下,2-甲基喹啉及其衍生物和四氢呋喃在水相中反应,通过柱层析后得到2-甲基喹啉衍生物的4-位和四氢呋喃的2-位脱氢偶联的产物2-甲基-4-(四氢呋喃-2-基)喹啉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Selectfluor/AgNO3催化下,在水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液中进行,底物溶解性好、适用性广;反应产率高,可控性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绿色环保,副反应产物少,绿色、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7924.9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D215/12 , C07D215/26 , C07D217/14 , C07D221/12 , C07D221/10 , C07B3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一氟甲基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在双(三甲基硅烷基)氨基钾存在下,在溶剂中,2‑甲基喹啉及其衍生物进行加热反应,通过柱层析得到氟代2‑甲基喹啉及其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苯等溶液中进行,底物溶解性好、适用性广;反应产率高,可控性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绿色环保,副反应产物少,绿色、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173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0382854.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307/7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碳碳双键双官能团化制备的二氟甲硫基取代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将芳香重氮盐与二氟甲硫基试剂、可见光催化剂加入到乙腈中进行反应;TLC跟踪至反应结束后,加入水稀释,水层用乙醚萃取,合并有机相并干燥,减压浓缩;将浓缩得到的混合物采用柱层析分离,制得纯净的二氟甲硫基取代的杂环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可见光照射下,在乙腈中进行,底物溶解性好、适用性广,反应产率高,可控性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绿色环保,副反应产物少,绿色、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7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025239.9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D215/04 , C07D215/18 , C07D21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的4号位烷基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和羧酸混合,Selectfluor作为氧化剂,在硝酸银催化下进行反应,通过柱层析后得到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的4号位烷基化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Selectfluor作为氧化剂,在硝酸银催化下于水溶液中进行,底物溶解性好、适用性广;反应产率高,可控性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绿色环保,副反应产物少,绿色、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2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18741.7
申请日:2022-01-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33/53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胶囊型DNA四面体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分子内发光的Mn‑CIS/Mn‑ZnS@TPrA包覆在DNA四面体内,设计了无标记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实现环境污染物汞离子灵敏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将量子点包覆在DNA四面体内,减少了量子点团聚引起的猝灭效应,同时将Mn‑CIS/Mn‑ZnS@TPrA包覆在DNA四面体内固定在电极表面,减少了亲水性引起的材料快速溶解,同时增加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作为分子内发光机理的Mn‑CIS/Mn‑ZnS@TPrA可以提高电子传递效率,降低能量消耗。利用识别和检测过程分离的设计,减少了生物分子对信号的影响。借助轨迹链、迁移链、剪切酶和Hg2+在96微孔板中的识别和剪切作用,最后只有短链修饰在电极表面,降低了阻抗值,实现了对Hg2+的定量灵敏分析检测。检测限为0.19 pmol/L。
-
公开(公告)号:CN109776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219797.7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215/14 , C07D21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2‑甲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与伯醇发生反应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在Selectfluor/AgNO3催化下,2‑甲基喹啉及其衍生物在伯醇水溶液中反应,通过柱层析后得到2‑甲基喹啉衍生物的4‑位和醇类化合物脱氢偶联的产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Selectfluor/AgNO3催化下,在水和醇类化合物的混合液中进行,底物溶解性好、适用性广;反应产率高,可控性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绿色环保,副反应产物少,绿色、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9640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50904.9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那西肽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在DABCO的催化下,那西肽与苯胺及其衍生物在甲醇和氯仿的混合溶剂中反应,通过HPLC半制备分离后得到那西肽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DABCO的催化下,在甲醇和氯仿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底物溶解性好、适用性广;反应产率高,可控性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绿色环保,副反应产物少,绿色、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48442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65509.4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C231/10 , C07C23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3-(苯基氨基)丙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芳香胺类化合物和丙烯酰胺混合,在碳酸盐溶液中进行反应,通过柱层析后得到3-(苯基氨基)丙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反应高效且环境友好,应用性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绿色环保,副反应产物少,绿色、高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