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44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95683.4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9 , G16B30/00 , G16H50/20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公开了一种宫颈癌预后标志微生物及其在制备宫颈癌预后预测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宫颈癌预后标志微生物包括Dermabacter、Sulfurovum、Nostoc、Thermacetogenium和Alphavirus。本发明开发了所述5种宫颈癌预后标志微生物,并建立了预后评分系统;时间依赖性ROC曲线及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本发明开发的5‑微生物预后评分系统对总生存率(OS)的判别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临床因素(如年龄、分期、肿瘤大小),且在5年的曲线下面积不劣于其在1或2年的面积,说明本预后评分系统对宫颈癌预后有独立且较持久的判别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78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1505433.8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IPC: C07K16/28 , A61K39/39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人DCBLD2的纳米抗体及其用途。本发明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筛选获得了抗DCBLD2的纳米抗体,上述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人DCBLD2蛋白,可制成用于预防或治疗DCBLD2靶点相关疾病的免疫复合物或药物组合物,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378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664836.6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光热热电一体化的抗肿瘤植入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氧化石墨烯含氧官能团的螯合效应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硫化铋,得到石墨烯‑硫化铋复合材料;然后将石墨烯‑硫化铋复合材料溶于混合溶剂C中,得到混合溶液D;将聚已酸内酯粉末溶于混合溶剂C中,得到聚已酸内酯混合液E,将两种混合溶液混合后得到静电纺丝溶液F;最后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将静电纺丝溶液F制备成所需形状的抗肿瘤植入体,抗肿瘤植入体中氧化石墨烯通过光热效应灭活肿瘤,同时分散的硫化铋利用光热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转化为热释电电荷,通过释放活性氧进行协同灭活肿瘤;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光热疗法的耐热性,大大提高了抗肿瘤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1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480335.2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IPC: C07D221/20 , A61P35/00 , A61K31/47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氢喹啉螺1,3‑茚二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四氢喹啉螺1,3‑茚二酮类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其中,R1选自氢、甲基、甲氧基或卤素中的一种;R2选自未取代、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苯基,或者未取代、单取代或多取代的2‑呋喃基,或者未取代、单取代或多取代萘基,或者未取代、单取代或多取代的2‑噻吩基中的一种,所述取代基为甲基、苯基、甲氧基、卤素、氰基、硝基或三氟甲基。所述四氢喹啉螺1,3‑茚二酮类衍生物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活力、显著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因此四氢喹啉螺1,3‑茚二酮类衍生物可以作为抗肿瘤新药。
-
公开(公告)号:CN1161783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0563765.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IPC: C07D277/46 , A61K31/426 , A61K45/06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D47蛋白泛素化修饰激动剂及其应用,属于CD47泛素化促进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使用USP2抑制剂ML364,抑制USP2去泛素化修饰的功能,促进CD47的泛素化修饰,使CD47的蛋白表达量下调,激活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这种CD47泛素化激活剂可以增强肿瘤组织中的免疫反应,在与其他的免疫检测点抗体,如抗PD‑1抗体联用的时候,起到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单药使用的效果,以更好的治疗肿瘤。与现在已有的CD47阻断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CD47蛋白泛素化修饰激动剂不会影响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毒副作用相对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16036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8661.5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装插植计划针道优化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S1基于CT或MRI影像构建客体三维坐标系统,并重建PTV和OAR三维空间信息;S2在所述客体三维坐标坐标系统中设置客体表面插针面位置和范围,根据PTV和OAR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结合插植针尺寸设置针道之间物理限制条件,计算所有的插针路径;S3定义罚分函数模型,根据放射源的剂量分布和衰减特征,计算三维空间内处方剂量线与PTV和OAR的位置关系,生成罚分函数模型;S4定义插针数量,计算不同插针数量组合的罚分函数值,取最小的函数值所对应的插针组合及路径为最优方案。本发明可以降低插植治疗的正常组织损伤,提高效率和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700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1284295.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制备放射模体的混合材料的配比选择方法,首先按照加工工艺,将3D打印材料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人体组织成份数据,计算待模拟人体组织的频谱加权衰减系数、频谱加权能量吸收系数以及组织密度;之后对每种3D打印材料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得到元素组成、每种元素质量份数和材料密度;根据加工工艺选取一组3D打印材料作为混合材料进行配比设计,将混合材料与人体组织的频谱加权衰减系数、频谱加权能量吸收系数以及密度进行匹配,进行多元公式求解,得到每种3D打印材料的配比含量,完成混合材料的配比设计。本发明构思简单,实用性强,能最大程度得到与人体组织剂量学相似的3D打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796866.8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宫颈癌预后相关基因及其在制备宫颈癌预后预测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宫颈癌预后相关基因包括9个特殊差异表达基因FAM20C、SLC25A28、RFC5、RNASEH2A、SLC39A14、APOBEC3B、ERG、TFRC和MS4A7。本发明开发了所述9个基因,并建立了基于这组基因表达水平的预后评分系统;该系统的预测分值能够准确区分宫颈癌患者不同的临床预后。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它对总生存率的判别能力显著优于目前其他研究报道的基因评分系统。本发明可用于辅助预测宫颈癌患者对治疗干预的反应,判断患者是否从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或其他治疗中获益,指导治疗方案选择,达成个体化医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1568642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20006576.X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循环式存放柜,包括柜体、与柜体连接的柜门、竖直设置于柜体内的彼此平行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垂直循环驱动机构和若干吊篮;所述垂直循环驱动机构主要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内侧的驱动机构和从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架上下端的第一上齿轮、第一下齿轮、以及垂直布置的第一提升链条、驱动设备;所述从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二支撑架上下端的第二上齿轮、第二下齿轮、以及垂直布置的第二提升链条;当驱动设备启动时,即可驱动吊篮垂直循环运动。本实用新型利用垂直循环驱动机构驱动吊篮垂直运动到方便患者取放的高度,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
公开(公告)号:CN217961021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1459048.5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IPC: A61N5/10
Abstract: 一种固定妇科用施源器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装置本体、上气囊、下气囊、输气软管和输气囊;所述充气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中通管腔,所述中通管腔用以穿过施源器的宫腔导管;所述中通管腔上方为上输气室,下方为下输气室,所述上输气室连通有上气囊室,所述下输气室连通有下气囊室,所述上气囊室中设置所述上气囊,所述下气囊室中设置所述下气囊;所述上输气室、下输气室通过所述输气软管连接所述输气囊。所述充气本体两侧还设置用以固定穹窿导管放置槽。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现有三管式施源器,能够为施源器提供较大面积支撑,且通过气囊填充代替纱布填充,避免了纱布填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