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换装置及感应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71919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080002772.9

    申请日:2010-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062 H02M1/14 H05B6/04

    Abstract: 一种由变换器、电容器及逆变器结构的电力变换装置,抑制流过电容器的脉动电流。在电容器(5)与逆变器电路(7)之间插入电流传感器(6),检测从电容器(5)流到逆变器电路(7)的电流Iinv。频率检测部(11)对Iinv的电流波形实施高速傅立叶变换,检测具有最大振幅的频率分量的频率。另外,相位检测部(12)从Iinv的电流波形中检测具有所述最大振幅的频率分量的零交叉点。之后,载波信号控制部(13)进行控制,使用于驱动变换器电路(4)的PWM载波信号的频率及上升定时与频率检测部(11)及相位检测部(12)检测到的所述频率及所述零交叉点一致。

    电力变换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5985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16904.8

    申请日:2011-02-04

    Inventor: 田米正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088 H03K17/122 H03K17/164 H03K17/567

    Abstract: 本发明在并联连接多个开关元件构成臂的电力变换装置中,谋求元件的长寿命化。本发明是具有上下臂和栅极驱动电路的逆变器装置,所述栅极驱动电路按照指示接通/截止期间的栅极控制信号(Gup_S)分别使对应的臂驱动,其中,上下臂分别并联连接有多个开关元件,每个栅极驱动电路具有开关用栅极控制电路(230u)和导通用栅极控制电路(231u),所述开关用栅极控制电路(230u)在接通期间开始时使开关元件(210u)的导通开始,并在接通期间中使导通结束,所述导通用栅极控制电路(231u)在与接通期间的开始对应的开关元件(210u)的导通开始后,且在导通结束前使开关元件(211u和212u)的导通开始,与开关元件(211u和212u)相比,开关元件(210u)的寄生电容更小。

    电力变换装置及感应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71919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80002772.9

    申请日:2010-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062 H02M1/14 H05B6/04

    Abstract: 一种由变换器、电容器及逆变器结构的电力变换装置,抑制流过电容器的脉动电流。在电容器(5)与逆变器电路(7)之间插入电流传感器(6),检测从电容器(5)流到逆变器电路(7)的电流Iinv。频率检测部(11)对Iinv的电流波形实施高速傅立叶变换,检测具有最大振幅的频率分量的频率。另外,相位检测部(12)从Iinv的电流波形中检测具有所述最大振幅的频率分量的零交叉点。之后,载波信号控制部(13)进行控制,使用于驱动变换器电路(4)的PWM载波信号的频率及上升定时与频率检测部(11)及相位检测部(12)检测到的所述频率及所述零交叉点一致。

    电动机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579043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03801399.1

    申请日:2003-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21/16 H02K1/146 H02K3/02 H02K29/03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具有定子(7)和转子(8),定子(7)由定子铁心(1)和绕组(6)构成,定子铁心(1)由多个定子齿部(2a~4c)及连接多个定子齿部(2a~4c)的定子轭铁(5)构成,绕组(6)分别绕卷于多个定子齿部(2a~4c)上,转子(8)由转子铁芯(9)和埋入转子铁芯(9)的多个永久磁铁(10)构成,具有多个组(2、3、4),这些组由绕卷有可施加同相电压的绕组(6)的邻接的多个定子齿部(2a~2c、3a~3c、4a~4c)构成,在同一组(2、3、4)内邻接的多个定子齿部(2a~2c、3a~3c、4a~4c)的绕组相互反向绕卷,对邻接的多个组(2、3、4)分别施加不同相的电压,同一组中相邻的定子齿部之间的切槽的大小不同于与相邻的、属于另一组的齿部之间的切槽。

    摄像机模块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0425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680006501.4

    申请日:2006-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3 G02B7/026 G02B13/001 H04N5/2257

    Abstract: 摄像机模块(100)具备:包含透镜(11)的可动部(10),沿透镜(11)的光轴方向为中空的固定部(30),弹性支承可动部(10)和固定部(30)的弹性体(40),固定在固定部(30)上、具有与透镜(11)的光轴垂直的受光面的摄像元件(3),沿固定部(30)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31a、31b、31c、31d),以及设置在可动部(10)中的线圈部(22)。弹性体(40)由上部弹簧(41a)和下部弹簧(41b)构成,它们将固定部(30)支承在与透镜(11)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上、沿磁铁(31a、31b、31c、31d)的排列方向相邻的磁铁之间。由此,能够提高可以大幅度地薄型化、具备自动焦点控制功能的摄像机模块。

    摄像机模块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2733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80002454.1

    申请日:2005-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7 G02B7/026 G02B7/04 G02B7/08

    Abstract: 一种摄像机模块,具有:透镜部(10),至少包含一片透镜(11);摄像元件(4),具有相对于透镜(11)的光轴方向大致垂直的受光面;固定部(30),配置在透镜部(10)的外周侧;第1弹性体(41a),相对于透镜(11)配置在摄像元件(4)的相反侧,连接着透镜部(10)和固定部(30);以及第2弹性体(41b),相对于透镜(11)配置在摄像元件(4)侧,连接着透镜部(10)和固定部(30);第1弹性体(41a)和第2弹性体(41b)是相同形状;第1弹性体(41a)及第2弹性体(41b)配置成各自的中心轴一致且相互对置,并且,第2弹性体(41b)配置成,与在透镜(11)的光轴方向上投影第1弹性体(41a)的形状不同。

    摄像机模块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33352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680006501.4

    申请日:2006-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3 G02B7/026 G02B13/001 H04N5/2257

    Abstract: 摄像机模块(100)具备:包含透镜(11)的可动部(10),沿透镜(11)的光轴方向为中空的固定部(30),弹性支承可动部(10)和固定部(30)的弹性体(40),固定在固定部(30)上、具有与透镜(11)的光轴垂直的受光面的摄像元件(3),沿固定部(30)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31a、31b、31c、31d),以及设置在可动部(10)中的线圈部(22)。弹性体(40)由上部弹簧(41a和下部弹簧(41b)构成,它们将固定部(30)支承在与透镜(11)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上、沿磁铁(31a、31b、31c、31d)的排列方向相邻的磁铁之间。由此,能够提高可以大幅度地薄型化、具备自动焦点控制功能的摄像机模块。

Patent Agency Ranking