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装插植计划针道优化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036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8661.5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装插植计划针道优化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S1基于CT或MRI影像构建客体三维坐标系统,并重建PTV和OAR三维空间信息;S2在所述客体三维坐标坐标系统中设置客体表面插针面位置和范围,根据PTV和OAR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结合插植针尺寸设置针道之间物理限制条件,计算所有的插针路径;S3定义罚分函数模型,根据放射源的剂量分布和衰减特征,计算三维空间内处方剂量线与PTV和OAR的位置关系,生成罚分函数模型;S4定义插针数量,计算不同插针数量组合的罚分函数值,取最小的函数值所对应的插针组合及路径为最优方案。本发明可以降低插植治疗的正常组织损伤,提高效率和疗效。

    一种人体组织空腔建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52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7155.8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组织空腔建模装置及建模方法,包括填充棒、连接软气管、控制主机、气泵和电磁阀;填充棒包括顶部凹形气囊、环形气囊和多分道气管,多分道气管依次连通连接软气管和充气泵,由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和关闭对充气棒各气囊进行独立充气。通过体外实验构建充气体积和气囊直径函数,测量患者阴道不同位置的宽度,基于直插针模型建模,确定各气囊最优充气体积,在体内完成充气后,患者带填充棒行CT扫描,根据气体和组织不同CT值,自动分割填充棒建模。本发明能够根据个体化阴道宽度“完美填充”阴道和穹隆,克服传统穹隆填充不足,减少正常组织插针距离,提高插针的安全性、舒适性、剂量精度、减少痛苦和出血感染风险。

    一种人体组织空腔建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5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127155.8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组织空腔建模装置及建模方法,包括填充棒、连接软气管、控制主机、气泵和电磁阀;填充棒包括顶部凹形气囊、环形气囊和多分道气管,多分道气管依次连通连接软气管和气泵,由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和关闭对填充棒各气囊进行独立充气。通过体外实验构建充气体积和气囊直径函数,测量患者阴道不同位置的宽度,基于直插针模型建模,确定各气囊最优充气体积,在体内完成充气后,患者带填充棒行CT扫描,根据气体和组织不同CT值,自动分割填充棒建模。本发明能够根据个体化阴道宽度 “完美填充”阴道和穹隆,克服传统穹隆填充不足,减少正常组织插针距离,提高插针的安全性、舒适性、剂量精度、减少痛苦和出血感染风险。

    基于3D打印导板的在线自适应组织间插植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70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43717.1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导板的在线自适应组织间插植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S1客体带有标准模具进行CT扫描,获取客体三维影像信息和模具信息;S2将CT图像导入三维计划系统,在CT图像上勾画出模具和靶区PTV、危及器官OAR,并重建标准模具信息;S3物理师在计划设计系统中,根据模具和靶区勾位置关系通过自动计划设计插植计划和计划优化;S4基于计划信息生成个体化针道引导部件打印文件、并进行快速打印;S5将导板部件与标准模具进行组装配合,按计划参数实施插针;S6客体带有插植针行CT扫描,评估针道和靶区和危及器官位置关系;S7进行计划优化和批准。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改善剂量学偏差。

    一种可防腹胀的双腔胃管

    公开(公告)号:CN215607760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0625145.6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防腹胀的双腔胃管,所述胃管包括外管体、内管体、单向阀及防滑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外管体和一个内管体,设置外腔和内腔,通过内管体的内腔一端连接食管,另一端置入人体胃肠输入营养液,外管体的外腔一端连接排气管,另一端也置入肠胃内,同时在外管体的尾端外壁上设置防滑装置,外管体刚好固定在胃的入口,而内管体伸入胃的底部,当患者进食后,保持半卧位或坐位,胃内空气因重力影响漂浮于胃体上部,营养液沉积在胃体下部,这样可以采用独立的通道进食和排出不掺杂营养液的胃腔内的气体,在外腔内还设置有单向阀防止气体回流,确保排出气体的有效性,结构简单且较为实用。

    一种多针道直肠阴道筒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09577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20872061.7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一种多针道直肠阴道筒,包括中空的多针筒和与其相匹配的固定长杆,所述多针筒前端的形状为半球封头,所述多针筒内靠近其外圈等距地设置有一圈施针内孔,所述多针筒的外表面等距地设置有一圈施针外孔,所述施针内孔和施针外孔均交替地设置成盲端孔和贯穿孔;所述固定长杆插接于多针筒内,其后端可拆卸地设置有锁紧封头。本实用新型根据患者肿瘤相对于多针筒的位置,可采用不同的施针孔进行插针,减少患者因为插针疼痛、出血和感染风险,避免局部放射过量照射而造成损失,降低复发率,提高局部控制率。

    一种恒温加热营养液导流胃管

    公开(公告)号:CN215607759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0625144.1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加热营养液导流胃管,涉及导流胃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导流胃管本体,导流胃管本体的外侧安装有上环体和下环体,上环体的内部固定有控制器、蓄电池和温度传感器,下环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的另一侧且位于下环体的内部焊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内部焊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螺纹杆和加热丝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导流胃管能够对滴入的营养液进行加热,使得导流胃管内部的营养液趋于恒温,且通过滑动杆、弹簧和卡接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使用者方便对上环体和下环体内部的机构进行检修和维护。

    一种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及穿刺置管引流包

    公开(公告)号:CN213698484U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21565416.5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及穿刺置管引流包。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头、另一端连通有注药管;所述管头和注药管管径均大于引流管的管径;所述管头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防堵孔;所述注药管的管口处设置有注药头,所述注药管的外侧壁还连通有导丝套管。该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整体采用引流管偏细,管头以及注药管偏粗的设计,保证穿刺口处的管道偏细,无需缝线固定,降低对皮肤刺激引起红肿的概率,患者的舒适性更佳。

    一种可监测食管PH值的可视化胃管

    公开(公告)号:CN213373850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1565398.0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监测食管PH值的可视化胃管。一种可监测食管PH值的可视化胃管,包括依次相连的胃管、检测管以及引流管;所述胃管的外部并排设置有输线管;所述输线管内端设置有PH检测探头,所述PH检测探头用于检测患者食道的PH值;所述检测管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胃管在使用过程中,能对患者的食道位置进行实时PH值进行检测,一旦由于患者发生食管反流情况,导致食道PH值降低,能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分析数据,得出引起患者PH值变化的相关因素,以便在后期诊断治疗中避开引起PH值下降的因素,从而减少误吸发生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