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32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80021599.X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加湿装置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在空调壳体(31)内具备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34),该空调壳体(31)具有将空气引导至车室内的通风路(311)。加湿装置具备:吸附器(13),对水分进行吸收并使水分脱离;送风机(12),使空气以通过吸附器的方式流通;门(14、15、16),对空气流动的空气流路进行开闭;及控制装置(21),对除湿模式及加湿模式进行设定,该除湿模式是通过对门进行控制切换空气流路而将由冷却器冷却的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吸附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该加湿模式是指将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水分从吸附器移动到空气进行加湿,进而将被加湿的空气向乘员吹出。

    车辆用空气循环促进装置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5529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380056719.0

    申请日:201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气循环促进装置,其具备设置在车辆内的驾驶席用座椅(1)和副驾驶席用座椅(2)、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座椅(1、2)的前方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25)的面部吹出口(5)。在座椅(1、2)内具备使吸入的空气从座椅(1、2)的座椅椅背(6、8)的侧面向车辆后方侧吹出的座椅吹出口(10、11)。利用从座椅吹出口(10、11)吹出的风使存在于从面部吹出口(5)至座椅(1、2)的空气向座椅(1、2)的后方流动。由此,能够使舒适的空气向座椅后方侧循环,形成无空气滞留的车室内环境。可以在座椅内设置循环用风扇(14),并使该循环用风扇(14)与座椅通风系统或者座椅空气调节装置一体化。由此,能够使车室内前方的空气向车室内后方循环。

    车辆用空气循环促进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5529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80056719.0

    申请日:201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气循环促进装置,其具备设置在车辆内的驾驶席用座椅(1)和副驾驶席用座椅(2)、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座椅(1、2)的前方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25)的面部吹出口(5)。在座椅(1、2)内具备使吸入的空气从座椅(1、2)的座椅椅背(6、8)的侧面向车辆后方侧吹出的座椅吹出口(10、11)。利用从座椅吹出口(10、11)吹出的风使存在于从面部吹出口(5)至座椅(1、2)的空气向座椅(1、2)的后方流动。由此,能够使舒适的空气向座椅后方侧循环,形成无空气滞留的车室内环境。可以在座椅内设置循环用风扇(14),并使该循环用风扇(14)与座椅通风系统或者座椅空气调节装置一体化。由此,能够使车室内前方的空气向车室内后方循环。

    温热感调整系统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09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80033220.7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调整车辆的乘员的温热感的温热感调整系统具备:朝向第一空间(S1)吹出空调风的第一空调装置(120);朝向与第一空间不同的空气调节的对象空间即第二空间(S2)吹出空调风的第二空调装置(140);检测与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的每个身体部位的温热感有关的信息的温热感检测部(70);以及计算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的每个身体部位的温热感与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的每个身体部位的目标的温热感的差的温热感背离计算部(84a),该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的每个身体部位的温热感是基于温热感检测部所检测的与温热感有关的信息计算的,在存在于第二空间的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存在计算的温热感与目标的温热感背离的温热感背离部位的情况下,第一空调装置朝向温热感背离部位吹出空调风,以使温热感背离部位的温热感接近目标的温热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