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137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93186.3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多金属氧酸盐为电子供体的羟基氧化铁复合材料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稳定运行的驱动力,电子供体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本发明首次利用一种新颖的多金属氧酸盐{Mo368}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子供体,独特的电子性质赋予{Mo368}较强的还原性,这为其作为电子供体提供了巨大的可行性。与此同时,新颖的光敏材料是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的基石。本发明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和普鲁士蓝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制得比表面积较大的羟基氧化铁FeOOH。再通过连续离子吸附反应在FeOOH表面生成硫化铋Bi2S3,其较强的吸光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再用金纳米粒子优异的光学稳定性和较高的量子产率等优点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得到光电化学活性明显增强的FeOOH/Bi2S3/Au复合材料,实现对心肌钙蛋白I的超灵敏检测,这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3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76014.5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铟硫化镉共敏化铈掺杂二氧化钛的光电化学17β-雌二醇适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本发明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得到铈掺杂的二氧化钛作为基底材料并获取光电流,硫化铟敏化后的铈掺杂二氧化钛,光电转换效率大大提高,吸收光范围增大。在硫化镉的共同敏化下,三者导带位置呈阶梯式降低,有利于电子的快速转移,提供理想的光电流信号。结合适体与17β-雌二醇特异性识别作用,实现17β-雌二醇的高灵敏度检测,其检测限为3.98 fg/mL,这对17β-雌二醇的分析检测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07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910706333.9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CN)
IPC: G01N33/68 ,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结构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本发明以硫化锌包裹的锰掺杂锌银铟硫量子点作为电化学发光体,以具有较大孔径的UiO‑66‑NH2作为量子点的载体,以雪花状硫化亚铜‑二硫化钼作为共反应剂过硫酸钾的共反应促进剂,采用共反应促进剂型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信号增强型ECL传感器,实现了在1 fg·mL‑1~100 ng·mL‑1线性范围内对N‑端脑钠肽前体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为0.41 fg·mL‑1。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571487.4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氧空位NiCo2O4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以N‑(4‑氨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作为还原剂制备钯功能化富氧空位NiCo2O4(ABEI@Pd/NiCo2O4)作为传感基底,研制一种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实际样品检测,通过硼氢化钠常温还原法制得富氧空位NiCo2O4,高浓度氧空位可改善NiCo2O4电子结构,增强其电子迁移率,富氧空位NiCo2O4具有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可高效催化电解液中的溶解氧O2转化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从而增强ABEI与O2•−之间的电致化学发光反应实现信号高效稳定输出,该传感器检出限至20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78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787978.X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eO2@SnS2促进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电致化学发光ECL技术,首次以铁蛋白共价交联鲁米诺(Ft‑luminol)作为信号源,以CeO2@SnS2作为促进剂,利用CeO2@SnS2对鲁米诺优异的协同催化作用对检测信号进行有效放大,提出了一种制备简单、成本低、反应能耗低、绿色环保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降钙素原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低至1.6 fg/mL,线性范围宽至5 fg/mL‑100 ng/mL,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37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793186.3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多金属氧酸盐为电子供体的羟基氧化铁复合材料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稳定运行的驱动力,电子供体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本发明首次利用一种新颖的多金属氧酸盐{Mo368}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子供体,独特的电子性质赋予{Mo368}较强的还原性,这为其作为电子供体提供了巨大的可行性。与此同时,新颖的光敏材料是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的基石。本发明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和普鲁士蓝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制得比表面积较大的羟基氧化铁FeOOH。再通过连续离子吸附反应在FeOOH表面生成硫化铋Bi2S3,其较强的吸光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再用金纳米粒子优异的光学稳定性和较高的量子产率等优点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得到光电化学活性明显增强的FeOOH/Bi2S3/Au复合材料,实现对心肌钙蛋白I的超灵敏检测,这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71720.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首次提出一种高浓度氧空位增强CeO2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的方法,通过硼氢化钠常温还原法制得富氧空位CeO2,高浓度氧空位可改善CeO2电子结构,显著增强其电子迁移率,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eO2纳米材料相比,富氧空位CeO2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基于纳米金优异的导电性与生物相容性,本发明以纳米金功能化富氧空位CeO2作为信号源研制一种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至25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24613.8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线阵列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电致化学发光技术,以降钙素原为分析物模型,以钯杂化石墨烯/聚苯胺纳米阵列结构作为传感平台,以鲁米诺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以羧基化铈掺杂二硫化锡作为二抗标记物,提出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检测技术操作复杂、成本高、耗时长的缺点,基于该方法研制的传感器应用于降钙素原的实际样品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响应迅速、便携的优点,其检出限低至1.2 fg/mL,线性范围宽至5fg/mL—50 ng/mL,在降钙素原的早期临床检测中具有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96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775833.X
申请日:2022-07-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CD44的电致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Zr作中心金属,以4,4’,4”‑三羧基三苯胺为有机配体首次合成了Zr‑MOF材料,基于其优良的配位诱导及自增强电致发光特性构建了检测CD44的电致发光传感器,该传感器以Zr‑MOF作发光体,以配体中的叔氮作为共反应剂,以铜掺杂氧化钼作为猝灭剂并用来标记第二抗体,得到了具有高灵敏度的猝灭型电致发光传感器,实现了将不同浓度的CD44转化为可视化的电致发光信号,实现了对CD44的检测,其检测范围为0.50 pg/mL~0.50µg/mL,检测限为0.13 pg/mL。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75833.X
申请日:2022-07-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CD44的电致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Zr作中心金属,以4,4’,4”‑三羧基三苯胺为有机配体首次合成了Zr‑MOF材料,基于其优良的配位诱导及自增强电致发光特性构建了检测CD44的电致发光传感器,该传感器以Zr‑MOF作发光体,以配体中的叔氮作为共反应剂,以铜掺杂氧化钼作为猝灭剂并用来标记第二抗体,得到了具有高灵敏度的猝灭型电致发光传感器,实现了将不同浓度的CD44转化为可视化的电致发光信号,实现了对CD44的检测,其检测范围为0.50pg/mL~0.50µg/mL,检测限为0.13 pg/mL。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